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是希望下屬簡明扼要地彙報,還是事無巨細都要了解?彙報工作時,他是希望下屬提交一份詳盡的書麵報告,還是做口頭陳述?甚至有時還應考慮,在什麼時間向上司彙報更合適。
美國總統布什比較中意賴斯,因為賴斯知道布什不喜歡長篇大論,所有的報告隻要一頁內容,賴斯隻要把資源整合一下,就可以向布什敘述。
如果你是一位善於觀察的高情商下屬,你還得花時間去了解上司的目標、壓力和優缺點。比如,上司的個人目標是什麼?工作目標是什麼?他麵臨著哪些壓力,尤其是來自他的上司和同級經理的壓力?他的工作方式又是什麼?他希望別人的工作方式是什麼?
上司也有他的優點和弱點。哪些事情他處理起來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哪些方麵他希望得到下屬的支持和協助?了解了這些,清楚了這些,你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讓上司揚其所長、抑其所短。
如果你的上司精通市場業務,而對財會工作卻有些不甚了解,那麼你可以為上司事先做好細致的財會分析,以幫助他作出正確的決策。
在“管理”上司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一些方法。
說話做事要注意分寸,既要幫助上司解決困擾,也要注意不要使上司對你產生信任危機,不要隨便揭露上司的秘密,也不要混淆上下級之間的界限。上司始終是你的上級,即使他表現得是你的朋友,也要在不同的場合遵守適當的規則。
適當的時候要適當的糊塗,隱藏自己的才能,不要過於鋒芒畢露,不能讓上司感到被威脅。如果讓上司覺得,什麼事都是你說得對,他在工作上離不開你了,那麼你和上司的關係是不可能融洽的。因為這樣上司就會覺得沒有了尊嚴,沒有了安全感,長此以往,你必遭“殺身之禍”。
此時,唯有高情商者才能改變這種局麵,他們能有控製地犯一些小錯誤,同時讓上司感覺到,你之所以優秀是因為他的存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大林在軍事上最倚重兩個人,一個是軍事天才朱可夫,一個則是蘇軍大本營的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
斯大林在晚年逐漸變得獨裁,“唯我獨尊”的個性使他不允許有人比他高明,更難以接受下屬的不同意見。
在二戰期間,斯大林的這種過分的自尊曾使紅軍大吃苦頭,遭到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和重創。一度提出正確建議的朱可夫,曾被斯大林一怒之下趕出了大本營。
但有一人例外,他就是華西列夫斯基,他往往能使斯大林在不知不覺中采納他正確的作戰計劃,從而發揮巨大的作用。
華西列夫斯基的進言妙招之一,便是潛移默化地在休息中施加影響。
在斯大林的辦公室裏,華西列夫斯基喜歡同斯大林一起談天說地,並且往往還會“不經意”地“隨便”說說軍事問題,既非鄭重其事地大談特談,也不是講得頭頭是道。
由於受了啟發,等華西列夫斯基走後,斯大林往往會想到一個好計劃。過不了多久,斯大林就會在軍事會議上宣布這一計劃。
華西列夫斯基在和斯大林交談時,有時會有意識地犯一些錯誤,給斯大林充分的機會去糾正錯誤,表現其英明,然後把自己最有價值的想法含混地講給斯大林聽,由斯大林形成完整的戰略計劃公開“發表”。當時斯大林的許多重要決策就是這樣產生的。
華西列夫斯基就是靠與領導之間的隨意交流,逐步啟發、誘導著斯大林,使自己的種種想法得以實現,以至於連斯大林本人也認為這些好主意是他自己想出來的。
就這樣,華西列夫斯基使自己成為斯大林不可或缺的助手,發揮著巨大的甚至是無可替代的影響力,其手段可謂高明。
實質上,是華西列夫斯基成功地管理好了他的上級斯大林。因為他想的事情,通過斯大林實現了,同時又保全了自己,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
成功管理好自己上司的標準,就是看你是否和上司形成了“魚水”情。魚因水而存活,水因魚而顯得有靈氣。當自己是“水”時,不要認為“魚”離不開你,由此而居功自傲;當你是“魚”時,不要覺得“水”需要自己才能顯出靈氣。
達到這個境界,就可以指引上司有效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了。
最後,影響自己的上司,還要讓上司真正地了解你。隻有這樣,他才能掌握哪些目標和任務是你力所能及的,哪些是你的強項,哪些是你所不擅長的。畢竟你的上司也要對自己下屬的工作負責。隻有充分地了解你,他才能放心地把任務交給你。在某些關鍵的時候,他才能有把握地說:“我知道他能做好這項工作。”
所以,請一定要相信,作為一個高情商的下屬,同樣能影響上司的領導,提高團隊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