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五經:《尚書》(4)(2 / 3)

殷紂王說道:“啊?難道我天子的命運不早就由上天決定好了嗎?”

祖伊反問道:“您犯下那麼多的過錯,上天都已經知道了,難道您還祈求上天能再保佑您馬?殷商馬上就要滅亡了,這點從您的所作所為上都能看出來,您的國家難道還不會被周國消滅嗎?”

微子

微子是殷紂王的哥哥,封地在微,爵位為“子”,因此名為微子。他曾多次勸諫殷紂王,但紂王充耳不聞。西周興起周,微子預感殷商會亡國,於是跟父師有下麵一段對話。

微子說:“父師、少師,我們殷商難以管理天下了,高祖成湯製定了法度,但紂王卻終日沉迷酒色,敗壞朝綱,使高祖的美德受到影響。現在,殷商的臣民,無論大小,無不搶劫、偷盜,做出違法亂紀的事。官員們也不再遵循法度,有罪的人不也不逮捕,也不懲罰。地位低下的百姓團結起來,與殷商結成仇敵。現在殷商就要亡了,就像想要渡河卻找不到渡口與河岸一樣。現在局勢已經壞到這種地步,恐怕很快就要亡了。”

微子又說:“父師、少師,現在我是逃走呢,還是待在家中老死呢,還是隱蔽在荒郊野外呢?你們不為我指點迷津,恐怕就是在做不義的事,現在究竟我該怎麼辦啊?”

父師對他說:“上天為我們殷商降下災難,要讓殷商滅亡,而我們的國君卻終日沉迷酒色,毫不在乎上天的威嚴,也不聽從有德行大臣的勸告。現在殷商的臣民,都在偷盜祭祀神靈所用的貢品,這種行為都能被寬恕,哪怕他們吃掉了貢品,殷商也沒有降下災禍給他們。這一切都被上天看在眼裏,加上國君的殺戮、刑罰、橫征暴斂,已經致使民怨沸騰。這些全部都是國君一個人的過錯,臣民們如此痛苦,卻找不到一個人為他們主持公道。

“現在既然殷商都要亡了,我們都要承受亡國的災難。如果真的已經滅亡了,我們不能去做別人的奴隸。因此,我奉勸您逃走吧。每個人都要對先王的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我沒法逃走。”

微子聽從他的話逃走了,後來贏得周武王的賞識,被封於宋,微子就是宋國的國君,宋國的始祖。

泰誓

周武王(姬發)在位的第十三年春天,武王在孟津召開諸侯大會。

武王說:“各位友邦國君、各位官員、各位將士:請大家聽我宣誓:天地是萬物之父母,人類是萬物之靈長,聖明君主是萬民之天子,天子庇佑天下臣民的父母。

“如今殷紂王違反天意,人民因此遭受災禍。他貪杯好色,對人民施以暴政,用酷刑懲罰人民,用滅族的方法殘害生靈,用世襲的方法任用人才,大興土木,修建宮殿房屋,修建樓榭亭台,修建池塘水澤,穿著奢侈華麗的衣服,卻用凶殘的方法殘害黎民百姓。如他用炮烙之刑燒害百姓,他解剖孕婦,剔除她們的骨頭。這是多麼殘忍的事啊!上天都看不過去了,於是命令我的父親周文王順從他的意思,滅掉商王朝,可惜文王大功未成就去世了。

“曾經,我跟各位友邦國君到商朝考察情況,借此向商朝傳遞上天的警告。可殷紂王絲毫不以為意,依然故我,不祭祀神靈,也不祭祀祖先,更不管祭祀大小事宜,連祭祀用的牲畜被偷光了也沒人管。即使這樣,殷紂王還大言不慚地說:‘黎民百姓會支持我,神明會保佑我。’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完全沒有悔改之意。

“上天有好生之德,它為百姓設置了君王,為百姓提供了軍隊,君王和軍隊上承天意,下安邦定國,擔負著上天和百姓的雙重希望。有罪之人,應當受到懲罰,無罪之人,當受到赦免,我怎敢違背上天的意思呢?

“力量相當時,就以德行為衡量標準;德行相當時,就以道義為衡量標準。殷紂王有億萬臣民,有億萬條心,我有三千臣民,但卻共有一條心。殷紂王已經惡貫滿盈,上天讓我派兵討伐他,如果我不順從上天的旨意,恐怕我的罪過就與殷紂王的罪過相同了。因此小子我日夜擔憂,從文王那裏接過上天的旨意,祭祀上天,祭祀灶神,現在再率領大家完成上天賦予我們的使命。上天愛戴百姓,百姓想要做的事,上天一定會答應。希望大家從今以後協助我,讓天下重新恢複安定。現在是時候了,我們不要失去這個機會。”

眾人聽從武王的號令,武王開始討伐殷紂王。一月二十八日戊午,周武王的大軍來到黃河北岸,與其他諸侯軍隊順利會師。武王環繞著軍隊,宣誓道:

“西方的各位諸侯,現在都聽從我的號令。我聽說,好人做好事,時間永遠不夠用,壞人做壞事,時間也永遠不夠用。如今殷紂王惡貫滿盈,整天做不符合法度的事,拋棄年老的大臣,重新啟用邪惡有罪的人,嗜酒好色,暴虐殘忍。他的臣子受到他的影響,也紛紛做壞事,結黨營私,同室操戈,互相誅殺,使無罪的百姓向上天哭訴自己的冤屈,殷紂王的這些罪行,上天已經知道了。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