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30日下年下班前半小時,齊齊哈爾車輛廠製動機車間車工四班,一次班組經濟活動分析會正在召開。當班組經濟核算員把事先準備好的資料和核算結果身大家公布後,會場啞然無聲,一片沉寂。11月份,車間考核班組的9項經濟技術指標,除工具費一項外,其他8項均沒完成,這在車工四班的曆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員工們別說獎金,就連完整的基本工資也沒保住。雖然企業反複對大家進行過工資能升能降的教育,不能得到全額工資的事情一但真的落到自己頭上,大家仍然一時難以承受。
車工四班有員工7名,各類車床8台,擔負著產品種類多、工序比較複雜的小件加工任務。班組長崔勇為麵對沉默不語的班組員工們鼓勁道:“11月份我們是打了一個敗仗,一次失敗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從失敗中找出原因,采取措施,盡快扭轉被動的局麵。”接著,動員大家尋找原因。
首先,班組經濟核算員把沒能完成的8項經濟技術指標,一項一項地與車間下達的計劃進行了對照,試圖從中尋找班組的差距。
一接觸到工作實際,大家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在班組幹了近30年的張師傅說:“與以前的月份相比,11月給我們的工時計劃是4250小時,結果隻幹了4100小時,差150小時,平均每個人差20多個小時,可見我們的勞動效率在不斷下降。原因我看就一條,這麼多年,大家隻知道拚力氣,很少想到向機械設備要效率。”
張師傅關於改善設備利用率的頭一開,大家就圍繞設備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這個說這台床子得改,那個說那套刀具得換。歸納起來,就是開展群眾性的小改小革活動,以提高設備和工具的利用水平來提升班組的生產力水平。
關於設備的話題還沒結束,青工小趙開了腔:“車間給我們班的退銅計劃是924公斤,我們才退了890公斤,少退了34公斤。差在哪呢?我看是差在增收節支的意識上。我們班是車間的一個用銅大戶,長期以來大手大腳,總覺得浪費點沒啥。”小趙還沒說完,又是一片議論聲。這個說這有浪費,那個說那能節約,歸納起來還是一條,就是要行動起來,向增收節支要效益。
經濟活動分析會開得越來越熱烈,已變成了振奮精神、鼓舞士氣的動員會,班組打翻身仗的信心得到明顯增強。借著大家的熱乎勁,崔勇為當即做出兩項決定,一是由張師傅負責,組成一個3人技術革新攻關隊,帶領大家開展經常性的小改小革活動;二是由班組的材料工具員負責,組織大家開展經常性的增收節支活動。
經濟活動分析會後,張師傅首先對一台加工交叉杆端頭墊的床子開動了腦筋。直徑17毫米的一個墊,確實不大,但幹起活來卻很蹩手。以每天加工零件200個計算,需要來回拉推床子流板600多次,新來班組的年輕人一天下來,胳膊都抬不起來,體力消耗大不說,效率還很低。張師傅和他的攻關班組經過反複研究,在車間工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把床子的尾座精確定位後予以固定,小流板的角度調整了30度。這樣一來,來回拉推的次數可以減少一半,加工效率提高了30%。一年來,在張師傅的帶領下,班組圍繞設備、刀具和加工方法共實現小改小革12項,綜合起來提高效率35%。
材料工具員對班組所使用的全部原輔材料,從價格到使用量逐一算了一遍細賬。他發現班組對銅管的加工使用量最大,而銅管價格較高,這意味著對其值得大力進行節約挖潛。於是,他和大家商量,在班組開展節約銅管有獎競賽活動。賽和不賽大不一樣。以前加工銅管剩下的管頭料尾,大家都毫不經心地把它當廢料退銅了,現在大家都保留了下來,仔細堆放好,以備有合適需要時使用。小趙更是格外精心,把這些管頭料尾按照不同的尺寸分別做好記錄,然後在料箱裏依次存放。在加工小活時,他就按照尺寸的要求,先到他的小本子裏去查找,優先考慮選用這些節約下來的管頭料尾,而把新領的整尺料集中返庫。2006年3月份,他就節約銅管近10公斤,僅此一項就獲節的競賽獎70多元。一年來,車工四班共實施增收節支項目8個,實現增收節支金額32000多元。
崔勇為和員工們在班組管理的實踐中,都感受到了搞好班組經濟活動分析的好處。他們主動修改相關製度,把每月一次的分析活動改為每半月一次,班組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不好解決的問題,都采用這種方式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加以解決。一年來,車工四班的生產效率一直保持在135%以上,其他各項經濟技術指標的完成情況,也一直在車間保持著領先地位。
班組經濟活動分析一般包括:生產分析、指標分析、投入產出分析。
(1)生產分析。凡承擔生產任務的班組,都必須首先進行生產分析。分析的內容主要是:生產進度及其均衡性,按品種完成產量的情況,產品質量穩定與波動的情況,工時利用的效果,生產設備的利用效率,能源的利用情況,生產的組織狀況,技術組織措施的實施情況等。生產分析,重在分析生產成果的使用價值效果,特別要把對產品質量的分析擺在首位。
(2)指標分析。在進行生產分析的基礎上,要進一步通過指標的對比,分析生產成果的經濟效果。分析的內容主要是:指標的實際水平同計劃(定額)水平比,指標本期實際水平同上期實際水平比,指標本期實際水平同曆史同期實際水平比。在對比中發現問題,查找原因,明確要抓好的薄弱環節和必須提高的重點。
(3)投入產出分析。凡已開展了投入產出核算的班組,除搞好生產指標的分析外,還必須進行成本、利潤和資金等方麵的分析。成本分析,要進行總成本、單位產品成本和可比產品成本的分析。利潤分析,要進行創利額、盈虧額和增收節約額的分析。資金分析,要進行在製品和待用原材料資金占用的分析等。成本、利潤和資金分析,重在分析生產成果的價值效果,必須用貨幣形式來表現。在開展班組經濟活動分析的過程中,除需進行上述三個方麵的分析外,還應結合實際需要,有目的、有選擇地確定各個時期的重點分析內容。
班組開展經濟活動分析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一般有按日分析、定期分析(又稱為“短距離分析”)、專題分析(又稱為“典型分析”)和綜合分析(又稱為“全麵分析”)等。
5班組經濟核算的具體方法
班組經濟核算的意義和作用
班組經濟核算是實行以班組為核算單位,運用各種指標數值來反映班組經濟效益的群眾性核算製度。通過群眾性的預測、記錄、計算、比較、分析和控製,核算出班組的消耗與生產成果,並加以檢查,找出漏洞,挖掘潛力,從而使提高經濟效益有正確的方向。班組經濟核算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1)提高班組經濟動力的效果。
(2)促進班組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3)調動職工群眾的生產積極性。
(4)使經濟責任製有了堅實的基礎。
班組經濟核算是在班組長的領導下,以職工核算員為主體把其他工人管理員組織起來,形成人人參加,人人有責的群眾性核算網,對車間分解下達班組的各項經濟指標進行核算和分析。因此,班組經濟核算要根據車間、班組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來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