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Time 終焉會議(1 / 3)

開新書啦,先嗷嗷一句,晚上可能還有一更,為什麼是可能呢?開新書就是那麼任性,看心情~所以請各位帥哥美女們登個賬號收藏一個,投個推薦票就更好了,感激不盡~

***節操分割線***

2184年5月20日。

終焉會議開啟今年第一次的議程。

這個會議是由諾貝爾獎項得主們與各所屬的國家、頂尖機構以及高校院府聯合舉辦的會議。從2088年開始每年一次甚至更多次。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為了應對“那個”特殊事件而發展起來的特殊討論會。

零時區的標誌性地點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區的一個大型會堂,保留著幾百年前的建築風格。此時會堂外的空中正有許多懸浮車通過規定的軌道進入會堂後方的空中停車場。

水泥和特殊的高分子材料澆築而成的空中停車場的十六架電梯都正在啟用著。八架直接通往古典建築風格的會堂,而另外八架先通往地麵,電梯裏的人或走路或坐著普通的電動小車往會堂的正門方向而去,井然有序。

大會堂中有懸空的浮標導航,所有人出示請帖卡片,經過掃描之後由浮標導航將每位與會人員接入指定的座位。

格林尼治時間下午2:00整,終焉會議正式開始。

“非常感謝各位的出席。”在台上說話的是一位看上去擁有歐洲血統的白頭發老者,他正在用英式英語發言,而他的語言正同步翻譯成各國語言傳達到會議廳裏的所有人的耳中。

他的身份,在會議廳裏的人都知道,二十二世紀知名度很高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一。一位美裔英國人,ISCO——“國際超能力管理組織”的研究院在二十二世紀五十年代以後唯一一位榮譽院長——阿倫·畢格德。

他對物種研究非常專注。最大的貢獻就是破解了人類基因中“超能力”的代碼結構特征,讓人類測試後代的超能力覺醒率有了很大的把握。包括各大家族的探測基因覺醒能力的機器都是根據他的發現經過改良而成的,正確率高達99.9%——雖然是這麼說,但是那0.1%尚未被發現。

“大家都是各界精英,就算不熟悉也聽過什麼是基因的覺醒和基因的表達。幾百年前我們就陸續開始得到各個幾千萬年前、幾億年前、各個年代的化石,我們可真的是十分富有啊,那些化石隨便拿出來一個,其研究意義就能夠高於羅塞塔石牌。”

座位上的人笑了。

羅塞塔石牌高1.14米,寬0.73米,製作於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詔書。石碑上用希臘文字、古埃及文字和當時的通俗體文字刻了同樣的內容,這使考古學家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後,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是研究神秘的古埃及曆史的重要裏程碑。

所以“羅塞塔石碑”也有“關鍵物”和“關鍵作用”之類的延伸意義。隻是在這樣的公開場合之下,大概也隻有這位年老的大人物才能開這樣一個曆史悠久的玩笑了吧。

但是他所說的確實是事實。那些被發現化石確實是研究基因的關鍵。

特別是在“那件”事情以後,超能力者被迫切需要,而超能力者曾經一度被稱為“未來青年”,原因就是他們的基因超速發展了。為了讓更多的人完成這種超速發展,研究遠古時期到現在以來所有基因演變,物種進化過程等等的內容就有了更加重要意義。

而接下來阿倫·畢格德則是就化石的內容進行了簡單描述,比如能夠通過X光照射觀察有無骨髓來分辨真假化石,又比如化石邊緣的細菌可以用來判斷這個化石的原始主人的毛發生長情況如何從而推斷原來生物的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