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阿茲庫高原,我們順著白川平原進入了萊灣道。萊灣道占據了萊國最大的半島——燮州半島。燮州半島直插入海中,與萊國大島北麵的陸地之間形成狹長的大萊灣。大萊灣是萊國東北麵的海上防衛基地,停泊了一千艘戰船和八十六條大型補給船。
萊灣道的首府水草城是萊胥的家鄉。我們一路向萊灣道飛來的路上,萊胥盯著下方的田園,的眼睛裏經常濕濕的。
“水草”不是生長在水中的草,而是萊灣道特產的一種旱地草。它的葉子被洗幹淨之後,經過搗碎、密封和發酵,可以變成一種黑色的泥狀物,用來淡化海水。萊灣道情況特殊,雖然靠海,但是降雨很少。為了生存,人們從海裏取水,放在自家的水缸裏,然後把發酵過的水草泥混入,將海水淡化了飲用。這種水喝起來味道不是太好,但習慣了也就好了。
為了區別淡化海水用的“水草”和其他地方長在水裏的草,我們萊國人說這兩個詞的時候會用重音區別:如果是指淡化海水用的“水草”,那麼重音要放在“水”上;如果指普通的水草,重音要在“草”上。
隔著大萊灣,在萊灣道的北麵,是廣闊美麗的浩瀾道,我們萊國最重要的糧食產區——全國三分之一的糧食都是這裏生產的。整個浩瀾道是一片廣袤的平原,這裏除了種著我們萊國人最愛吃的粟米和小麥,還有一部分田地被用來種植燒火用的林木。我當林火官的爹爹經常在浩瀾道工作,監督林木的種植和生長,為下一個黑暗紀做準備。
首府浩瀾城在浩瀾道東北麵,這裏駐紮著一萬五千名步兵,和萊灣道的部隊一起保護萊國東北方的安全。而浩瀾道另有七萬士兵分布在該道各地。
在浩瀾道的最後一天,萊本則病了。他不知是吃壞了肚子還是怎的,一直顯得很虛弱,躺在床上起不來。萊措勒將軍允許他提前離開,回到皇家衛戍部隊養病。
我和萊胥一開始相信他是真的病了。可是萊仁將軍偷偷告訴我,根據萊羽送來的情報,萊本則這次回去是有目的的,最近這段時間可能會出大事。一旦有情況發生,萊彥需要萊本則留在京畿道幫助他。
大事?一旦有情況?我不明白他指的是什麼。
當時,萊仁將軍眼神裏充滿了擔憂,他說:“出發之前萊羽將軍就跟我說,大王應該在最近這段日子宣布繼承人是誰了。如果萊彥當不上下一任大王,他很有可能會聯合萊本則和一些年輕的軍隊領袖密謀在黑暗紀造反。”
我問萊仁,我們要不要也回去。萊仁說不可以,畢竟大王還沒有宣布繼承人是誰,我們提前回去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不知道萊羽將軍是否已經派人去調查泰昌道私自挪用黑楠木的事情。他隻是在回信中寫了簡單的幾句話,告訴我他已經知道事情的情況,會盡快處理。但是一直到現在,我也沒聽到任何他處理泰昌道的情報。
離開了浩瀾道,我們穿越黑河進入瀾湖道。瀾湖道的名字來源於那裏的“白瀾湖”,這是萊國最大的湖。在白瀾湖的西南角是瀾湖道的首府安定城。瀾湖道麵積廣闊,是除了高原道之外的第二大的道,然而這裏可以用來種糧食的土地卻不多,有一半的地方都被沼澤地覆蓋著。起初,人們對於沼澤地一點辦法都沒有,隻能讓那些土地閑置著。但是後來,不知是誰發現沼澤地可以用來種植一些水生植物,例如壺笙、艾薇、芳芷等,於是這些地方才得以開發利用。壺笙是一種長長的杆狀植物,杆子幹了以後可以磨成粉,而葉子是非常美味的蔬菜;艾薇是一種香草,既可以用來熏香,又可以吃,生長非常快,由萌芽到長成差不多隻要十日;芳芷也是香草,比艾薇的香味更加濃烈,它埋在水裏的根部可以直接吃,口感跟粟米差不多。隨著沼澤被開發利用,慢慢地,浩瀾道也成為了萊國的農業基地。尤其在黑暗紀,浩瀾道的地位更加重要。在黑暗紀,粟米、麥這樣的糧食生長非常緩慢,但是壺笙、艾薇和芳芷卻可以迅速生長,成為人們在黑暗紀的主食。通常來說,白晝紀的人們要為將要來到的黑暗紀準備好足夠十年吃的糧食,剩下的二十年就靠沼澤植物來充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