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稱謂·名稱(4)(2 / 2)

到南北代時,“娼妓”才專指操皮肉生涯的美女。《玉篇》講,“娼,淫也。”這裏已將“娼妓”點明為放蕩淫穢之人了,不過,古代的娼妓和現在的仍是有區別的,她們雖也打情罵俏,但主要技藝仍是音樂歌舞。

到唐代時,“娼妓”更是被細分為禦妓、宮妓、營妓、歌妓、教坊妓、官妓、軍妓、家妓、角妓等。清代順治帝時,廢止了教坊妓,康熙又廢除了官妓製度。乾隆時私妓興盛起來。私妓興旺之後,由於並不是為帝王服務,便逐漸消失了官妓時代文雅的高級娼妓演奏音樂表演歌舞的傳統,多偏重在打扮得花枝招展招徠顧客,以操皮肉生涯為主了。

趣味鏈接:說說娼妓神

妓女,在舊中國是某些婦女求生的一種職業,從事這一職業的婦女除供奉通用神隻外,還供奉著自己的行業神,即娼妓神。

最早的娼妓神,據說是春秋初的大政治家管仲。明代謝肇淛在《五雜俎》裏說:管仲治齊時,召700個女子為妓,讓她們招徠顧客,取悅於人。這些女子所賺得的錢財,被管仲征來,“以佐國策”。由此看來,管仲不但是娼妓行當的始作俑者,大概還是官妓的鼻祖。正因為此,他成為最早的娼妓行業神。

通常被妓女所供奉的還有白眉神,此神據說形貌魁偉,騎馬持刀,與關公相像但眉是白色,眼是紅色。娼妓們很恭敬此神,接客時,必先與嫖客同拜。白眉神在徐珂《清稗類鈔》中被稱為襖神。循此而究之,襖神是襖教所祀神,襖教又名拜火教,南北朝時傳入我國。據說此神會保佑娼家,這大概就是娼妓崇拜襖神,即白眉神的緣故。

此外,舊時妓女還崇拜五大仙,即刺蝟、老鱉、黃鼠狼、老鼠、蛇。常將這五大仙敬於老板所設的密室內。她們認為這五種動物都極有靈性,家道生業的興衰、個人的平安與凶逆,都取決於五大仙的意誌。

026為何稱媒人為“冰人”

“冰人”、“大冰”都是媒人的代稱,為什麼要這麼稱呼呢?

據《晉書·藝術傳》記載:一天晚上,孝廉令狐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站在冰上與冰下麵的人說話。令狐策弄不明白這個夢是吉是凶,便請占卜人為他圓夢。占卜人說,冰上為陽,冰下為陰,你做的夢是陰陽之事,即男女間的婚姻之事,因為你站在冰上對冰下人說話,實際上是“為陽語陰”,也就是代男人對女人說話,這說明你將要替人做媒。什麼時候冰破,什麼時候婚成。

從此,媒人便被稱為“冰人”了,冰人說媒也就被稱為“作冰”。《今古奇觀》第四十一卷即有:“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除非他女兒不要嫁人便罷休,不然,少不得男媒女妁。”

趣味鏈接:“媒人”的其他稱謂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媒人就是指為男女雙方牽線搭橋成全其婚姻的人,又叫“大媒”,現在又稱“介紹人”和“紅娘”,除了以上這些稱呼和“冰人”外,還有一些有趣的別稱。

媒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句子,這裏的“媒妁”就是泛指媒人。在春秋戰國時期,從事說媒的男子稱“媒”,從事說媒的女子稱“妁”。於是後人就以“媒妁”來泛指媒人。

伐柯人。這個詞出自《詩經》中“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說不得”的詩句。意思是說怎樣去砍那斧柄呢?沒有斧頭不可能;怎樣娶那妻子呢?沒有媒人可不行。因此,古人就將媒人稱為“伐柯人”。

紅葉。在封建社會,皇宮裏總是由民間選出良家女子來服侍帝王妃子及公主、皇子。這些宮女們如花歲月便在寂寞的宮中度過,得不到幸福。唐僖宗時,有個名叫韓翠蘋的宮女,身處深宮,卻渴望能得到正常的人間之愛。便冒著生命危險在紅葉上題詩,讓紅葉隨著禦河流傳到宮外。有一書生於偶然中拾得題詩紅葉,為其中之幽情所感動,也題詩於紅葉之上,借流水傳入宮中,韓翠蘋常偷空到禦河邊,因此也得到了題詩紅葉。兩人都心懷愛慕,卻無緣相識。後來,也是天作良緣,後宮放宮女3000人,兩個有情人終於在民間相見。後來他們即求宰相韓詠作他們的“冰人”,結為伉儷。韓翠蘋感慨萬端,又題詩一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