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怎樣勤奮敬業以快樂工作
1.勤奮是檢驗工作的試金石
一個人即使沒有一流的能力,但是一定要有勤奮踏實的工作精神,反之既然能力無人能比,又沒有基本的職業道德,就一定會被社會拋棄。
世界上絕頂聰明的人很少,絕對愚笨的人也不多,一般都具有正常的能力與智慧。但是,為什麼許多人都與成功絕緣呢?
世界上到處都是一些看來很有希望成功的人——在很多人的眼裏,他們能夠成為而且應該成為各種非凡人物,但是,他們最終並沒有成功,原因何在?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不願意付出與成功相應的努力而習慣於投機取巧。他們希望到達輝煌的巔峰,卻不願意經過艱難的道路;他們渴望取得勝利,卻不願意作出犧牲。投機取巧是很多人的普遍的心態,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秘訣就在於他們能夠超越這種心態。
在工作中投機取巧也許能讓你獲得一時的便利,但卻可能埋下隱患,從你工作的長遠發展來看,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投機取巧隻能令你日益墮落,隻有勤奮踏實、盡心盡力地工作才能給你帶來真正的幸福和快樂,才能助你成功。無論事情大小,如果總是試圖投機取巧,可能表麵上看來會節約一些時間和精力,但事實往往是浪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財富。
一旦養成投機取巧的習慣,一個人的品格就會大打折扣。做事不能善始善終、盡心盡力的人,其心靈亦缺乏相同的特質。他因為不會培養自己的個性,意誌無法堅定,因此無法實現自己的任何追求。一麵貪圖享樂,一麵又想修道,自以為可以左右逢源的人,不但享樂與修道兩頭落空,還會後悔不已。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一個方向上一絲不苟,比草率分心、在多個方向發展可取。因為做事一絲不苟能夠迅速培養品格、獲得智慧,加速進步與成長;尤其是它能帶領人往好的方向前進,鼓舞人不斷追求進步。
在工作中,許多人都會有很好的想法,但隻有那些在艱苦探索的過程中付出辛勤勞動的人,才有可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同樣,企業的正常運轉需要每一位員工付出努力,勤奮刻苦在這個時候顯得尤其重要,而你的勤奮的態度會為你的前程發展鋪平道路。
命運掌握在勤勤懇懇工作的人手上,所謂的成功正是這些人的智慧和勤勞的結果。即使你的智力比別人稍微差一些,你的實幹也會在日積月累中彌補這個劣勢。
勤奮敬業的精神是你走向成功的最基本的基礎,它更像一個助推器,把自己推到成功麵前。如果有一天你終於成功,你應該自豪地對自己說:“這是我刻苦努力的結果。”
與之相反,懶惰是成功的天敵。你可以問自己:我能不能夠靠自己生存下去?認真地問自己,不要給自己放寬條件。
成功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勤奮。在這個世界上,投機取巧是永遠都不會到達成功之路的,偷懶更是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即使你從事著最卑微的工作,隻要你恪盡職守,兢兢業業,你的整個靈魂必將化為一種真實的和諧!疑慮、欲望、憂傷、懊悔、憤怒、失望等都將不存在,那麼你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2.勤奮是成為優秀員工的基礎
一個永遠勤奮而且盡職盡責的人,將會得到領導甚至每個人的讚許和器重,同時,你也會為自己贏得一份重要的財產——自信,你會發現自己的才能足夠贏得他人甚至企業的器重。
懶惰會讓你的心靈變得灰暗,會讓你對勤奮的人產生嫉妒。一個懶惰的人隻會看到事物的表麵現象,看到別人獲得了財富,他會認為這不過是別人比自己更幸運罷了,看到別人比自己更有學識和才智,則說那是因為自己的天資不如別人。懶惰的人最大的惡習就是拖遝。把頭一天的工作拖延到第二天,這種工作習慣讓任何人都無法對他產生信任。對一個渴望取得成功的人來說,拖延會讓你裹足不前。
拖延對我們寶貴的生命是一種極端的浪費。如果把你一天的時間記錄下來,你會發現,拖延不知不覺地消耗了你大部分的時間。
你必須把拖延這一惡習從你的性格中連根拔除,這種把你應該在一周,甚至一個月和一年前早該完成的工作拖延到明天再做的習慣,正在一點一點地吞噬著你的生命。如果你不把這一習慣徹底鏟除,成功對你來說將遙不可及。
要克服這種惡習,你應該養成主動工作的習慣,你可以按照下麵的方法去做:
每天確定一項明確的工作任務,在你的領導尚未指示之前就主動去把它做好。
每天至少做一件對他人有價值的事情,且不要在乎是否有報酬。
每天告訴別人養成主動工作習慣的意義,至少告訴一個人以上。
3.如何勤奮積極地工作
你若不滿足於現在的成功,就必須更加勤奮努力。勤奮是獲得更多成功的重要條件,它可以彌補天資的不足,如果缺少它,天資再好,結果也等於零,這是因為天資永遠彌補不了懶惰的缺陷。
我們從事的工作是幫助你把夢想變為現實,成功者知道在必要的時候必須超時工作。丘吉爾在二戰期間一天工作16個小時,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具有過人的精力,她是一個“靠自己的奮鬥獲得成功的女士”。她很少度假,每天睡眠不超過五個小時,她從低微的下層工作開始,經曆了漫長的過程,成為歐洲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由此可見,勤奮工作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安排好你的工作日程
假如你沒有一個日程本,就去買一本,並開始安排你的日程,要隨時做筆記,將下一步計劃要做的事情記下來,不要太過於相信自己的記憶力。不要等到事已臨頭或即將臨頭才臨時抱佛腳。你必須事先做好準備,在完成當天工作的同時,也應擠出點時間把第二天的事情安排好。
瑪麗·韋爾斯·勞倫斯是一名通過自己艱苦奮鬥取得成功的美國女領導,她是韋爾斯—裏奇—格林廣告公司的董事長,她明白怎樣使自己每天的工作更富有成效。她精通生意經,因而在商業界具有很大影響。她的公司現在的年營業額為二億五千萬美元。但剛開業時隻在紐約的一家飯店裏租了一間房子,隻有她母親替她接電話,兩個人甚至連午飯的時間也不休息,十六年過去了,至今她仍在辦公室裏吃午飯。“我安排自己的生活就像很多人經營自己的生意一樣,不得不那麼做。”一次她對《時裝》雜誌的一位記者說:“我雖然沒有實際去擬定各種圖表,但是我在腦子裏已把一切都考慮的很周密。”
勤奮工作的回報
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花,它可以變笨拙為靈巧,變愚鈍為聰慧,變平庸為平凡。勤奮工作,必將會有所回報。
巴甫洛夫常常從早到晚,長達十幾個小時地埋頭在實驗室裏搞實驗,經常忘了吃飯,當他踏上科學生涯的第一階梯——取得“消化”研究的成果時,又向“反射”實驗進軍了。就連和他一起工作多年的得力助手,也受不了這種無休止的緊張工作,而離開了他,巴甫洛夫隻得另找新的助手,而且對新的助手說:“你們要學會做科學的工作,咱們到實驗室去吧,把狗準備好,我們要數它的唾滴。若有必要的話,就數它十年,二十年。”
在實驗室裏巴甫洛夫同助手們長時間廢寢忘食地工作著。很快,巴甫洛夫染上了多種疾病,但他從不間斷實驗工作,直到臨死時,他還不斷地進行實驗。
4.隻有踏實工作才有遠大前程
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在沙堆裏的時候,無論你使多大的勁,總沒有你在結實的路麵上跳得高、跳得遠。其實,做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你好高騖遠,不能踏踏實實地做好平凡的工作,也就等於沒有為自己的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無論做什麼事、擔任什麼職位,我們都要腳踏實地、全力以赴,這樣會使你越發能幹,同時你的心智也會成長,可以追求更大的成功。
有人會說:“這份工作不值得我做。我這麼聰明能幹的人不應該做這麼卑微的事。”如果你輕視現有的職位,不肯腳踏實地、全力以赴,或者不滿、不安、不快樂,並且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最後,終究會失去這份工作。到時候,這份工作自有別人接手去做。真正受害的是自己,結果隻能自毀前程。
如果誰好高騖遠,那就在人生操作上犯了一個大錯誤。不要以為可以不經過程而直奔終點,不從卑俗而直達高雅,舍棄細小而直達廣大,跳過近前而直達遠方。心性高傲、目標遠大固然不錯,但有了目標,還要為目標付出努力,如果你隻空懷大誌,而不願為理想的實現付出辛勤勞動,那“理想”永遠隻能是空中樓閣,是一文不值的東西。
不能腳踏實地者首要的失誤在於不切實際,既脫離現實,又脫離自身,總是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或者以為周圍的一切都與他為難,或者不屑於周圍的一切,不能正視自身,沒有自知之明。你該掂量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有多少能耐,要知道自己有什麼缺陷,不要以己之所長去比人之所短。
脫離了現實便隻能生活在虛幻之中,脫離了自身便隻能見到一個無限誇大的變形金剛。不能腳踏實地,隻能在空中飄著,那所有的遠大目標也隻不過是海市蜃樓。
事業成功與工作態度,就像車身與車輪一樣,如果你不讓車輪著地,汽車就永遠不可能駛向遠方。
5.隻有勤奮工作才能脫穎而出
當你走上工作崗位後,首先要認定自己是“巧”還是“拙”。也許你會感到自己在茫茫人海中是那麼渺小,你原先學到的一點東西也確實是滄海一粟。當然,剛剛走上社會之後,承認自己“拙”的人並不太多,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不是天才,至少也是個有用之才!但現實生活中,真正能一步衝天的人真少!有的不僅衝不起來,還跌下來摔了跟頭。為何呢?一是知識不夠,二是能力不足。
其實,對於這兩種不足,都可運用一個辦法加以補救——“勤”。
所謂“勤”,就是要勤學,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一刻也不放棄,一個機會也不放棄地學習,不但自己加強學習,同時也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別人休息,你去學習。別人去旅行,你去學習。別人一天隻有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你則有16個小時,那就等天一天當兩天用。這種密集的、不間斷的學習效果相當顯著。如果你本身的能力已經高於基準的水平線上,加上你的這種“勤”,很快就會在所處的團體中發出亮光,從普通員工中脫穎而出。
如果一個人真正認識到自己能力不足,那麼為了生存,也隻有通過“勤”才能補救。如果每天癡心妄想,不說脫穎而出,保住工作都很難!對能力真正不足的人來說,“勤”便是花比別人多好幾倍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不怕苦不怕困難,也隻有這樣,才能有所發展。
其實“勤”並不隻是為了補“拙”,即使是聰者智者也不能離開一個“勤”字。在一個企業裏,一個始終做到“勤”的人會為自己帶來很多好處。
給自己塑造一種勤奮的形象。當其他人渾水摸魚而你在兢兢業業地勤奮工作時,這種敬業精神就會成為他人眼裏的焦點,大家會認為你的這種精神值得敬佩。
並且,勤奮工作還有以下好處:
容易獲得別人的諒解。當工作出錯時,一般人也不忍心指責你,他們總是認為,人家已經那麼認真了,出了點錯,下次再改吧!
容易獲得領導的信任。領導喜歡重用勤奮的人,因為這樣他比較放心,如果你真的能力不足,但因為勤,領導還是會給你合適的機會。
如果你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就會發現,一個人的成功除了機遇與天資外,真正離不開的還是一個“勤”字。
6.把敬重工作當成習慣
提到關於工作態度的問題,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個詞就是“敬業”。什麼是“敬業”呢?
所謂“敬業”,就是要敬重你的工作。低層次來講,“拿人錢財,與人消災”,也就是說,敬業是為了對領導有個交代。如果我們上升一個高度來講,那就是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要具備一定的使命感和道德感。
很多年輕人初入社會時都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做事都是為了領導,為他人掙錢。工作敬業,表麵上看是為了領導,其實是為了自己,因為敬業的人能從工作中學到比別人更多的經驗,而這些經驗便是你向上發展的踏腳石,就算你以後換了地方、從事不同的行業,你的敬業精神也必會為你帶來助力!因此,把敬重自己的工作當成習慣的人,從事任何行業都容易成功。
有人天生有敬業精神,任何工作一接上手就廢寢忘食,但有些人的敬業精神則需要培養和鍛煉,如果你自認為敬業精神不夠,那就應趁年輕的時候強迫自己敬業——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做任何事!經過一段時間後,敬業就會變成一種習慣!
養成敬業的習慣之後,或許不能立即為你帶來可觀的好處,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養成了一種“不敬業”的不良習慣,你的成就相當有限,你的那種散漫、馬虎、不負責任的做事態度已深入你的意識與潛意識,做任何事都會“隨便做一做”,結果不問也就可知了。如果到了中年還是如此,很容易就此蹉跎一生。
所有的領導都認為,一個不敬重自己工作的員工,他絕不可能尊敬自己;一個不認真對待工作的員工,他的工作肯定做不好。與此相應,如果你輕視自己的工作,那麼,領導也必然會因此而輕視你的品質,以及你的低劣的工作業績。
作為員工,不要幼稚地認為,你對工作的輕視目光,會瞞得過領導的視線。領導們或許並不了解每個員工的表現,熟知每一份工作的細節,但是一位聰明而精明的領導很清楚,你不敬業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從而明智地根據你的認真程度,來設定你的未來。可以肯定的是,領導讚許和賞識的目光,決不會落在對工作聳肩撇嘴的員工身上。
當然,有的人會想,現在找工作也並不隻有一條路,此處不留,自有他處,不如過一天算一日,如此混混先生,隻能一年到頭去找工作了。
7.勤奮鑽研成為專家
與其他有能力做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麼,你就永遠不會失業。
許多人都曾為一個問題而困惑不解:明明自己比他人更有能力,但是成就卻遠遠落後於他人?不要疑惑,不要抱怨,而應該先問問自己一些問題:
自己是否像畫家仔細研究畫布一樣,仔細鑽研過職業領域的各個細節問題?
為了增加自己的知識麵,或者為了給你的領導創造更多的價值,你認真閱讀過專業方麵的書籍嗎?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無法做出肯定的回答,那麼這就是你無法取勝的原因。
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精通它。勤於鑽研,下決心掌握自己職業領域的所有問題,就可以使自己變得比他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麵的行家裏手,精通自己的全部業務,就能贏得良好的聲譽,也就擁有了一種脫穎而出的秘密武器。
當你精通你的業務,成為了你那個領域的專家時,你便具備了自己的優勢。
成為專家要盡快。
這裏我們強調“盡快”,並沒有一定的時間限製,隻是說要越早越好。兩年不算短,五年也不能說長,完全看你個人的資質和客觀環境。但如果拖到四五十歲才成為專家,總是慢了些。因為到了這個年齡,很多人也磨成專家了,那你還有什麼優勢。因此“盡快”兩個字的意思是——走上社會後入了行,就要毫不懈怠,竭盡全力地把那一行鑽研清楚,並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如果你能這麼做,很快就可以超越其他人。
那麼怎樣才能“盡快”在本領域中成為“專家”呢?
首先,選定你的行業。你可以根據所學來選,如沒有機會“學以致用”,也沒有關係,很多有成就的人所取得的成就與其在學校學的專業並沒太大關係。不過,與其根據學業來選,不如根據興趣來定。不管根據什麼來選,一旦選定了這個行業,最好不要輕易轉行,因為這樣會讓你中斷學習,減低效果。每一行都有其苦樂,因此你不必想得太多,關鍵是要把精力放在你的工作之上。
其次,勤於鑽研。行業選定之後,接下來要像海綿一樣,廣泛攝取、拚命吸收這一行業中的各種知識。你可以向同事、主管、前輩請教,這也是一種學習。另外可以吸收各種報章、雜誌的信息。此外,也可以參加專業進修班、講座、研討會。也就是說,要在你所幹的這一行業中全方位地深度發展。
最後,製定目標。你可以把自己的學習分成幾個階段,並限定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這是一種壓迫式學習法,可迫使自己向前進步,也可改變自己的習慣,訓練自己的意誌。然後,你可以開始展示自己學習的成果,不必急於“功成名就”,但一段時間之後,假若你學有所成,並在自己的工作中表現出來,你必然會受到領導的注意。
不過,成了“專家”之後,你還必須注意時代發展的潮流,還要不斷更新提高自我,否則,又會像他人一樣原地踏步,“專家”水平又打折扣了。
8.無怨無悔發揮才能
作為職員,一定要在安靜的時候捫心自問,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到底是不是自己內心所熱愛的職業。如果不是,就應該趁早轉行,如果是,就應該對職業有虔誠的心理。
自我有根據信仰選擇工作的條件,但如果沒有選擇,實際上是人生的遺憾。多數人的憂慮、悔恨和沮喪都與不適應工作有關。所以我們不要僅僅因為一時的生活困頓或者自己家人的願望,而勉強從事某一行業,也不要貿然決定終生從事某一行業,除非它能給你帶來信仰上的確證。當然,你也必須認真仔細地考慮父母的建議,但要堅持一點,那就是最後的抉擇必須由自己做出,因為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快樂還是悲哀,全部由你自己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