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兒又扔給他一顆甜棗:“好好幹,如果花梨大學能讓本宮滿意的話,一年之後你就去月亮城負責修建齊國大學。屆時,在那邊可以呆上一年半左右,齊國大學將會在郊外選址修建,規模將比花梨大學大上許多。到時候,你不但可以好好的練一下手了,還可以衣錦還鄉!”
“娘娘的知遇之恩,微臣感激不盡!”諸葛璃 喜極而泣,不顧杏兒的反對,硬是將頭匍匐在了地上,接連磕了九個響頭。
太後娘娘不喜歡人家磕頭,但是,今天他管不了那麼多了。如果不給娘娘磕幾個頭的話,他的心就無法安寧,總覺得虧欠娘娘太多太多無法報答的恩情。
這一生,如果他沒有遇到娘娘,沒有被娘娘賞識的話,那麼今天他會在哪裏呢?或許,早已淪落為乞丐,餓死在街頭了。
沒有強硬的家庭背景,沒有任何靠山,卻又“劍走偏鋒”,不好好讀聖賢書參加科舉考試的娃,真心傷不起啊!這世道,除了太後娘娘,還有誰真正的把工匠放在眼裏?在世俗看來,工匠也屬於下九流,沒有什麼人格和尊嚴。
正是太後娘娘,提高了工匠的身份地位,給予了應有的尊重和重視。如今,一個好的工匠,月錢可比五品京官高多了!如果是大師級工匠的月錢,恐怕一品大員都追不上!
花梨城走下了都城的曆史舞台,相應的官員自然也得裁撤,去蕪存菁。絕大部分的官員都保留了下來,派往齊國各地,其中十幾個人跟隨沈捷和杏兒,前往月亮城都城。齊國前兩年在西北麵才擴張的領土,正需要大量人才去管理,去治理。
花梨城的事情安排好了,沈捷跟杏兒就打算去月亮城一趟,助沈曠和沈藜一臂之力。畢竟,沈藜才十一歲半,挑起皇宮大總管那麼重的膽子,兩人還是很擔心的。
臨走之前,她召見了安華。
安華從白蒲州火速趕來。
杏兒跟他單獨談話:“華兒,忘了藜兒吧,你和她是表兄妹,屬於近親。為了子孫後代著想,無論如何,我都不可能會答應你們在一起。愛情,不是唯一,想一想子孫後代,想一想萬一生個殘缺的孩子,那個時候藜兒會多麼的傷心多麼的痛苦。多想一想,心裏就會好過一點,就會堅決一點。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可以衝淡一切,假以時日,你就可以把藜兒放下。為了藜兒,也為了你自己,忘了藜兒吧!”
安華臉色蒼白,低頭默然許久,這才咬緊牙關,無奈的歎息一聲:“姑姑說的是,我知道了,日後不會再執拗了。”
隻有他放開胸懷,藜兒才能回到花梨,他才有跟藜兒再見的機會。否則的話,隻要姑姑在一天,或許藜兒都不可能出現在他的麵前。姑姑的擔心,姑姑對藜兒的疼愛,他也可以理解。
這段時間以來,他也特意讓人去調查過,那些表兄妹聯姻的生下孩子,一百人中至少有那麼十來個有嚴重的缺陷。即便外表看上去挺端正的,可是一百人之中,起碼有一半的人身子虛弱,不夠聰明的大有人在!
這,應該就是近親成親的弊端!
安華黯然神傷,為自己那還沒有來得及開花就枯萎了的初戀,說不出的傷心難過。情竇初開的少年,離鄉背井,心裏的孤獨鬱悶難以言說。
杏兒欣慰的笑了:“好孩子,姑姑不會不管你的,你有什麼難處,有什麼需要姑姑幫忙的地方,盡管開口。隻要是合理的,姑姑都會答應!”
這孩子也是可憐,讓她非常的心疼,卻沒有辦法。總不能因為心疼,就同意藜兒嫁給他吧?那樣不是真心的愛他,而是害他。有些事情,長痛不如短痛,果決一點才是為了他好!
安華輕歎一聲,默然片刻,終於含淚說出了自己的請求:“等花梨大學建成之後,請姑姑幫華兒周旋,讓華兒可以在花梨大學學習兩年。畢業之後,華兒打算回到京城去,助皇兄一臂之力!”
齊國的教育體製,齊國的律法和各項規章製度,還有科技農業和水利等等,都領先於各國,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鑒。大哥和母後很不容易,他長大了,是時候回報大哥和母後,也是時候為安瀾國盡一份力量了!
“好,姑姑答應你!”杏兒鬆了一口氣,這個要求不過分,她可以去書信跟安世昌及談語協商。
離開花梨城之前,沈捷提議將沈暉宣從墨菊鎮召回,坐鎮花梨城。杏兒有點擔心:“這會不會不太妥當啊?暉兒才那麼點大,在這個特殊時期讓他坐鎮剛剛廢撤的都城,壓力可想而知。風險,也應該是無處不在的。要不,就算了吧?”
沈捷態度堅決:“不用太擔心,這也是一個鍛煉的機會,沒有經曆過風雨的洗禮,又如何可以成長為參天大樹?比起過去那些艱苦的日子,那一點壓力跟風險,壓根就不算什麼。老大和老二如果不是經曆過苦難,如今哪裏會那麼的堅不可摧,不過是十年的時間,齊國不但國泰民安,而且國土麵積還擴張了數倍。這樣的能耐,這樣的魄力,連我也要甘拜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