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淮州回來以後,陳子墨一刻都沒有消停過。
先是太宗皇帝駕崩,舉國大喪。國喪之後,便是新皇登基、改年號以及一係列的冊封大典。陳子墨每天就像是一個上了弦的陀螺一樣,連著軸轉,也根本讓他無暇顧及其他的事情。
陳子墨的原配妻子蕭娥,是太宗朝一品宰相蕭桂青的掌上明珠。在陳子墨還是宜王的時候,被娉來當了宜王妃。
南朝立太子有個規矩: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在嫡長子陳子玄意外去世之後,太子的人選就遲遲未能定下來。
當時太宗皇帝的心目中有兩個人選,一個是皇三子陳子文,他的母親是正三品慧貴嬪劉氏。一個是皇八子陳子墨,他的母親是從一品靜淑妃李氏。兩位皇子無論學識、人品、相貌都不相上下,論長為陳子文,論貴為陳子墨。
太宗皇帝一時也決定不了立誰為皇太子,朝中大臣分成了兩派,立長者和立貴者人數相當。唯有一人保持中立,那就是宰相蕭桂青。當時的蕭桂青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朝堂上是個說一不二的人物。眾臣問他的意見,他笑而不答,令眾臣無法揣摩他心裏麵真實的想法。
其實蕭桂青有自己的如意小算盤,在嫡長子意外離世後,這個小算盤就已經打得啪啪響了。
他有一個女兒,長得十分醜陋,身材臃腫短小,膚色黝黑,性情多嫉而凶悍,如同賈南風轉世。他們夫婦倆本來不會生育,有一個江湖相士不知道從哪弄來了一大堆的藥,據說能助宰相夫人受孕。吃了半年多,還真的有孕了,結果就生出了這麼一個一點都不像他們夫婦倆的女兒。說來也怪,自從生了這個女兒後,宰相夫人就一直沒有再孕。
蕭桂青老年得女,誌得意滿。雖說女兒容貌醜陋,但依他在朝中的地位,為女兒謀一個好的出路是沒有問題的。他的小算盤越打越精,心思居然動到了皇後的寶座上。但是他謀而不動,自然會有人找上門來。
陳子墨的母親,靜淑妃李氏,也是一個不簡單的人物。她的出身並不好,在朝中也沒有可以依靠的人。但是她卻一步一步地從一個正七品的才人爬到了從一品的淑妃,這其中有多少的心酸、心計;多少的委屈和淚水,怕是無人知曉了。
深宮之中,要想長獲帝王寵愛,談何容易;而能長獲帝王寵愛,又能獨善其身的,更是廖廖無幾,而靜淑妃就是其中的一個。
太宗皇帝已老矣,自己下半生要依靠的就是唯一的兒子陳子墨。現在她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做皇帝。那麼將來她就是皇太後,隻有到了那一天,她才算是真正地熬出了頭。
深宮中多少女人拚得你死我活,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而自己離這一天其實也隻有咫尺天涯。不管花多大代價,她都要成功。
審時度勢,她把目光盯在了蕭桂青的身上。
那天,她喬裝打扮,冒著風險出宮去了宰相府,她要蕭桂青助她兒子登上帝位。而蕭桂青也願意幫她。但他有個要求,就是要陳子墨娶他女兒為妻,將來立她為後。
她來之前就已想好了,要蕭桂青無條件地幫她,那是不可能的。他身為宰相,對官職已無多大興趣,唯一的條件當然就是他的女兒蕭娥。
蕭娥,這個被大家公認為南朝第一醜女的人,卻要自己的兒子娶她。她忽然就莫名地心疼起來,自己的兒子一表人才、風度翩翩,他的妻子也應該是國色天香、知書達理。可是……有一瞬間,她差點就放棄了。可一想到放棄以後的命運,她就不寒而栗。慧貴嬪不是一個心胸寬大的人,如果讓她得了勢,自己將會永無出頭之日。
她咬牙答應了,慧貴嬪不是一個毫無心計的人,既然自己能想到蕭桂青,那她又何嚐不是呢?她已經冒死出來了,就不能無功而返,也不能讓慧貴嬪捷足先登。
接下來,她就要費盡心思勸兒子娶蕭娥了。
那一晚,母子倆促膝長談。
“皇兒,我知道你有滿腔的抱負,隻要給你這個機會,你一定會讓南朝的江山更加地繁榮昌盛。但是,現在有一件事是你必須要做的,那就是娶宰相之女蕭娥為妻。”
“母妃,您在說什麼話,您又不是不知道蕭娥是一個怎樣的人。要兒臣娶她,兒臣寧願不要這個江山。”
“糊塗,你不娶蕭娥,自然會有人娶她。可是你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我和慧貴嬪共侍一夫這麼多年,也鬥了這麼多年。她的性情沒有人比我更了解。雖說她比不了漢朝呂雉的英明,可她的狠毒決不在呂雉之下。如果讓她的兒子當了皇帝,我們母子倆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