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0章 告別(1 / 2)

當然,此人能夠上位,也是少不了沈捷、杏兒、燕無雙和許悠然的大力支持的。既然要離開了,那麼就得找一個合適的、可靠的接班人,免得眾人一撤走,朝廷又陷入混亂。

在杏兒、沈捷點頭支持宋大人為首輔的那一刻,安世昌不禁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心情頗為複雜。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他一直都認為沈家和柴家不可靠了,在不久的未來,會成為安瀾國最大的內憂。不過,十個月過去了,沈家和柴家在朝為官的每一個人,都盡心盡力的輔佐他,半點不軌的心思都沒有。

如今,沈捷和杏兒聽說他要提拔宋大人,兩人都非常高興,竟然是一副歡天喜地的樣子!

這麼說,之前都是他枉做小人了?

安世昌的心裏有點後悔,不過他既然貴為帝王,又哪裏有認錯的可能?不說如今沈曠還沒有開國,即便沈曠日後當真建立了新的王朝,並擁立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為帝後,安瀾國也是泱泱大國,是天朝之邦!天朝上國的君王,豈能跟他人低頭?

這樣一想,安世昌就底氣足足的!

不過,麵子情還是要做足的,以免沈家和柴家的人心生怨恨,他日帶兵攻打安瀾國。給點甜頭,沈家和柴家的有了安身立命的資本,才不會孤注一擲,起了吞並安瀾國的野心!同時,也算是全了過去二十多年的兄弟姐妹般的情意,讓他們能多念一點舊情,不至於跟他站在對立麵上!

為此,安世昌在沈捷等人離開京城之前,下了這樣一道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定國王爺和護國公主乃第一大功臣,為了表彰他們對安瀾國的巨大貢獻,特將東北府賜予定國王爺和護國公主為封地,特準定國王爺和護國公主對東北府享有完全的自治權,形同一個獨立的王國,可以完全獨立於安瀾國!”

這個消息一傳開,朝野上下,一片嘩然。

不過,出奇的是,有許多許多的人,竟然都站在了沈捷和杏兒一邊,為兩人高興歡喜。

完全獨立自主啊!很好,果真如此的話,他們就可以放寬心,舉家搬遷去往東北府。跟著那樣仁德睿智又果敢善良的明君,才是家族的出路,安世昌這個帝王,胸懷狹窄了一些。雖然他裝作很大方的,給了定國侯爺和護國公主這個恩典,但是他的真正用心,不少人還是能窺破一二的!

當然了,反對之聲,也非常的激烈。

安世昌長歎,心裏覺得非常的委屈:我容易麼?好好的一個東北府,就這樣白白的送出去了,我還擔心老祖宗說我敗家呢!唉,那東北府早已成了沈家、許家、柴家和燕家的天下,獨立與否,其實沒有本質的區別!否則的話,他又如何舍得這麼大手筆呢?

帝王之術,安世昌已經運用得很不錯了。

以小小的一個東北府,換來沈捷、杏兒等人的真摯情誼,相信在沈捷和杏兒的有生之年,安瀾國都可以平安無事。

換言之,安世昌這是下了一場豪賭,用一個對於安瀾國來說,已經無足輕重的東北府,賭在未來幾十年裏,他可以高枕無憂!

沈捷和杏兒都沒有推辭,欣然笑納。

這是他們應得的,也是他們迫切需要的,惺惺作態的事情,他們不屑去做,也不想去做。如果安世昌一如既往,還是那個寬厚仁德的德王爺的話,這個東北府沈捷跟杏兒其實私下裏跟沈曠說過,隻是借用幾年,等建立了新的王國,就把東北府完璧歸趙的。

沒有想到的是,安世昌性情大變,跟他們這些過去一起經曆過生死的人漸行漸遠。從沐清風卸甲歸田的事情出了之後,杏兒就又跟沈捷商議決定:東北府勢在必得,絕不拱手相讓!

杏兒、梨兒和安靜去皇宮跟太皇太後、太上皇告辭。

“外祖母,杏兒和母親、妹妹十日之後,就要離開京城,回到東北定居了。此次一別,有生之年,也不知道能否再相見!”杏兒有些傷感。

太皇太後呐呐的道:“這麼快就要走啊?能不走麼?就留在這京城,好不好嘛?”語氣神情滿滿的,都是依戀難舍。

安靜跪下磕頭:“母後,女兒不孝,侍奉在母後身邊的日子,少之又少。”想起小的時候被人追殺,流落民間,又想起十多年的流放歲月,如今又被逼得再次遠走東北。她的心裏,滿是苦澀和哀傷難過。

見母親這樣,杏兒就歎了口氣,連忙拉著妹妹梨兒一起跪下,無言以對。

“好孩子,快快起來!”太皇太後連忙叫貼身女官見母女三人給扶了起來,她抹著眼淚道:“你沒能經常侍奉母親,那不是你的錯,是母後沒有照顧好你,讓你受苦了!”

七十高齡太皇太後,眼淚嘩嘩的流淌。

安靜失聲痛哭了起來,好不悲傷的樣子。

杏兒無奈的安慰道:“母親,外祖母,都不要太難過了!杏兒答應,隻要情況允許,杏兒一定會回來探望外祖母和舅舅!母親不要太擔心了,皇後為人很不錯,她會代替我們好好的照顧外祖母和舅舅!”

安世昌,也是太上皇嫡親的兒子,有什麼好擔心的?更何況,在流放之前,太皇太後一直對安世昌的生母很不錯,並沒有對當初的喜貴人有半點打壓。就看在這個份上,安世昌也不會對自己的祖母和父親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