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怎樣運用方法以快樂工作(1 / 3)

第二章怎樣運用方法以快樂工作

1.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同一方向

每一件事和每一項工作都會有其特定的最好結果,這個最好結果就是我們做一件事和一項工作所期望達到的最終目標。如果沒有目標,就不可能有切實的行動,更不可能獲得實際的結果;如果有了目標,你就能決定自己的命運。

一開始時心中就懷有最終目標,意味著從一開始時你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裏,從一開始時你就知道自己現在在哪裏,是否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至少可以肯定,你邁出的每一步方向是否正確。

一開始時心中就懷有最終目標,會養成一種理性的判斷規則和工作習慣,會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眼界。

善於將時間和精力運用在一個“最終”目標上的人更可能,也更容易成功。

怎樣才能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同一個方向呢?從大的方向來看,可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學會放棄

不會放棄的人,永遠無法集中精力專注於一個方向。懂得放棄的人深知生命中有太多的誘惑,太多的選擇,隻有把不值得的追求都拋棄掉,才能追求一個目標,朝著一個方向努力。

檢視你的積極性

如果你發現自己做事的積極性不高或者沒有積極性,你就要認真考慮一下,是否偏離了自己既定的方向。

經常問問自己有多少的責任感

每做一件事,都承擔著一定的責任。當你發覺自己沒多大責任心時,你就要想一想是否偏離了目標。

及時評估進展情況

要及時地評估離目標尚有多遠,尚有哪些事情要做,還要做哪些方麵的投入或付出,最好列出一張表格,以免走彎路。

發現偏差及時糾正

這一點很重要,就像航船,要隨時校正自己的方向,如出現偏差沒有及時發現,走得越遠,麻煩越大。

2.工作從高處著眼低處入手

一開始懷有最終目標很重要,但是,如果不會分解目標,“最終目標”就會成為海市蜃樓。

要想沿著我們選定的方向到達目的地,得學會把這一目標分解開來,化整為零,變成一個個容易實現的小目標,然後將其各個擊破。

許多人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並不是因為困難太大,而是目標距離較遠,正是這種心理上的因素導致了失敗。的確,僅在方向的指引下我們看不到彼岸,大目標總是遙不可及,但若把長期目標分解為若幹個小目標,逐一跨越它,就會輕鬆容易許多。

目標是逐步實現的,實現目標的過程是由現在到將來,由小目標到大目標,一步步前進的。而在設定目標時,運用“剝洋蔥法”,由將來到現在,將大目標分解成若幹個小目標,再將每個小目標分解成若幹更小的目標,一直分解下去,那麼在實現每個小目標時,你就能備受鼓勵,而且你會很清楚你現在該去做什麼。

比如,你可以這樣應用“剝洋蔥法”:首先確定你的終極目標,再把你的終極目標,演化成你人生的總體目標,人生的總體目標不要太多,最好是一個,不要超過兩個。然後,把總目標分解成幾個5~10年的長期的目標,再繼續分解,把每個長期目標分解成若幹個2~3年中期目標,然後把每個中期目標分解成若幹個6個月~1年的短期目標。進而,再將每一個短期目標分解成月目標,月目標變成若幹個周目標,周目標變成若幹個日目標,最後,依次分解到現在該去幹些什麼。所有的目標不管他有多大,一定要分解到你現在該去做點什麼。因為你現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應跟你的夢想相關連,否則這個夢想現在就可以判定已經不太可能實現了。

長遠目標:5~10年

長遠目標與你所追求的整個生活方式是密切相關的——你想從事的職業類型,你是否想結婚,你向往的家庭類型,你追求的總的生活境況。在考慮長遠計劃時,不必拘泥於細節,因為以後的變化太多。應該有一個全局性的計劃,但又要有一定的靈活性。

中期目標:2~3年

中期目標指用5年時間所達到的目標,它包括你正在追求的那種專門的訓練和教育,你生活曆程中的下一步。

你能夠較好地把握住這些目標,並且在實施中能夠預見你能否達到目的,並按照情況的變化不斷調整努力的方向。

短期目標:6個月~1年

短期目標指的是6個月~1年的目標。你能很現實地確定這些目標,並且能夠迅速明確地說出你是否正在實現它們。

不要為自己設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人總是希望自己有所進步,但也不能要求過高以免達不到而挫傷信心。目標要實際,更要努力地去實現目標。

近期目標:月、周、日

小目標指的是1天~1個月的目標。控製這些目標比控製較長遠的目標容易很多。你能列出下一個星期或下一個月要做的事,並且你完成計劃也是大有可能的(假如你的計劃是合理的話)。假如你發現你的計劃過大,你以後也可以修改它。考慮的整塊時間越小,你就越能控製每一整塊的時間。

微型目標:15分鍾~1小時

微型目標指15分鍾~1小時的目標。這些目標你是能夠現實地直接地掌握住的。盡管它的效果不很重大,但由於它是被你直接控製住的,在你的生活中,它還是顯得很重要,因為隻有通過實現這些微小的目標,你才能實現較大的目標。

假如你的微型目標、小目標計劃得不錯,並能朝著這些目標前進,那麼你的長期目標的實現自然也就可以得到保證了。

3.運用高效的方法正確做事

“正確地做事”強調的是效率,其結果是讓我們更快地朝目標邁進;“做正確的事”強調的則是效能,其結果是確保我們的工作是在堅實地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效率重視的是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如果我們有了明確的目標,確保自己是在“做正確的事”,接下來要“成事”,就是“方法”的問題了。

有人認為,優秀的員工一定是最忙碌的人,其實,優秀的員工並非是最忙碌的人,他們十分注重工作方法,張弛有度。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的生活方向,也善於安排時間、控製節奏,知道自己該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即便是忙,也極有規律。

事實上,最容易的不過忙碌,最難的不過有成效地工作。如今,在信息龐雜、速度加快的職場環境裏,我們必須在越來越少的時間內,完成越來越多的事情。

運用高效的工作方法是克服無為的忙碌,獲取成就的最佳途徑。

化繁為簡,把複雜的問題簡明化

在每做一件事情之前,應該先問幾個問題:

這項工作是必須做的嗎?是根據習慣而做的嗎?可不可以把這項工作全部省去或者省去一部分呢?

如果必須幹這件工作,那麼應該在哪裏幹?既然可以邊聽音樂邊輕鬆地完成,還用得著待在辦公桌旁冥思苦想嗎?

什麼時候幹這件工作好呢?是否要在效率高的寶貴時間裏幹最重要的工作?

這件工作的最好做法是什麼?是抓住主要矛盾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是應采取最佳方法而提高效率?

區分先後與輕重,工作秩序條理化

工作秩序條理化是防止忙亂、獲得事半功倍之功效的法寶。

(1)保持辦公桌整潔。去掉與目前工作無關的東西,確保你現在所做的工作是此刻最重要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項目都在檔案中或抽屜裏占有一定的位置,並把有關的東西放到相應的位置上。

(2)懂得有所拒絕。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一個人做完,一個人要學會調整自己,要懂得拒絕。有些事情是不是值得為它去拚命,如果不值得,那麼就幹脆放掉它,去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力戒由於有吸引的幹擾或因你厭煩了手頭上的工作,而放下正在做的事情去幹其他呼聲較高的工作。一定要保證你在結束這項工作之前,為它采取了所有應該采取的處理措施。萬一遇到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可以集思廣益,一起解決。

(3)主動協助領導排定優先順序。也許你常有“手邊的工作都已經做不完了,又丟給我一堆工作,實在是沒道理”的煩惱。你該做的是與領導多溝通,主動地幫助主管排定工作的優先順序,這樣便可大幅減輕工作負擔。

靈活機動,工作方法多樣化

(1)找到最佳方法。原有的工作方法未必就是最好的工作方法。對原用的方法加以認真分析,找出那些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進,使之與實現目標要求相適應。

也可在明確的目的基礎上,提出實現目的的各種設想,從中選擇最佳的手段和方法。

(2)重新排列做事順序。即考慮做工作時采取什麼樣的順序最合理,要善於打破自然的時間順序,采取電影導演的“分切”、“組合”式手法,重新進行排列。

(3)避免重複勞動。如果有兩項或幾項工作,它們既互不相同,又有類似之處,互有聯係,實質上又是服務於同一目的的,就可以把這兩項或幾項工作結合為一,利用其相同或相關的特點,一起研究解決。這樣自然就能夠省去重複勞動的時間。

(4)善於勞逸結合。盡可能把不同性質的工作內容互相穿插,避免打疲勞戰,如寫報告需要幾個小時,中間可以找人談談別的事情,讓大腦休息一下;又如上午在辦公室開會,下午到群眾中去搞調查研究。

(5)經常性問題標準化。即用相同的方法來安排那些必須時常進行的工作。比如,記錄時使用通用的記號,這樣一來就簡單了。對於經常性的詢問,事先可準備好標準答複。

4.提高工作效率的時間管理法

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在於專心致誌地去做最有價值的工作,一次隻做一件事情,並不斷實踐,將其養成工作習慣。這樣,工作效率就會成倍地增加,進而獲得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有效地進行時間管理。

下麵是一些具體的工作方法,供大家參考:

盡量避免被打擾

電話、郵件是一個被打擾的因素,如何處理是很關鍵的事情。對於非技術支持性質的工作,郵件一天處理2次即可,可以在某個固定時間集中處理。對於電話,要盡量縮短被打擾造成的影響時間,盡快回複到原工作狀態。有時候,電話鈴響時,先不急著去接,把手裏的工作,做一個記號,這樣,接完電話以後,可以通過記號知道自己做到什麼地方、什麼程度,就可以很快地再接續上。

留給自己思考的時間

少看、多想,思考的思路要及時寫道記事本或者電子文檔中,記錄在手機裏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一些思想的火花可能會稍縱即逝,因此要將其記錄下來,以便日後整理。

關掉即時通訊軟件

所有的即時通訊軟件都是影響人專注思考的禍端,要避免被人打擾,隱身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忘記垃圾郵件

每天都會收到兩封“您被攔截的郵件明細”,不必浪費時間在被過濾的數百個郵件中尋找少見的“非垃圾”郵件,如果別人的郵件確實重要,那麼他肯定會聯係你的,所以不必再浪費時間去看垃圾郵件。

5.營造高效率的辦公環境

優雅的辦公環境,對於提高辦公效率非常重要。以下幾點可以幫助職場人士營造出高效率的辦公環境。

將不常用的東西轉移到其他的地方

隨便看看你就會發現,辦公室裏很少使用的東西數量驚人。過期的文件、不用的信箋、從來不開的台燈……不一而足。最好在伸手可及的範圍內隻保留最為常用的東西,將那些不是每天都要用的東西移出視線之外。

將過期的文件加以清理存放

沒有必須將辦公室的文件櫃都塞得滿滿的。給文件櫃“瘦身”——對過期文件加以清理存放。如果一個文件你在過去12個月裏都沒有找來看過,那麼它就在此列。這項工作耗時不多,但可謂一舉兩得:既節約了時間又騰出了空間。

注意你的電腦顯示器

在電腦顯示器占據你的桌麵時,要釋放更多的空間是比較困難的。一個選擇是使用顯示器架,可以將文件和其他東西放到它下麵;另一選擇是選用LCD顯示器,它占用的空間隻有CRT顯示器的三分之一。

充分利用辦公空間

如果辦公場所狹小,就要想辦法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間。可以將架子安到牆上,桌子下麵可以用來放文件或電腦主機。如果桌上要擺傳真機、複印機和打印機等多種辦公設備,可以考慮購買一台多功能一體機。

扔掉舊的閱讀材料

你可能保存著不少不再需要的過期的出版物,那麼請在清理辦公室雜物時將它們扔掉。如果擔心會丟掉重要的文章,在扔掉它們之前瀏覽一下目錄,將真正需要的文章剪下來。不要用太多的空間來存放出版物,這樣能夠縮短你的閱讀和清理的周期。

6.把最簡單的事持續做好

什麼是不簡單?能夠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千百遍地都做對,就是不簡單;什麼叫不容易?能夠把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高標準地認真做好,就是不容易。

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有很多事情,雖然很簡單,但我們不能采用簡單的做法。我們要把它們看作是一件需要付出全部熱忱、精力和耐心的偉大事業。當你能夠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得非常好時,你就變得很不簡單,也就是不平凡。

世界上沒有簡單的事,隻有把事情簡單化了的人。我們總是想急功近利地做一些不簡單的事,而忽視一些看似簡單的事。其實“把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是不簡單”。一個優秀的人不見得就能做出不簡單的事情;一個平凡的人通過點點滴滴的努力和堅持不懈地做好每一個細節,反而可能成就不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