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思想意識是上層建築,不知是否包括文化素質。我的世界遊曆倒使我感到名族的文化素質是經濟大廈的基石,經濟起飛也好,經濟奇跡也好,都要建築在文化素質的基礎之上,否則就是畸形發展、泡沫經濟。當然,沒有建築,再好的基石,也與一片廢墟無異。”——讀書禮記
從小就聽說過“布拉格之春”音樂節,對捷克斯洛伐克有著美好的向往。當我常駐歐洲以後,我又聽說布拉格是東歐的“巴黎”,世界上的“巴黎”太多了,在東歐,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也稱為東歐的此鑒賞哪個城市更像巴黎還多少有點發言權,這更增強了我一遊布拉格的願望,因此,在世紀末一遊布拉格實在是件幸事。我進入捷克是初秋,秋天是收獲和回想的季節,捷克人從哪裏來?又如何創造了璀燦的布拉格呢?
捷克溯源
捷克人是東歐西斯拉夫人的後代,在公元5-6世紀西遷到捷克,7世紀為薩摩公國的一部分,公元830年屬於大摩拉維亞帝國,在大摩拉維亞帝國中捷克、摩拉維亞和斯洛伐克等西斯拉夫人開始互相融合。10世紀初在捷克地區建了捷克公國,11世紀初匈牙利人征服了斯洛伐克地區以後,上麵所說的大融合開始中斷,而捷克人和摩拉維亞人的融合繼續進行,逐漸形成捷克民族,今夭捷克最大的一個省就是摩拉維亞。
捷克地處東歐西緣,處於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鬥爭的前沿。在10—12世紀中葉,德意誌封建主不斷東進,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著名的蘇台德區就屬於這樣的地區,同時,羅馬天主教文化也逐漸代替了古斯拉夫文化。從13世紀開始捷克國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7個選帝侯之一,1253年鄂圖卡二世(1253—1278)即位,國力鼎盛。14世紀中葉,神聖穸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1347—1378在位)同時又是捷克國王,使捷克疆域不斷擴大, 經濟日益繁榮。15世紀初曾任布拉格大學校長的捷克教士胡斯改革捷克文字,校訂捷克文的《聖經》譯本,其追隨者用捷克文傳教。1415年胡斯殉難,激起了捷克人民的無比憤慨,迅速發展為武裝鬥爭,從1419年到1434年進行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最後雖然失敗,但對保存捷克文化傳統,維護捷克民族生存起了重大作用,使其後幾百年間,捷克民族得以抗拒德意誌化的巨大壓力。
1620年捷克淪為哈布斯堡王朝,即後來的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但是捷克民族非但保留了自己的文化,還繼續繁榮了自己的經濟,捷克始終是奧匈帝國中經濟發達的地區,尤其是工業革命以後,捷克的機械製造業,特別是軍火工業一直是歐洲以至世界的姣姣者。哈謝克的世界名著《好兵帥克》中那個可愛的、全身捷克裝備的好兵帥克,給世界人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這個形象也反映了奧匈帝國中微妙的民族關係,揭示了奧匈帝國瓦解的緣由。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捷克與斯洛伐克聯合,於1918年10月25日,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捷克北部與波蘭和德國接壤的蘇台德山區成為了世人矚目的地方。蘇台德區屬於10世紀以後德意誌封建主向東南推進的地區,由於曆史的原因這裏有300萬德國居民。1938年9月12日,希特勒發表了一次煽動性演說,猛烈抨擊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迫害蘇台德區的日耳曼人,英法兩國屈從希特勒的壓力,迫使捷政府同意在蘇台德區舉行公民自決投票。但是,第二天希特勒就提出不等公民投票就交出日耳曼人占多數的地區,並聲稱“這是我不得不向歐洲提出的最後的領土要求”。英法和捷克又屈從了希特勒的要求,沒有進行公民投票,就使2.5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和350萬人口落入希特勒德國手中。
當然這也絕不是像希特勒聲稱的,是他對歐洲的最後一次領土要求,1939年3月初,希特勒把新成立的支離破碎的捷克、斯洛伐克和盧西尼亞的傀儡政權首腦召到了柏林,要求他們解散各自的國家。3月15日德軍開入布拉格,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和斯洛伐克都成為德國的保護茵。自此英法首腦才開始認清希特勒的真麵目,但是為時已晚,不到半年,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對波蘭發動了不宣而始的閃電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1945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在蘇軍幫助下獲得解放,於1948年5月9日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民主共和國。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政局劇變,捷共退出執政地位,實行多黨議會民主製度。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在結合74年後解體,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別成為了獨立的國家。當時捷克五花八門的政黨組織最多時達140多個,隻有5—6個政黨獲得5%選票而有資格進入眾議院。直至1998午6月這種混亂的局麵才導入正軌,社會民主黨得票32%,公民民主黨得票28%,分列第一、二位,兩者相加也隻有60%的選票。
1988年捷克隻有2%的財產屬私人所有,0.6%的人在私有經濟部門工作;而到1999年捷克已有98%的農業土地歸個人所有,國民經濟產值的80%以上已屬於私有經濟成分。捷克於1995年11月28日在東歐國家中第一個加入經合組織,目前經濟止跌回升,但基礎設施落後,資金流失,1/3企業虧損,失業率高達9%。布拉格街頭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外彙兌換點真是世界大城市中的奇觀,使人感到捷克目前的開放程度和經濟之乏力,盡管如此,捷克仍可能是東歐第一個加入歐盟的國家。
進人蘇台德區
蘇台德區這個地理名詞為世人所熟知,1939年3月,希特勒派兵進姪捷克的蘇台德區,成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步驟。我進入蘇台德區已經是1999年,是整整60年以後的事情了。我是從德國東部的文化名城德累斯頓乘火車進入蘇台德區的,從德累斯頓到德國和捷克邊界僅約40公裏,一路沿著易北河上溯。這裏是山地,小河從山穀中流過,大約隻有20米寬,婉蜓曲折,兩岸別墅、密林是度夏的好地方。火車東行僅40分鍾就到了德國邊境小城巴德尚都,德國和捷克雙方邊防人員仔細地驗過護照,火車就進入捷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