正文 第34章知識戰勝恐懼,求知的渴望是不可抗拒的磁力(3 / 3)

“當我還是一個小男孩的時候,有一次我的爸爸帶我參觀了我們家的菜園。爸爸可以說是當時那個地區最好的園丁,他在園子裏辛勤耕作,熱愛它,並且以自己的成果為榮。當我們參觀完之後,爸爸問我從中學到了什麼。而我當時隻能看出來爸爸顯然在這個園子裏狠下了一番工夫。對這個回答爸爸有些沉不住氣了,他對我說:‘兒子,我希望你能夠觀察到當這些蔬菜還綠著時,它們還在生長;而一旦它們成熟了,就會開始腐爛。’”

埃德說:“我一直沒有忘記這件事,我來上這門課是因為我認為自己能從中學到些什麼。坦白地說,我確實從其中一節課中學會了一些東西,那使我完成了一筆生意並得到了上萬美元,而我曾花了兩年多的時間試圖做成它。我所得到的這筆錢能夠付清我這一生接受促銷培訓的所有花費。”

在人生的這場遊戲中,你應當保持生活的熱情和學習的熱情,不斷地吸取能夠使自己繼續成長的東西來充實你的頭腦。彼得·紮克這樣闡述這個觀點:“知識需要提高和挑戰才能不斷增長,否則它將會消亡。”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增長知識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彼得·聖吉創建的5項修煉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向。

(1)通過自我超越,可以伸展向上的張力,突破成長上限,不斷實現心中的夢想。

(2)通過改善心智模式,可以消除“藏在內心深處的頑石”,實現“心靈的轉換”,開啟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戶”。

(3)通過建立共同願望,可以找到人生的價值,找出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活出生命的意義。

(4)通過團隊學習,可以彼此以誠相待,在深度會談中實現溝通,在互動中提高智商。

(5)通過係統思考,可以廓清思想上的迷霧,更清楚地看到我們麵對的世界。

積極培養善擇書本與善用書本的能力

當你粗略了解到吸引力法則後,你可能想當然地認為自己隻要具備成功的意識,就會走向成功的終點。因為意識會產生磁場,將會吸引來你想要的東西。其實成功並不如此簡單。僅僅擁有成功的意識是遠遠不夠的。成功往往有很多的小目標,而這些小目標的實現需要我們擁有對這些小目標的意識。也就是說,我們向往成功就必須弄清楚構成成功的一個個的小目標,在理清這些小目標之前,還需要擁有足夠的知識來從大局上看清你的成功目標。

知識,從本質上說,是另一種形式的意識形態。因此,要想取得成功,掌握一定的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掌握的知識是你個人能力的體現,擁有足夠多的知識,你才會得到改變命運的捷徑,才可以用最強有力的意識來實現目標。

一位著名的雕刻家在一塊巨石中雕出了一個美豔女子的石像。旁邊的小孩子驚訝地問:“你怎麼知道她藏在石頭裏邊呢?你是如何把她找出來的呢?”雕刻家溫和地回答:“我不知道她藏在石頭裏,她其實藏在我心裏,我隻不過是把心中的美女搬到了石頭裏。”雕刻家意在說明隻有具備足夠的知識,才能在心中描繪出自己的成功藍圖,這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知識,滋補我們的頭腦,啟迪我們的智慧,頤養我們的個性。誰想增長才能,誰想認識社會,誰想了解為人之道,誰就應當和書本交朋友。讀書,有助於交流信息,開闊視野,擴展心胸。現代社會的飛躍發展,使知識成為人們謀求富足,謀求生活需要的最重要的工具。我們怎能甘心不讀書不學習而被時代拋下呢?而要想充實自己的知識倉庫,提高自己的知識修養,就得培養選擇書本的能力,並學會善用書本。穿不時髦的衣服,不流行的鞋子,這都不要緊。但是千萬不要在購買書籍方麵過於吝嗇。

亞魯大學的校長海特來(Hadley)曾經說:“各界的人,如商業界,或運輸界中人,製造界中人,都曾告訴我,他們最需要,最歡迎的大學出身的學生,就是那些有選擇書本的能力與善用書本的人。而這種善擇書本與善用書本的能力的最初的養成,最好是在家庭中——具備著各種書籍的家庭中了。”讀好書,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反之,則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在浮躁的社會環境下能堅持靜心讀書已屬不易,若然能善擇良卷慎讀書,不斷提升閱讀品味和格調,則又更進一步、另有一番境界了。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掌握豐富的知識固然重要,但我們也沒必要樣樣精通。何出此言呢?看完下麵這個故事你就心知肚明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南卡羅萊那州某報刊登了一篇社論,在其諸多的論點當中,汽車大王亨利·福特被稱為是“無知的反戰者”。福特針對該言論提出抗議,並訴諸法律,控告該報社誹謗他。

法庭審理該案時,報方委托的辯護律師為證明報社無罪,要求法庭請福特先生本人到場,以便向陪審團證明他的無知。他問了福特先生各種問題,無非是為了要用福特本人來證明,他雖然擁有不少製造汽車的相關專業知識,但是對於其他知識,他所知無多。

福特遭到了如下這類問題的炮轟:“科乃迪特·阿諾是誰?”“英國派了多少士兵到美國鎮壓1777年的叛亂?”對於後麵這一問題,福特回答道:“我不知道英國派來士兵的確切人數,但是我曾聽說,派來的人數比生還的多很多。”

最後,福特厭煩了一個接一個的問答,在又一次聽到辯護律師特別不懷好意的題目時,福特就靠過去,伸出手指對著發問的律師說:“如果我真的要回答你剛才提出的傻問題,以及你們從剛才到現在一直在問的那些傻問題,我可以提醒你一點,我的書桌上有一排電鈕,隻要按一下電鈕,就可以找來幫忙的人,有這些人在我身邊隨時提供給我一些我想得到的知識和信息,我為什麼還要為了能回答你的這些傻問題,而讓自己的腦子裏麵擠滿這些對我來說並無實際意義的知識呢?”

這個回答擊敗了那位辯護律師。法庭上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這個回答不是無知者的答案,而是受過教育者的答案。受過教育的任何人都知道,在需要知識時該上哪裏去取得知識,並且知道如何把知識組織為確切的行動方案。

福特可以借著他的“智囊團”的幫助,隨時隨地地讓所有使他成為全美首富的知識唾手可得,他未必需要自己去掌握這些涉及各個領域的知識。青少年的確應該涉獵淵博的知識,但是每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我們不可能做到樣樣精通,各個領域的知識都博大精深,隻要挑選一個或幾個你感興趣的學科,多精購有關書籍,認真研究已經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