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項修煉是團隊學習
這是學習型組織的重要基礎,學習型組織之所以要強調團隊學習,是因為人類所處的時代不同了。著名物理學家海森堡認為:集體可以做到比個人更有洞察力、更為聰明,團隊的智商可以遠大於個人的智商。學習型組織就是以團隊學習做為學習的基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但在實際中,發現很多團隊,個人智商都很高,但團隊智商卻很低。如何提高“團隊智商”?這是企業成功的關鍵,組織成功的關鍵,也是現代管理中提出的新課題。學習型組織管理理論認為關鍵是加強團隊學習,修煉團隊學習,必須掃除團隊學習的障礙,即自我防衛。有些人在團隊學習時不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由於這種防衛心理從小就開始形成,有很強的習慣勢力,形成習慣性防衛。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就是在團隊學習中必須實施“深度彙談”。深度彙談源自希臘語,它與我們通常說的討論有些不同,它的原意是思想“在人們之間流動,就像流蕩在兩岸之間的水流那般。”深度彙談是在無拘無束的探索中自由交流自己心中的想法,交流經驗教訓、反思、探詢、相互支持與啟發,從而得到超過各自個人的認識,達到向上發展、更高層次的共識。
第五項修煉是係統思考
這是學習型組織的核心,好比是火箭的發動機。學習型企業把自己看做是一個生態型的係統,係統的每一個部分都和其他部分相互聯係。這就意味著在策劃企業行動的時候,應該采取一種全局式的、宏觀的方法,否則所作的努力會適得其反。每一個基層企業,都有其局部的和眼前的利益。係統思考的修煉就是幫助他們看清整個企業內,甚至包括企業之外的世界相互依存關係。要排除那種隻對局部有利、對整體不利,隻對短期有利、對長遠不利的短期行為發生。同樣,我們工會也是這樣,正如我們一直強調的:工會要服從、服務於全黨全國的工作大局、全局。如何係統思考?一要防止分割思考,注意整體思考;二要防止靜止思考,注意動態思考;三要防止表麵思考,注意本質思考。學習型組織理論認為,人們對問題常作表麵的思考而忽視了本質的思考。下麵講兩個理念:
(1)“蝴蝶效應”。它是學習型組織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也成為現代管理中的重要理念。“蝴蝶效應”是1979年洛倫斯教授在華盛頓所作報告中提出來的。他經過多次數學運算,發現巴西的一隻蝴蝶,把翅膀扇一下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形成颶風,這一現象後來被稱作“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是說,有些小事可以糊塗,但有些小事對一個企業、一個國家很重要,就不能糊塗。如山西的假酒事件,製假酒的隻是幾個個體戶,可造成的影響卻是全省的,整個山西的酒業受到打擊。這就是蝴蝶效應帶給我們的思考。每個企業、每個集團在“蝴蝶翅膀”扇一扇之前,就應想清楚將會出現什麼問題。
(2)“青蛙現象”。它是“五項修煉”中一個重要理念。“五項修煉”是19世紀來,康奈爾大學的教授們做的一個實驗。先把一隻青蛙扔進沸騰的油鍋中,青蛙非常敏捷地跳了出來。後來把它放進一鍋溫水裏,慢慢加熱,等它感到燙,意識到危險時已經跳不出來了。我們的企業現在也存在著“青蛙現象”。當企業出現突變大事故時,領導會馬上發現並作出反應。如果危機一點點出現,領導往往不在意,等到危機已經威脅到企業生存時才警覺,要補救往往已經來不及了。“微軟”公司現在是世界最成功的計算機軟件公司,比爾·蓋茨本人擁有巨大財富,但他仍然時時提防“青蛙現象”。
4.學習型工會小組的創建要求
必須認真學習和堅持貫徹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文明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國工商聯九部委聯合製定的《關於開展全國“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的實施意見》,充分認識開展“創爭”活動的重大意義,明確“創爭”活動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工作原則、方法途徑,堅持“學習型組織”和“知識型職工”的基本條件和基本標準,製訂“創爭”活動規劃,建立健全“創爭”活動的運行機製。充分發揮各方優勢推進“創爭”活動。特別是要貫徹這條重要“創爭”活動的精神:充分發揮各級工會組織在“創爭”活動中心組織協調作用。
各級工會要把“創爭”活動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承擔起日常組織實施工作,協調有關部門,長期不懈地抓好。首先要把各級工會建設成為學習型工會,工會幹部要成為學習的模範。要緊緊圍繞工會十五大提出的各項任務和要求,聯係本地區、本單位實際、結合群眾性技術創新、建設職工之家、職工讀書自學成才等活動,選準工作角度,找準切入點,提出切實可行的“創爭”活動內容、目標、規劃、要求和步驟,形成特色,推動“創爭”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傳媒手段,大力作好輿論宣傳,動員全社會都來關注、支持“創爭”活動,為“創爭”活動的開展營造更加有利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