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想象最後花匠的欣喜和雀躍。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花匠表達喜歡之情的態度吸引了法官一步步滿足了自己的內心需求。由此可見,掌握人際吸引律會帶來多麼大的益處。如果你能在現實中掌握讚美的技巧,並能運用得得心應手,你定會吸引來你想要得到的東西。
事實上,學會真誠的讚美既是符合時代的要求,也是衡量現代人素質的一個標準,更是衡量一個人交際水平的標準。學會真誠的讚美還是性情修養的需要,有助於使你達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同時,讚美別人既是壓力又是動力,因為壓力而產生動力。因為你讚美別人就意味著你肯定了他人的優點與成績,相對應的是,你逐漸意識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人隻有不斷地發現自己的缺點與不足,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成就更上一層樓。
同理心是人際關係更上一層樓的良方
無論是怎樣的人際關係,同理心都是讓它更上層樓的最佳良方。所謂“同理心”,是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簡單地說,同理心即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的一種方式。
在既定已發生的事件上,把自己當成是別人,想象自己因為什麼心理以致有這種行為,從而觸發這個事件。因為自己已經接納了這種心理,所以也就接納了別人這種心理,以致諒解這行為和事件的發生。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出一轍。
同理心是人世間最欠缺的人格特質之一,更是解決問題、偏見、矛盾與衝突的最佳策略。尤其是對於積怨已久或衝突白熱化的局麵來說,同理心尤其重要。你是否親眼看見過這樣的爭吵:雙方互不相讓,誰也不願意、也沒有能力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真是太痛苦了!假如人人都有同理心,那麼,各種爭吵、矛盾、衝突,甚至是混戰將會銷聲匿跡。
就算是自己的看法與人不同時,也不能判定對方的一定是錯;嚐試反複地思考,認真從其他角度去看,針對事而不是針對人,便會發現自己原本的定奪不一定完全正確。因為事情發生在“我”身上(主觀)跟發生在“你”/“他”/“她”/“它”身上(客觀),分別非常大。別人的想法和行為總有他的緣由。有時候可能衡量過對人/事的影響,盡量接受/諒解別人的處事方式、作風和行動之後,調節一下自我的反應,便是“同理”的表現。就算因此而改變原本的做法或者打消初衷,並不代表被同化,而是體諒和尊重。
同理心不但有助於解決問題,它也能紓解心情。研究顯示,富有同理心的人對自己的生活較為滿意,他們健康、有創意,也不固執。雖然同理心有諸多益處,但它麵臨的阻力也不少。一些人認為,為體恤別人而認同他人,這是弱者的行為。然而,對任何人而言,這都是最好的出路。當一個人感到自己被理解,當他體會到我們認同他的論點、要求或是其他什麼東西的時候,他就會改變態度。如此一來,潛在的諸多紛爭就可以避免。
前段時間,我一邊聽著悠揚的CD,一邊開著車,為了躲讓一個冷不防衝出來的小女孩過馬路,我急忙踩下剎車。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緊隨我的那部帕薩特車子追尾了。我們都下了車,越走越近。我看到帕薩特車主一副怒發衝冠的神情。盡管他一句話還沒說,但我感覺得到,他渾身進入了一級警戒狀態。
然而,各自瞥過車子之後都沒有發現嚴重的損傷,所以我先開口。我其實原本可以說:“不是我的錯啊。”這是事實,但我轉念一想,這句話就算不造成傷害,也是於事無補的。因此,我改口說道:“先生,真是不好意思。我開得很快,又毫無先兆地來了個緊急刹車,您一定沒料到。非常抱歉。您沒受到什麼驚嚇吧?”
那人聞聽我的這一番話後,態度立刻變了。他臉部的線條舒緩了,雖然細微到幾乎察覺不到。電光石火之間,他卸下了怨憤的情緒。我在他眼中看到了驚詫。大概是我對他的關心勝過對車子的關心吧。接著,我看到他鬆了一口氣:沒必要大動幹戈,是的,沒必要。最後,他和我握握手就驅車而去了。我承認,要是我的汽車有損傷,我的同理心可能會減少幾分。總而言之,一場原本可能劍拔弩張的爭端在短短幾分鍾之內就隨風而去了。
事實證明,同理心可以帶來舒緩和滿足,而且它隨時隨地都在那裏,隻要我們想抱持同理心,我們就能夠信手可得。
我們必須知道的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隻有擁有同理心,親密關係才得以建立;反之,傳送與接收同理心的神經線路會短路。直到某天,當一個人發現世界是不斷地虧待自己,對自己的感覺不聞不問時,他(她)將不再努力與嚐試跟其他人建立關係,並關閉自己的同理情緒。不難想象,其後果將是他(她)開始去傷害別人,以憤怒或暴力作為情緒的宣泄口。而不曾接受過同理之人,其腦部也對同理心毫無記憶可言。
所以,我們要對他人表達同理心,必須以“理解”為核心,拒絕“同情”,並且要拋開對他人的成見與判斷,在理解他人的過程中,拒絕速成的答案。不妨以下麵的陳述作為參考,衡量一下自己在同理心方麵應作出哪些必要的改變。
(1)我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我。
(2)想他人理解我,就要首先理解他人。將心比心,才會被人理解。
(3)別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學會以別人的角度看問題,並據此改進自己在他們眼中的形象。
(4)隻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別人。想成功地與人相處,讓別人尊重自己的想法,唯有先改變自己。
(5)真誠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6)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報。
檢討自己的行為以增添交友的砝碼
每個人從嬰兒到少年,由少年到青年、壯年、老年,都處在社會的聯係之網中。有很多事情必須求助於他人完成,或與他人合作來完成。單槍匹馬是很難做出什麼大成就的。所以,學會待人接物、結交朋友,尤其是結交朋友的方法至關重要。這樣有助於我們在成功的路上盡快盡早地到達預定的目標。
當你遇到困難時,通常會想到朋友,尤其需要朋友幫助。朋友常常會在有形或無形之中將希望、鼓勵、輔助,投入你的意識裏,激活精神世界,使你的各種能力趨於銳利。
試想一下,你如果一個朋友也沒有,遇到困難想找人幫忙時,卻沒法向任何一個人開口,這樣的情形會比你遇到的困難更大,對你的打擊也更大。特別是你在創業中,或是事業正處於成功的前夕,遇到了困難或是意外的事,已遠遠超出你的能力範圍,你麵臨的或是不能繼續創業,或是已付出精力、財力的事業將半途而廢,這時,如果有朋友幫你一把,你就能獲得成功。
張海利下海經商,把小小的萬金油生意做活做大做好,得益於她自己從無到有建立起來的關係。
一次,張海利再次出征東南亞。雅加達一個華人醫生請張海利參加生日PARTY。宴會上,張海利認識了被當地華僑稱作“絲綢陳”的陳·約翰,便虛心向他請教。陳聽完張海利的情況後,說:“利潤小不應該是主要問題,關鍵看需求量。目前本地用的大多是台灣、香港地區的清涼油,中國大陸的清涼油還沒有打進來。從整體上看,你的產品在價格上占有絕對優勢,這就決定了產品可以打入平民階層,而他們正是消費清涼油最主要的人群。我相信,你應該能創造奇跡——一個把世界上利潤最少的產品做出最高效益的奇跡!”
第二天,陳先生專門為張海利請來4位當地有名的藥商,他們聯合起來向張海利要了一個貨櫃的清涼油。這筆生意是張海利日後成功的奠基之作,也讓張海利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任何一種產品要在一個陌生的國度裏打開市場,必須借助當地商界名流的“肩膀”。
成功的人們大多喜歡廣泛交際,形成自己的“關係網”。外國的成功學者有“友誼網”之說,並認為,喜歡別人,又能讓別人喜歡的人,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毫無疑問,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讓對方感覺到你值得他結為友人是至關重要的。在此,你可以按照以下原則來檢討自己的行為,增添你的交友砝碼。
(1)不要刻意隱藏缺點,要知道,隱藏缺點是“欲蓋彌彰”。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放慢說話的速度,給人留下誠實的好印象。
(4)對有信心的事,越小聲敘述越會顯得有分量。
(5)果斷地表達你的觀點。
(6)打電話給別人時,先問一句:“你現在有空嗎?”
(7)提前10分鍾到達約會的地方。
(8)隻借一二十元也如期償還,可提高別人對你的信任感。
(9)直截了當地承認過錯,可以表現自己的坦誠。
(10)與其辯護,不如彌補。
(11)一句“像我這樣的人”,往往能消除別人對我們的不信任感。
(12)複述對方的問題足以表現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認真態度。
(13)積極響應對方的話題。
(14)“請你聽我說”聽起來比“我要告訴你”謙虛得多。
(15)滿足對方不經意間流露出的願望。
(16)從容不迫地道別。
(17)傾聽失意者說話,可以獲得對方的信任感。
(18)對不在場的第三者表示關心,可以加強對方對我們的好印象。
(19)在實際行動上關心女性。
(20)身體姿態,反映品行。
再有,能幫助你的貴人,有很多是由朋友轉化過來的。因此很有必要把朋友分類別。對感情豐富者可能比較難,因為他們往往在對方尚未把他當朋友時,已投入感情,而且他也會覺得把朋友分類別不太適宜。不過,任何事情都要經過學習,慢慢培養這種習慣,上升到高度的理性的階段,自然熱情冷卻,不用人提醒,也會把朋友分類別了。
1.按性情品質分類
(1)活潑天真型。這類人思想活躍,興趣廣泛,說話無拘束,易受別人的影響和支配。
(2)機敏瀟灑型。這類人反應敏捷,言辭周全,善於同各類型的人周旋。
(3)溫和穩重型。這類人處世謹慎,言辭委婉。
(4)輕佻浮誇型。這類人誇誇其談,舉止輕浮,好表現自己,交談中喜歡打斷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