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立後(1 / 2)

太清宮中,新皇繼位後首次大宴群臣。觥籌交錯,鬢影衣香,笑語喧嘩中,誰還記得在幾天前,這裏曾經躺著那一具舊時代的屍骨。

有臣子微醺,跌跌撞撞衝出席位,仆倒在段華熹麵前:“聖上英明!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臣蒙聖上隆恩得意保存,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段華熹麵色溫和:“愛卿可是喝多了?”

那人猛地擺手:“不不不,那什麼……對了,那個寧筱庭!茅坑裏的一塊石頭,又臭又硬!不識好歹!聖上親臨寧府,可謂三顧茅廬,可他卻……”

他還未說完,被周遭的同僚捂著嘴拖了下去,潑了一杯涼水在麵上,才悠悠醒了過來,想到方才的口無遮攔,頓時出了一身冷汗。

段華熹卻一絲惱怒也無,隻是笑笑:“既然劉大人說到這個,朕就順帶宣布一個消息吧,眾愛卿聽好了,朕已定下了皇後人選,寧相之女,寧夢衣。”

此話一出,方才還鼎沸的席間忽然之間便失聲了,靜悄悄的一片。群臣暗中對視,以眼神傳遞消息。新皇登位不出半月,便有臣子上奏說國不可一日無後,禮部侍郎搖頭晃腦曰封後既能安撫天下人心,又預示了新皇朝的開端雲雲,於是要求封後的折子源源不斷地運到了皇上的桌案上,不像上奏,倒更像是脅迫。

新皇不惱不怒,隻說目今瑣事繁多,封後事宜暫且再捱一陣子,必定會有個交代。這是君王妥協的預示,於是臣子們滿意之餘,開始各自物色家族中未婚的妙齡少女,上下打點宮中女官,成不了皇後妃嬪,哪怕當一個宮女也是好的,曆來也不是沒有一步登天麻雀成鳳凰的事例。

可誰都沒有想到,這個看似軟弱妥協的帝王,會在大宴群臣之時出其不意地給眾人當頭一棒,立刻有老臣出席道:“聖上三思!寧夢衣乃是前朝寧相之女,寧筱庭到如今亦沒有歸順,寧夢衣為後,實乃不妥!”

段華熹像是早料到會有阻礙,立刻接上道:“朕隻有兩個人選,寧夢衣或者寧西錦,若眾愛卿覺得寧夢衣不妥,那寧西錦如何?”

臣子們像是喉嚨裏塞了一團棉花,被哽得半晌也說不出話來。眾人都有耳聞,知道這位新皇擄了前朝定國將軍的女人,禁錮在宮中,英雄總是難過美人關,一個帝皇,有一些風流逸事也是無可厚非的,眾人也就心照不宣,卻沒想到他竟有立寧西錦為後的心思。

“萬萬不可!”那老臣反應過來,立刻以頭磕地:“寧西錦乃庶出,身份卑賤,且又是殘花敗柳,如何做得一國之母?”

他兀自說得慷慨激昂,卻沒有看到段華熹略微不悅地皺了皺眉,然而這不悅也隻是一閃而過,段華熹很快點頭:“愛卿說得是。既如此,那還是立寧夢衣為後吧,此事勿需再議,多說無益。朕有些倦了,眾愛卿無需掛懷,可繼續飲酒。”

他說著便扶著內侍的手走進了後殿,隻留下一群麵麵相覷的臣子。

立後曆朝曆代皆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到了段華熹這裏,卻不過是一盞酒一曲歌的時間,便鐵板釘釘地拍了板,一絲轉圜的餘地都沒有。眾人這才想起來,這個帝皇,是從草原起義,一路踏著累累屍骨,將自己的親叔叔逼死的人啊,而他們,都小看了他。

宴席散去後的皇宮,清冷寂靜得有些可怕。段華熹本想回寢宮,可鬼使神差一般,仍是踏著月色拐進了一處別院。

新皇還沒有封後,自然也沒有納嬪妃,後宮中沒有鶯聲燕語,四處都是靜悄悄的黑暗。隻有這一處別院還亮著燈光,黑暗中的這一豆暈黃,輕易地就勾起了夜歸人的惆悵。

段華熹悄悄推開了門,門裏的寧西錦聞聲回頭看了他一眼,又轉過頭兀自做著自己的事。

段華熹沒人招呼,呆呆地站了許久,忽然開口:“我要立後了。”

寧西錦的動作頓了一頓:“是寧夢衣吧?”

“……是。”心思輕易地被拆穿,段華熹有一絲狼狽,“她是寧相的女兒,寧筱庭的勢力盤根錯節,我現在剛登基,還需要……”

“你不用向我解釋,於情於理,你都該娶她,何況她一直在等著你。”寧西錦頭也不回地打斷了段華熹無措的解釋,“我隻想知道,你什麼時候放我出宮。”

段華熹幾乎是立時被激怒了,冷笑道:“不可能!”

“我聽說,辛雲川的舊部已開始集結,在寧州蓄勢待發。你尚未坐穩龍椅,就要麵對另一場戰爭了,值得嗎?”

段華熹悚然一驚:“你從哪裏聽說的?”

“我猜的。”寧西錦看著段華熹惡狠狠的臉,有一種惡意報複的快感,“被我猜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