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建城(1 / 3)

“有人來了?少俠,這……”方洪與方堂齊齊朝門外望去,村中的百姓正在支著火堆,各自忙活,哪裏來的外人?重樓卻是不答,將一旁的月魔劍收入手中,抱劍倚在了門口。

“來者至少有上千人,於十裏之外。”重樓目光如炬,望著西邊,許久之後,微微皺起了眉頭。那方堂、方洪兩個老頭看見重樓的表情,這才驚醒過來,相互對望了一眼,各自露出了緊張的神情。

“難道是西邊的村子?”方堂連忙出了山洞,雙眼微眯。借著微弱的曙光,隻見西方地平線上,一群黑點正緩緩朝方寒村而來。

“果然如此,這可怎麼辦?”方堂大驚,在門口轉悠起來,一時亂了方寸。方洪見狀,抹了抹眼角,上前歎道。

“先讓族人撤進地底冰窖藏著吧,此事,就由你我兩個老頭子頂著。”當下拍了拍方堂的肩膀,哀聲歎息起來。重樓在一旁聽得不是滋味,暗暗思忖道。

“天地自然,視眾生為等同,此事關係造化,我到底該怎麼做?”望著遠方那上千凡人,重樓卻是陷入了兩難當中。這光華境內,凡人間的爭鬥,與他並無關係。若是強行幹預其中,怕是多此一舉,反而不美。畢竟自己隻是一過客,不可能時時刻刻護著方寒村。既無因果,又豈可貿然幹涉?當下心中思緒紛亂,不知怎麼做才算妥當。

“當日去那禪定院,我曾問大師討要前路。他說,隨心,隨性,隨緣……這句話,難道要應在今日不成?”重樓想起當初在平遙古鎮之時,禪定院中的和尚與自己說過的六個字,當下收了紛亂的思緒,心中驚道。

“前路始終都在前方,是為未來,肉眼如何看得清楚?大師說的,恐怕不是未來之道,而是當下之道啊。”重樓越想越是震驚,臉上不禁露出了明悟的表情,暗自苦笑道。“哈哈哈,經曆了這些日子的風風雨雨,我的心性似乎改變了許多啊。隨心,隨性,隨緣。說的好啊,吾非仙神,尚在凡俗紅塵中打滾,與百姓又有何異?此事若未遇見倒還罷了,如今心中不忍,便是緣分,此乃因果之道也。”重樓心中長歎,魂識腦海突然變得清明起來,隻覺得耳邊寒風吹過,都無比的舒服。

“管,自然要管。天地造化無情,人卻不同。世間之事,分因果善惡,我若不管,便違背了心意。心中難安,又如何練道?”這一刻,重樓突然覺得自己並不迷茫。原本以為茫茫不可預見的未來,也清晰地出現在了自己的雙眼之中。他想起了當初在奉元城外,自己為了一麵之緣的老婦衝撞數百士兵。想起了臨江古鎮,為那尚封雲尋找父親,踏上秦府要人。想起了連曦之地收應臣為徒,於處州客棧殺梁宇鋒報仇。想起了冰城為梁福生討要說法,進入城守軍大營,差點死在東陵洪炎手中……這些,若細細說來,何嚐不是多管閑事,九死一生?然而重樓從未後悔,每每回想起來,卻是同牽掛一般,不可磨滅。

“隨心,日後自是無悔。隨性,此後從始至終。隨緣,因果雖然難免,卻並不可怕。”重樓緩緩睜開了雙眼,眼神之中,似乎有光芒閃耀。而他的體內,丹田之中,六個靈力漩渦飛速地轉動著。創造之道、極致變化之道、因果之道、黑暗與光明之道,諸多法則,竟然變得更加的強大。在六個靈力漩渦的深處,似乎有某種力量在震蕩,一絲絲玄黃色光芒自其中湧出,仿佛要凝結到一起。重樓感受到了丹田之中,靈力的變化,以魂識內視,心中居然格外的清明。

“我似乎明白,如何凝練自然法則碎片了。”重樓點了點頭,隻覺得身體中的力量比之前要純淨的多,也要凝練的多。“這才是自然法則的真正意境,隨心、隨性、隨緣,方能無想無念,無悲無喜。”想到了這裏,重樓這才滿意地收了所有思緒,回過神說道。

“村長無需害怕,此事,還需這般……”重樓說完,便附在方堂的耳邊吩咐起來,也不知說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