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怎樣減輕壓力以快樂工作(2 / 3)

另外,工作時間過長也會造成壓力。一般人正常工作時間為8~10小時,如果長期工作12小時以上,就會對人體產生壓力。

4.不要成為心理上的奴隸

許多人認為自己在企業單位裏受到領導和上司的壓榨和奴役,事實上並非如此,真正壓榨和奴役他的不是領導和上司,而是他自己。這些人整天抱怨,說自己像一個奴隸一樣被人役使,內心就漸漸產生了這種低人一等的心態,真正變成了一個奴隸。

改正這些缺點,不要再做自己的奴隸,這樣就沒有人能奴役你了。一旦戰勝自我,你便能克服所有的逆境,困難也就迎刃而解了。以下是一些具體方法:

應該培養高貴的人品,這樣就能使自己超越奴隸的層次。在抱怨自己是他人的奴隸之前,先看看你是否是自己的奴隸。

反省自我,敢於正視自己的心靈,不要對自己放寬要求。你一定會發現,你的心裏隱藏著很多萎瑣的思想和欲望,和不加思考就順從的習慣或者行為,這些東西在你平時的行為中比比皆是。

努力擺脫自私與狹隘的思想,去追求無私和永恒的境界。擺脫自己是受害者的錯覺,試著去深入了解自己的內心,你就會進一步認識到,傷害自己的其實就是你自己。

5.如何不讓壓力壓跨自己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緊張的世界,不安因素環繞在我們身邊,城市中各種機器音響造成一片緊張,這是一個事實。我們的臉上或言談中隨處都顯現出一種緊張。緊張已經完全深入我們的生活中和工作中。

有些人能把握自己,可以完全不讓壓力上身,也不讓壓力擊倒。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

人多少都要有一些壓力和緊張,某種程度的壓力和緊張是必要的。正常的緊張可以讓你保持奮發,不斷刺激你,讓你在高效率之下創造性地工作。但如果我們能學會控製緊張,那未嚐也不是一件好事,這樣可以運用緊張來為我們的目標服務。當緊張給我們形成高度的壓力時,如果能從緊張之中釋放出來,就可以將所有壓力排除。

其實,人在身體方麵的壓力,實際多由心理緊張而引起。我們內心被一個問題所困,身體也會被其所困,肌肉會緊張起來,不知不覺會使我們感到壓力。所以我們必須控製壓力,保持冷靜沉著。

首先,人在緊張、繁忙的工作生活環境之外,應該有一個私人的休息場所,可以用來調整精神。因為“能力來源於沉默和信心”。要領悟生命的深層意義,一定不要受時間的束縛,而要保持身體和精神的安靜。

成功的積極思考者放鬆及保持心境穩定都遵循一套固定模式。一般而言,他們研究過去是如何成功的,然後再看是否可以把成功的技巧運用到一個工作上去。這樣,你就知道你是可以做到的,再憑著自己的冷靜及沉著,便可以成功。

成功人士還應該學習如何組織,從而消除各種給自己帶來緊張的因素。大多數成功的積極思考者都是明智之士。他們知道無法同時處理許多事,明白自己隻是“團隊”的一部分,團隊之中仍有許多人,必須學著訓練和鼓勵別人,並且相信他們可以處理好所負責的那部分工作。

這樣的人知道勇氣和安寧的真正源頭。他們有足夠的心智可以理解精神的重要。知道精神越重要,自己就越渺小。如果你學會了如何保持平靜,那麼不論情況如何緊急,你都能泰然處之。

其次,還有一種消除緊張的方法,是自己說話的方式。當你一直說著緊張的事時,便會開始變得容易緊張。嘴巴說的話正好可以反映出你的思想,這是互相影響的。當你心情緊張時,說話就會不由得嗓門變大。如果你不再說話緊張,慢慢地這種講話習慣也會影響你的思想。所以你該試著讓自己降低說話的音調及速度,盡量使用平靜的語調及字眼,這可以緩解你的緊張心理。

說話時要輕鬆自在,注意聲音的高度,隨時要有所節製。如果在未說完之前被人打斷,你要心裏知道,可能那個人是因為內心緊張,就讓他先說,等他說完,你再接下去說,或許你就不想再說了。這是現代人因為緊張而形成的惡習。

放輕鬆說話,如同你在做其他事的時候一樣,可以讓你產生寧靜祥和的感覺。

當你感到緊張時,應避免匆忙地完成目標,學會後退計劃,安排足夠的時間再來完成目標。

6.消除壓力的方法有哪些

職工在麵對各種壓力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來消除壓力:

當機立斷。懸而未決的事情絕不會自行解決,相反隻能讓人更多地處於不安狀態。

尋找港灣。你需要一間自己的房間以補充新的活動。房間不要堆得太滿,四周放些自己喜愛的東西:如一張對你很重要的畫,一束香氣四溢的花,每天到這裏一次。

積極思維。你是自己命運的創造者,推卸責任不僅毫無用處,而且還會削弱自信,必須停止自己是犧牲品的想法。

減少刺激。不需要知道一切,相信已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不必參加膚淺的談話,隻需對與自己有關和感興趣的問題發表看法。

每天沉思。沉思能帶來力量和心靈的平靜,每天至少有十分鍾不被打擾,最好是沒有任何依靠,背挺直坐著,閉眼,深呼吸。

尋找自信。你是有才能的,隻是很少得到欣賞,也可能連自己也低估了你的長處和才能,但你必須將至少一種能力變為業餘愛好,如書法,繪畫等。

自我發泄。你有權發火,被壓下的怒氣往往使人變的抑鬱、消沉和聽天由命。

享受生活。每天享受一些好的東西,在別人欣賞你的同時,你也會越來越自我欣賞。

回歸自然。自然能使人獲得安慰和解脫。

獻出愛心。在對他人做了友愛的舉動時,也就是為自己內心的心理平衡做事情。

7.以憂患意識防範壓力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提示我們要有憂患意識,運用到現代職場,即要有“危機意識”。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這個國家遲早會出問題;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遲早會垮掉;一個人如果沒有危機意識,必會遭到不可測的橫逆。

未來是不可預測的,而人也不會天天走好運,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要有危機意識,在心理上及實際作為上有所準備,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如果沒有準備,不要談應變,光是心理受到的衝擊就會讓你手足無措。有危機意識,或許不能把問題消滅,但卻可把損害降低,為自己打造生路!

那麼,個人應如何把危機意識落實在日常工作中呢?

首先,應落實在心理上,也就是心理要隨時有接受、應付突發狀況的準備。有了心理準備,麵對突發情況便不會慌了手腳。

其次是生活中、工作上和人際關係方麵要有以下的認識和準備:

人有旦夕禍福,如果有意外的變化,我的日子將怎麼過?要如何解決困難?

世上沒有“永久”的事,萬一失業了,怎麼辦?

人心會變,萬一最信賴的人,包括朋友、夥伴變心了,怎麼辦?

萬一健康有了問題,怎麼辦?

所以,凡事都應未雨綢繆,預先作準備,隨時把危機意識放在第一位。

8.以自嘲態度化解壓力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身體狀態是受其心理和精神狀態所影響的,大約有一半以上的疾病是由心理和精神方麵引起的,因此,掌握心理平衡對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讓人難堪的局麵,遇到窘境,如何冷靜應對,調整心情呢?“自嘲”是一劑平衡自我心理的良藥。

其實,用自嘲來穩定情緒的方法很多。比如:當你在經濟上受到不合理的待遇時,你的生理缺陷遭到別人的嘲笑時,無端受到別人攻擊時,你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比如“吃虧是福”,“破財免災”等等調節一下你失衡的心理;在一些非原則問題上,可以裝裝糊塗,為心靈增加一層保護膜;在時機適當時還可如前所述,幽他一默。

自嘲,是宣泄積鬱、製造心理快樂的良方,當然也是反嘲別人的武器。學會自嘲,你就會擁有一個平穩和健康的心理,一個健康的體魄。

9.以冷靜的反思減輕壓力

現在研究人員知道,應激反應是在頭腦中產生的。在即使是非常輕微的惱怒情緒中,大腦也會命令分泌出更多的應激激素。這時呼吸道擴張,使大腦、心髒和肌肉係統吸入更多的氧氣,血管擴大,心髒加快跳動,血糖水平升高。

埃森醫學心理學研究所所長曼弗雷德·舍德洛夫斯基說:“短時間的應激反應是無害的。”他說:“使人受到壓力是長時間的應激反應。”他的研究所的調查結果表明:61%的人感到在工作中不能勝任;有30%的人因為覺得不能處理好工作和家庭的關係而有壓力;20%的人抱怨同上級關係緊張;16%的人說在路途中精神緊張。

理查德·卡爾森的一條黃金規則是:“不要讓小事情牽著鼻子走。”他說:“要冷靜,要理解別人。”他的建議是:表現出感激之情,別人會感覺到高興,您的自我感覺會更好。

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這樣不僅會使您的生活更加有意思,而且別人也會更喜歡您;每天至少對一個人說,您為什麼賞識他;不要試圖把一切都弄得滴水不漏。隻要找,總是能找到缺點的。這樣找缺點,不僅會使您,也會使別人生氣;不要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權利,這會沒有必要地花費許多精力。不要老是糾正別人,常給陌生人一個微笑,不要打斷別人的講話,不要讓別人為您的不順利負責。要接受事情不成功的事實,天不會因此而塌下來;請忘記事事都必須完美的想法,您自己也不是完美的。這樣生活會突然變得輕鬆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