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呈急性病容,體溫高,心率快,腹脹,下腹部肌緊張,有壓痛及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婦科檢查,陰道可能充血,有大量的膿性分泌物,穹窿明顯觸痛,宮頸紅腫觸痛,子宮體稍大,觸痛,活動受限。子宮的兩側壓痛明顯,有時可捫及腫塊,子宮旁結締組織炎時,捫到下腹一側或兩側有片狀增厚。有膿腫形成且位置較低時,在後穹窿或側穹窿觸及腫塊且有波動感。
實驗室檢查可見血象中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數明顯增高。
根據病史、症狀和體征結合必要的輔助檢查,如血常規、宮腔分泌物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即可對本病作出明確的診斷。在診斷時應與急性闌尾炎、卵巢囊腫蒂扭轉、異位妊娠、卵巢黃體破裂等症區別開。
急性盆腔炎的治療
一般支持療法:半臥位臥床休息,有利於使膿液積聚於子宮直腸陷凹而使炎症局限;飲食為高熱量而易消化的半流食,高燒者應予物理降溫,同時應防止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盡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婦科檢查。
抗生素治療:應根據細菌培養與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選用抗生素。一般用青黴素、慶大黴素等,病情嚴重者,需選用廣譜抗生素,待細菌培養結果出來後,再予更替。應用抗生素應注意聯合用藥,給藥途徑以靜脈滴注收效快,劑量要足,同時要注意毒性反應,症狀消失後要繼續給藥2周以鞏固療效,力求徹底治愈。
中醫治療:宜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可用銀翹解毒湯加減;若高燒寒戰,汗多煩躁,皮下出血,舌紅絳,苔黃燥,脈細數者宜用清營湯;若熱入心包症見高熱不退,身昏譫語,四肢厥冷,脈微而數者,宜用清營湯送服安宮牛黃丸。
手術治療:對藥物治療不敏感、高燒不退、疑有膿腫形成時,應在大量應用抗生素48~72小時後行手術治療。
輸卵管積膿或輸卵管卵巢膿腫,應行輸卵管(卵巢)膿腫切除術。
如膿腫位置低,後穹窿飽滿有波動感,後穹窿穿刺證實為膿腫後,可由後穹窿切開排膿,膿汁排盡後,注入抗生素溶液,並置橡皮引流條於切口,以利引流。
如膿腫穿孔破入腹腔或輸卵管卵巢膿腫破裂,出現寒戰、高熱及全腹腹膜炎時,應在輸血、補液、糾正休克及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下,立即剖腹探查。
急性盆腔炎要力求徹底治愈,在症狀消失後繼續給藥2周以鞏固療效,防止轉為慢性。
19.慢性盆腔炎怎樣防治
慢性盆腔炎為婦科常見病、多發病,不易根治,纏綿日久,給女職工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損害。
慢性盆腔炎產生的機理
慢性盆腔炎多為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徹底或延誤治療,遷延日久而成。也有時是因病原菌毒力較弱或機體抵抗力強,無急性症狀,未予治療發展而成。
慢性盆腔炎病情較頑固,當機體抵抗力較差時,會有急性發作。病人全身症狀多不明顯,有時可有低熱、易疲乏或精神不振、失眠等神經衰弱症狀,下腹及腰痛、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性交後及月經前後加劇。可能有痛經、經期延長、月經過多等變化。白帶增多,多為黃色黏液狀,有時為膿性。由於輸卵管粘連阻塞,可致不孕。
婦科檢查,子宮常呈後位,活動受限或粘連固定。如為輸卵管炎,則在子宮一側或兩側可觸及到增粗的輸卵管,呈索條狀,並有輕度壓痛。如有輸卵管積水或輸卵管卵巢囊腫,則可在盆腔的一側或兩側摸到囊性腫物,活動欠佳。如盆腔有結締組織炎時,子宮一側或兩側有片狀增厚、壓痛,子宮骶韌帶增粗、變硬,有壓痛。
根據病史、症狀及體征,即可診斷此症。但若僅有症狀,而無明顯的陽性體征時,診斷慢性盆腔炎宜慎重,以免增加病人的思想負擔。同時應與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囊腫、卵巢癌相鑒別。
慢性盆腔炎的治療
一般治療:加強營養,提高機體的抵抗力,適當休息,避免劇烈活動。
中藥治療:慢性盆腔炎以濕熱為多見,治宜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為主。
物理療法: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以利炎症吸收。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頻譜、石蠟療法、紅外線照射等。如體溫超過375℃時,不宜理療。
症狀及體征明顯者,可先用抗生素治療,同時也可適當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利粘連和炎症的吸收。
手術治療:對已形成較大的輸卵管卵巢囊腫,或輸卵管積水長期不消退,而不能排除腫瘤者,可行手術治療。對反複發作,經長時間的保守治療效果仍不佳者,也可考慮手術。對雙側輸卵管均已阻塞,婚後多年不孕,切盼生育的年輕女職工,應考慮行輸卵管複通手術。
20.結核性盆腔炎是怎樣引起的
結核性盆腔炎是指由結核杆菌引起的內生殖器官的慢性炎症,大多由其他髒器和結核病灶繼發而來,原發者極少。發病緩慢且多無自覺症狀,故早期不易被發現。
結核性盆腔炎的臨床表現為初期常有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出血,到晚期月經可由稀少進而閉止,下腹隱痛、墜痛,甚至全腹脹痛,經期更甚,體質虛弱,食欲不振,低熱,盜汗,白帶增多等。
故有如上症狀的女職工應積極主動去醫院檢查治療。
21.預防泌尿係統感染的方法是什麼
泌尿係統包括腎髒、輸尿管、膀胱、尿道。其中兩側腎髒與輸尿管屬於上泌尿係統,膀胱與尿道屬於下泌尿尿係統。
泌尿係統感染包括: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腎旁炎等,感染的途徑幾乎都是由上往下,其嚴重性亦由下往上而漸次增高。
當婦女有排尿疼痛、頻尿、尿急、恥骨上方之下腹疼痛、腰痛、發燒、惡心、嘔吐等症狀或部分症狀出現時,應懷疑有泌尿係統感染的可能。然而,有些女職工在泌尿係統受感染時,症狀並不明顯,甚或無症狀,而有了症狀的女職工也不一定受感染,因此,要確定是否受感染,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
膀胱炎及並發尿道炎,其症狀可輕可重。一般症狀是排尿時有疼痛感(膀胱炎是排尿結束後疼痛,尿道炎是排尿開始不久時疼痛)、尿頻且尿量少,有時則會有輕微的滲尿、夜尿、恥骨上方疼痛或背痛的現象發生。
感染侵犯到腎盂、腎髒及輸尿管時,會引起顫抖、發高燒、全身倦怠、食欲不佳、惡心、嘔吐等現象,且腰背部用拳頭輕捶有明顯的疼痛感。
造成本病的原因
尿液積留:例如,因膀胱脫垂或膀胱神經性疾病,無法將尿液有效地排空,或懷孕時輸尿管鬆弛,導致尿液積留,使尿液易生細菌。
尿路阻塞:結石塞住輸尿管,或懷孕時子宮壓迫骨盆邊緣的輸尿管,而致尿路阻塞。
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痛風、鐮形紅血球症、慢性鉀缺乏症等,都容易引發腎盂腎炎。
治療本病的目的
治療本病的目的在於,除卻細菌在尿路的存留,避免症狀再發。
在治療的過程中,必須多加休息,並要給予充分的水分。充分的水分可幫助膀胱迫空及稀釋細菌的濃度,降低腎髓質的滲透壓,使白血球容易進入腎髒組織消滅細菌。
化學藥物的治療有很多種類:大部分藥物屬於抗生素,但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選擇不同的藥物,細菌培養結果及藥物的特性也決定患者的用藥。藥物給予必須在尿液已收集細菌培養之後。
下泌尿係統感染或無症狀的菌尿症,可以在門診治療,服用10~14天藥物。上泌尿係統感染時,則必須住院,治療2個星期以上。至於重複感染的病人,需要6~8周或更長時間的住院治療,以求痊愈。
怎樣預防泌尿係統感染
保持個人會陰部的衛生及維持其清潔,擦拭肛門口應由前往後。
性交前,兩人將私處洗淨,男性的龜頭不可在女性肛門口與尿道口處來回接觸。
不可禁尿太久,有尿意時,應及時排尿。
膀胱炎應急早就醫,避免引發腎盂腎炎。
尿中有細菌但沒有症狀,也需要治療。
22.如何防治尿路感染
女職工尿路感染的發病率為23%,是男職工的10倍,其中又以青年女職工居多。
對已婚者來說,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性生活頻度過高、避孕工具使用不當和性生活前後排尿習慣不當所致。性交時有三種情況易使細菌侵入:一是性交中的擠壓動作使女性尿道口內陷或受傷,致使尿道周圍和尿道外1/3處的細菌進入膀胱;二是陰道內的細菌因性交被帶到尿道外口;三是性生活引起的性激素變化使膀胱對下行細菌的易感性增加。可見,性生活次數愈多,尿路感染發病機會也就愈多,二者基本上成正比。為避免發病,應控製男女雙方性欲,適當減少性生活次數。
陰道隔膜與陰莖套這兩種避孕工具是誘發尿路感染的又一重要原因。據統計,用陰莖套比口服避孕藥發病危險大24倍,而用陰道隔膜則比口服避孕藥發病危險大35倍。陰莖套的使用會將細菌從陰道帶到尿道口;陰道隔膜的使用除因放置和取出會將細菌從陰道帶到尿道口外,又會因型號大而壓迫膀胱,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致使細菌突破膀胱黏膜屏障。較好辦法應是降低陰道隔膜及陰莖套的使用或以它們與口服避孕藥交替使用。研究者發現,性交前排尿與女性尿路感染也有密切關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性交前女方不將尿排淨,待性交後15分鍾左右再解小便,這樣可起到衝洗尿路的作用,降低尿路感染的發病率。
23.防治尿道炎的方法是什麼
尿道炎是由於細菌感染而引發的。
由藥物、食物過敏或是病毒所引起的尿道炎,這種尿道炎稱為單純性尿道炎。此種尿道炎會自然痊愈。
由淋菌以外的化膿菌(化膿性微生物)或大腸菌感染所引發的尿道炎稱為非淋菌性尿道炎。這種尿道炎的症狀表現為排尿時會感到疼痛,以及尿道口會流出像膿般的黏液。在尿道感染的細菌,很容易進入膀胱內,所以有時則會同時造成膀胱炎,而出現膀胱炎的症狀。
在治療方麵,先檢查到底是受哪種細菌感染所引發的,然後再使用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經由性交造成淋菌感染而引起的,這種尿道炎稱之為淋菌性尿道炎。這種尿道炎的症狀非常明顯,在排尿的時候,會感覺到如燒灼般的疼痛。
女子感染了淋菌性尿道炎,性生殖器會因此受淋菌感染,而並發陰道炎及子宮炎,嚴重者甚至會引起子宮內膜炎、附屬器官炎以及膀胱炎,同時,還會出現下腹疼痛及發燒等症狀。
在治療方麵,可以注射或者口服盤尼西林之類的抗生素。最重要的是必須持續地治療,直到淋菌完全消失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