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十七章 選公主和親(1 / 2)

這天早朝,蕭桂青帶來了吳忠堂從桐鵬關發來的消息。因兩軍相峙不下,大良答應退兵,也願意把抓住的人統統放回。但大良皇帝希望能和南朝聯姻,加強雙方的經濟、文化聯係。此事關係重大,吳忠堂特來請旨。權衡再三,陳子墨答應了這個要求。

隆慶三年開春,大良終於退兵,至此,天下太平。

不久,大良使者帶著大良皇帝的手喻來到了南朝京都。

“大良使者達哈拉見過南朝皇帝,這是我皇的手喻。”達哈拉上前一步遞上了手喻,“我皇希望在下月十五之前能夠見到貴朝的公主。”

陳子墨粗粗瀏覽了一下手喻,便問道:“不知道此次和親的對象是誰?”

“是我皇的堂弟隆烈王律也。我皇這次要我出使上國,是想叫我護送貴國公主上路。”

“朕知道了,請大使先行到驛館休息。”

等大良大使走後,陳子墨請幾位伯叔父進了宮。雖說是答應了這個和親要求,可是這個和親的人選,陳子墨的心裏卻也是沒底,他自己沒有女兒,也沒有姐妹,這個和親的人選就隻能從伯叔父家的女兒中挑選。

可是事情並非想象中那麼簡單,幾位王爺據理力爭,誰也不肯把女兒嫁去大良,這回陳子墨算是遇到難題了。

前朝的煩心事沒有解決,子墨的心情很不好。見到夢蘭,雖說是一副有說有笑的樣子,可夢蘭還是感受到了子墨的滿腹心事。

“皇上,您有什麼煩心事,不妨說出來,看看臣妾能不能幫皇上。”

“哎!夢蘭,為了早點結束這場戰爭,我答應了大良和親的要求,本想這件事很好解決,可沒想到我的那些叔伯們誰也不舍得把自己的寶貝女兒送去大良。現在雖說是議和了,可什麼時候再打起來,誰也不知道,嫁去大良,無疑是羊入虎口啊!”

“可答應了大良的要求,皇上如若反悔,這要是再打起來,吃虧的都是老百姓啊!”

“夢蘭,那你說叫我到哪去找一個公主給他。”

“皇上既然已經答應和親,那麼就這親就一定要和,至於這公主的人選,依臣妾看,也不是什麼難事。”

“噢,夢蘭倒說說看。”

“皇上,大良國隻是說要一個公主和親,並沒有說這個公主非要皇室血脈的,那這件事就好辦多了,皇上何不在眾大臣的女兒當中收個義妹,冊個公主名號,然後風風光光嫁去大良。一般大臣家裏如若出個公主,還是個大良王妃,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朝中大臣中總有人會願意這麼做的。”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我怎麼會沒想到,夢蘭,謝謝你。”

“能為皇上分憂,那是臣妾的福分,皇上這樣說,豈非生分了。”

“好好,我不說了,不說了。

“不過皇上,這件事千萬不能讓住在驛館的大良使者知道。”

“這件事當然不能讓他知道。”

和親選公主的事在朝中象是炸開了窩,很多大臣都願意把女兒嫁去大良,可是這件事想想簡單,做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這是關係到南朝臉麵的事,公主人選是萬萬馬虎不得。既要年紀相當,又要容貌上佳,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識書達理,聰惠大方,最起碼看上去要象個公主。

這選來選去,還是選不出一個滿意的。送公主去大良的日子是一天天臨近了,子墨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整天為和親的事煩著。夢蘭看在眼裏,是急在心裏,可是她能做的除了一起幫子默物色人選外,也就隻能不停地寬慰著他。如若再不行,就隻能退而求其次,將就著送一個,當然這是下下之策,不到萬不得已,是斷然不會這樣做的。

麗德妃吳巧兒是鎮國大將軍吳忠堂的女兒,她和她的父親一樣,一直以來受到蕭家父女的排擠。對於夢蘭的得寵,雖然她是滿腹醋意,但她的心裏其實還有一點點的高興,所以她拒絕了蕭娥要和她聯手對付夢蘭的事。蕭娥已經按捺不住了,但是這個女人太陰險,她吳巧兒是不會成為她手中的棋子,她要看她們鬥,最好鬥得兩敗俱傷,那麼坐收漁翁之利的人就會是她吳巧兒。

每個人的心裏都打著如意小算盤,萬事都要小心再小心,一步錯步步錯,想要回頭,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決不輕易走出這第一步,吳巧兒算是個明白人。

可這後宮之中想要依附蕭娥的人很多,想要出頭的人也很多,華貴嬪就是其中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