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陳鬆林和秋香的婚事(1 / 3)

陳鬆林自從回鄉養雞,對農村生活熟悉了,村裏的年輕小夥們常來雞場向陳鬆林請教養豬養雞技術,谘詢豬和雞的防疫知識。陳鬆林買了不少養豬、養雞、果樹栽培的專業書藉,有空兒就看,有時也上網查閱一些最新的科技知識。場裏養得烏骨雞,都注射了H5N1疫苗,豬注射了口蹄疫疫苗。他很重視綠色養殖,向市場提供綠色食品。從年輕小夥們嘴裏,了解到村裏各家各戶的故事,產生了寫小說的想法,先擬出大綱,給劉青山看,征求他的意見。劉青山也喜歡寫東西的,發表過幾篇幾首小說、散文、詩歌。劉青山提了不少中肯的意見,也把他掌握的素材提供給陳鬆林。

陳鬆林有空兒就寫上一點,寫夠一章,就發到中文網上,看看讀者的反應。這是他的處女作,又是生手,當然沒有那些大作家們的作品那麼成熟,有深度,人物也有點呆板。但是,隨著字數的增加,他也越寫越順手,摸到了門道,知道怎樣刻畫人物,安排情節,布局結構。秋香每天上網一小時,看看陳鬆林寫的小說,提出自己的意見,也提供素材。

秋香的預產期是元月份,提前三天住進了婦產醫院,陳鬆林把場裏工作交給劉青山和父親,進城來侍候秋香待產。桃花也住了進來,和秋香同一間病房。這時正趕上春節,陳鬆林和秋生的年是不能在家過了。

正月初一這天,秋香先進了手術室,陳鬆林和母親、父親、嶽母守候在門外,焦急地等了半天,護士推秋香回病房,陳鬆林握住秋香的手道:“秋香,你還好嗎?”秋香虛弱地道:“對不起,我生了個女娃兒。”鬆林娘道:“頭胎生個女兒好,過四年按計生政策還可以再生一個,娃兒長大了,有個親戚來往。”陳鬆林也道:“秋香,我說過,生兒生女我都喜歡。”陳鬆林父親也道:“我也不是老腦筋,孫女兒我也喜歡。”秋香娘本來擔心女兒生了個女娃兒親家不喜歡,聽了親家和女婿的話,放心了。鬆林娘燉了一鍋烏骨雞湯,親手喂兒媳喝。陳鬆林問:“秋香,你想吃什麼,我給你做。”秋香道:“我想吃煎得黃黃的帶魚,榨菜,大米稀飯。”鬆林娘道:“你先喝點雞湯,我馬上回家去給你做。”秋香道:“你們也都回家吃飯吧,熬煎半天了。”陳鬆林對父親母親、嶽母道:“我在這兒陪秋香,你們回家吃飯吧。”秋香握住陳鬆林的手睡著了,她本來擔心生了女孩兒公公婆婆會不高興,現在她放心了。陳鬆林看著秋香的睡容,吻了她一口,心裏想,秋香終於從鬼門關裏回來了,女人做母親真不容易,一生要受多少罪啊!人們過生日的時候,可想到他降生時,媽媽是多麼痛?

桃花是下午生的,也是個女娃兒。秋生爹娘、秋生雖然不高興,也隻得認命了,總不能和桃花再離了,另娶一個?秋生爹跑到外麵,老淚縱橫,心裏想到,看來老天是要絕我的後了!前前後後三個媳婦兒,生得都是女娃兒。我究竟做了什麼孽?想想這一生,也無非是賣過注水豬注水雞,賣農產品時缺斤短兩用得是黑心稱,在生產隊時好沾個小便宜。賣注水豬注水雞的人多了,他們也有的生了男孩子呀!難道他們生的孩子沒**?沒有小雞雞?難道是過去當生產隊長時,和張寡婦有一腿兒,私下多給她分了糧食?

張寡婦住在一個小山灣裏,單門獨戶,有一兒一女,年輕時和秋生爹相好過,現在也五十多歲了,兒子娶了媳婦兒,和秋生爹斷了私情。那時候,還沒有電磨子,村裏有一座水磨,秋生爹就照顧張寡婦看水磨,這是個輕生活兒,時常偷偷地溜進去私會。張寡婦是本生產隊最漂亮的女人,高高的個兒,蛋圓臉兒,有一雙好看的丹鳳眼,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很性感。張寡婦的男人,是鑽深山裏打野豬,被野豬咬死的。張寡婦一個人帶兩個孩子過日子,是很艱難的。後來她嫁給六川溝村的一個光棍,搬了出去。那老漢是殺豬賣肉的,現在在市區一家超市租了櫃台,賣豬肉,挺有錢的。兒子結婚後,還住在原來的家裏,張寡婦時常回兒子家住幾天。

秋香在醫院住了五天,就出院了,回到村裏的家。春花己經提前生著了暖氣爐,家裏挺暖和。這種暖氣爐是劉青山設計親手製造的,可以帶六組暖氣片。一共造了五台,在陳鬆林家安裝一台,他家一台,養殖場辦公室一台,雞舍一台,豬舍一台。不但可以取暖,還可以做飯炒菜燒開水。

正月初二至十五元宵節,是關中農村人走親戚的日子,鄉間路上,行人往來不絕,都提著挎著禮物。現在人們經濟寬裕了,腰包裏有錢了,禮物的價值也高了,但是麻花是少不了的,送給上年紀的人的禮物,一般是茶葉,老漢們年高的婆婆們喜歡喝又濃又苦的罐罐茶。秋香在月子裏,是不能出門的,陳鬆林要到嶽父家走一走。他給嶽父買得禮物是二斤花茶,二條香煙,十斤豬肋條肉,還有雞蛋糕、麻花,二瓶十五年陳西鳳。初四又到二個舅舅家、姑姑家走了走。農村的人喜歡買豬肋條肉,做成臊子。在燒肉臊子時加多多的醋,放上一個月都不會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