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1章 不懼(2 / 2)

沈闊在暗地裏,也置辦了一些產業,雖然不多,也就幾個鋪子,一個三進的宅子,一處帶著一個小山嶺的田莊,五十多畝的中等田。但是,如果他成親生子,養活自己一個小家庭也盡夠了。

當然了,暗地裏也隻是相對而言,起碼父親母親和兄弟姐妹,以及他自己的幾個心腹手下,還是知道的。這些田地店鋪,都是在東北府購置的,這次全家被召回京城,他少不得還要將這些“秘密”透露給大舅舅柴勇,以及三叔沈翔,托他們關照一二。

受他的影響和啟發,在杏兒一家踏上回京的路途之時,柴勇、沈翔也非常機靈的去辦了一些假的身份證明,暗地裏購置了一些田產、山嶺、宅子和店鋪,有備無患。

果然,這個昏君連其他無辜的人也沒有放過,珍珠珍寶的事情,隻不過是一個借口而已。在杏兒一家接到聖旨的同一時間,許家、燕家跟德王安世昌,也接到了聖旨。

那聖旨的內容,正是要將沈家、許家、燕家和柴家在東北的產業,奪去十分之八,隻留下必須的生存的資本。其他地方的產業,隻給燕家留下了籬州那邊的那個無雙山莊,許家也就留下了杏花村隔壁的那個許家莊。

杏花村幸好是在桃兒的名下,聖上打算重用沐清風,分化瓦解沈捷、許悠然、燕無雙、杏兒的勢力,同時起到挑撥離間的作用------許家、柴家、沈家和燕家都幾乎被抄家了,獨獨留下沐家不動,而桃兒不但跟杏兒的關係不好,而且還跟皇後來往很密切。

如果杏兒稍微小氣一點,心胸狹窄一點,必然會“薄集厚發”,掀起一場巨大的鬧劇,跟桃兒一刀兩斷。從而,曾經被世人所津津樂道的、也被皇家所深深忌憚的“五大勢力”-----沈家、許家、柴家、燕家和沐家,就打開了一個大的缺口,假以時日,必定可以徹底的分化瓦解,不足為懼!

其用心,不可謂不險惡,不醜陋!

幸好,許家和燕家,也早有防備。早在半年前,就聽從了杏兒的勸說,將超過三分之一的資產化明為暗,將損失降到最低。

三分之一這個界限,剛剛好,太多了會引起朝廷的懷疑,會被揪住不放,搞不好會落個抄家滅族的慘景。太少了,又難免舍棄不下,畢竟是用血汗積攢下來的,哪裏就舍得拱手讓人?

嗯,燕家和許家,跟沈家不同。沈家是千年世族,家族的產業積累下來,多如牛毛。即便在動亂的年代,損耗了不少,但是自打沈捷滿了十五歲之後,接掌了家族的產業,又置辦了許多。實力之雄厚,不是許家和燕家可以相比的,所以沈家可以將超過五成的產業化明為暗,也不會引起朝廷和皇家過多的猜疑和不滿。

沈家三成以上的財富,已經足夠喂飽朝廷和皇家那顆貪婪的心了,不至於會招來殺身之禍!

有了這些基礎,這幾家的人,在接到聖旨的時候,並沒有驚慌失措,更沒有覺得大難臨頭。十年前,那種抄家流放的苦難都經曆過了,如今孩子們都長大了,再也沒有什麼事情會讓大家承受不住了!

尤其是沈捷、杏兒和沈曠,表現得非常的雲淡風輕,就仿佛那太監來宣讀聖旨,就跟鄰居來借蔥似的。

這個侯府,收回去就收回去,沒啥了不起的!反正,也都十多年沒有住過了!柴府那裏,也有二十幾間屋子,盡夠住了!

一家人快速的商議了一陣,做出了決定,將侯府現有的三十多人都召集了起來。這些人,除了大管家和他的三個手下之外,就沒有誰是沈捷和杏兒的人了。

其中,有五個是沈睿幫忙找的,是原來沈家的世仆的後代,也就十五六歲的樣子。沈捷和杏兒離開京城十多年,這些人壓根就不認識,也沒有幾個是真正忠誠的。否則的話,侯府的正院,珍珠和珍寶也沒那麼容易就住進去。

另外的那些人,是各方送來的,其中自然有不少皇上和淑妃的人。當然了,這些人的身份並沒有“暴露”,都是隱藏的。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問題,實際上問題大大的,一個個都不是省心的家夥。

大管家和他的三個手下,自然是沈捷可以信任之人,無奈雙全難敵眾手。當初,為了阻攔珍珠、珍寶入住正院,大管家和幾個手下都受了傷,差點就被菜刀給砍死了。無奈之下,隻好眼睜睜的看著主子的院落被賤人霸占,把大管家給氣得吐血。

這些情況,沈捷早已獲悉,此時清理下人,就簡單多了:“沈安,你帶著三個手下,暫時去陶然農莊安置!過幾日,我和太太處理好了手頭的事情,也會去那邊安置!”

沈安四十五歲,是沈捷以前的貼身侍衛,跟他一起長大。十年前,沈家被抄家流放之前的一個月,沈捷當機立斷的給了他自由,把他一家大小的身契還給了他,並去衙門辦理了正式的文書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