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的生理周期
人的心理狀態和精力充沛程度在一天中是不斷變化的,有高有低。大多數人在午後達到精力的高峰,但也不乏個人差異。不妨測定(連續記錄)自己一天的心理狀態,清醒程度和對事物反應的敏捷度,找出自己的精力變化曲線,然後合理安排每日的活動。
獲得心理醫生的幫助
由心理醫生進行正規的心理學測試,不僅是一種直接的治療,而且能增加心理承受的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盡快恢複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
調整與休息
持續而高強度的快節奏生活難免令人不堪承受,疲勞、頭痛、失眠等不適症接踵而至,這些信號提醒你機體已經超負荷運轉,該進行調整與休息勞逸結合。
重視運動
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靜坐,完全放鬆全身的肌肉,去掉頭腦中的一切雜念,將意念集中在丹田,可以充分利用意念調整全身的髒器活動。到公園裏去,空氣中的負離子濃度較高,不僅能調節神經,還可以促進胃腸消化功能,加深肺部的呼吸,會對體力、腦力、心理等各方麵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長時間在辦公室坐著工作的人,應該每隔一小時活動一下,可以做簡單的保健操,也可以隨意活動筋骨,這樣,雖然用時不多,卻可以有效防止由“靜坐”生活方式導致的慢性疾病。
午睡不容忽視
有的公司規定職員必須午睡,以保證工作效率。午睡時間宜在半小時左右,關鍵是質量。睡時最好能平躺在床上或沙發上,使身體伸展開來。不要趴在桌上睡,這種體位容易使空氣受限,頸項和腰部的肌肉緊張,醒後很不舒服,易發生慢性頸肩病。
9.怎樣應對職場的壓力
麵對忙不完的工作,麵對複雜的人際關係,職工的壓力無處不在,有時因為工作上的小事而心生不滿,影響上班心情。這種煩惱若不清除氣氛愈來愈僵。所以,有效進行壓力管理,是企業經營者必須直麵的現實。現介紹幾種員工職場壓力應對能力的方法,以供參考。
放棄無意義的固執
有些人總想能得到一切,而怕失去一點兒,不願做出任何放棄,這種心理常會使人患得患失,背著沉重的包袱熬過每一天。此時也往往會放大這些困難形成壓力。關鍵是放棄無意義的固執追求,抓住主業大事不放。
堅決不做“全優生”
許多白領做事的標準是完美無缺。事實上,並非所有的工作都要盡善盡美。當有數不清的工作湧來時,有些工作做到80分就足夠了,保證最重要的事得100分才是最要緊的。
勇於做個“挑戰者”
有時壓力的產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我們對某些事情的逃避。但當我們挑戰了自己的極限,或者哪怕是走出小小的一步而獲得成功,我們都會信心倍增。於是,不妨每天嚐試新的工作方法,甚至嚐試一些極限運動等,都能幫我們減輕壓力。
製訂計劃表
當個人有一個完美的計劃表,而且正在逐步實施時,就不會產生無謂的壓力。因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計劃表是一個很好的“監督者”,它叮囑我們每一個目標的實現,又是一個軟性的壓力——隻有跳起來才能夠得著。當我們心裏有底時,也就沒有了壓力。
通過溝通釋放壓力
敞開心扉,多與親朋好友聊天,必要時還可以與領導談心,當我們將工作中的壓力抒發出來的時候,必然得到了對方的關愛、回應和鼓勵,甚至會提出很好的建議,這樣壓力自然就被化解了。
勞逸結合的生活狀態
每工作一段時間就要休息一下,從事一些可以娛樂精神和放鬆身體的活動。從事一些有氧的運動,也可以緩解緊張的情緒。
不可或缺的一日三餐
這一條看似不重要,但如果身體狀態不好,也會影響情緒,壓力和焦慮也會隨之而來。因此,不吃早餐的習慣很不好,要戒除。
嚐試打破現狀
當我們覺得日子一成不變時,應設法改善工作方法和嚐試新的工作,我們也可以主動要求多負擔一些責任,或者自己去充電,如果可能的話,可以考慮轉調部門,或者換個環境或工作方式等。總之,要對自己的狀態進行調試,但關鍵還是要保持發現工作中的樂趣和發現未知的心態,永遠擁有孩童般的好奇心和熱情。
10.高級經理人也得重視職場壓力
若說以CEO為代表的高級經理人階層是職場中壓力最大的,恐怕誰也不能否認。2005年9月,年僅38歲的網易代理首席執行官孫德棣盛年早逝,曾引起企業界的一片歎息;2004年更是CEO們的“黑色之年”——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楊邁、麥當勞公司全球董事長吉姆·坎塔盧波等突然離世,無不在全球企業界引起震動。筆者曾與某跨國公司的中國區高級副總裁交談,聊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問題時,他無奈地笑笑說,他已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生活,為了實現公司的業績目標,他不得不把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沒有真正的節假日和休息日,甚至連午休也犧牲了。
沉重的壓力,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不少職業經理人的健康,儼然成為經理人健康的“無形殺手”,到了人們不得不重視的地步。
11.職場心理減壓的方法
(1)健康的開懷大笑是消除壓力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種愉快的發泄方法。
(2)傾聽或彈奏輕鬆的音樂有助於緩解壓力。
(3)閱讀書報是最簡單的消遣方式,不僅有助於緩解壓力,還可使人增加知識與樂趣。
(4)做錯了事,要想到誰都有可能犯錯誤,因而繼續正常地工作。
(5)在僻靜處大聲喊叫或放聲大哭,也是減輕心理壓力的一種方法。
(6)學會躲避一些不必要的、紛繁複雜的活動,從一些人為製造的雜亂和疲勞中擺脫出來。
(7)不要害怕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學會在適當的時候對某些人說“不”。
(8)超然灑脫麵對人生,淡泊名利,知足常樂。
(9)世上沒有完美,甚至缺少公正。我努力了,能好最好,好不了也不是自己的錯。
(10)在非原則問題上不去計較,在細小問題上不去糾纏,以聰明的“糊塗”舒緩壓力。
(11)一旦煩躁不安時,請睜大眼睛眺望遠方,看看天邊會有什麼奇特的景象。
(12)既然昨天和以往的日子都過得去,那麼今天和以後的日子也一定會安然度過,多念念“車到山前必有路”。
緊張的職場,需要經常給自己減減壓。
12.戰勝職業壓力的心理策略
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壓力症,是人們身心疾患發生的根源。當人們遇上“壓力”時,最初的反應便是“迎擊”,或者“逃避”。這是由人們的精神能量及體內對“壓力”免疫強度所決定的,即精神能量高,免疫係統機能強的人采取“迎戰”的方法,反之,則采取“避開”的戰術,以免損害身體中的健康防衛係統。
但是最近的精神科學研究發現,對於“壓力”采取一種完全無反應、無視的態度,也有助於維持身心的健康。歐美的體育、企業方麵的心理專家提出“壓力管理學說”,主張通過幽默,控製情緒、動機、態度,放鬆神經訓練,食物療法,呼吸訓練,想像、視覺化訓練等方法,來有效地對付“壓力症”。
職場中人對付、處理“壓力症”,有必要掌握一些心理策略和科學方法。首先重要的是,遇上“壓力”時,要仔細地區分一下,是“長期壓力”還是“短期壓力”,是“突發性、急性壓力”,還是“緩慢性、進展性的壓力”,做到對“症”下“藥”,有的放矢。
解除“壓力”的方法
一是治本。即把產生壓力的原因加以消除,因此亦叫“預防”。
二是治表。尋找“疏導口”,將體內積蓄的“壓力”,有效地“疏導”出去,使之不危及身心健康,因此也叫做“排泄”療法(淨化療法)。
解除“壓力”的心理策略和治療方法
(1)在紙上寫出您在家庭、職業、社會生活中的壓力及其原因,每一條“壓力”,請思考三種不同處理方法,必要時與心理醫生協商。
(2)給親朋好友寫信,將您的壓力、煩惱一吐為快。
(3)有時候要“自我吹噓”,自我“讚美”一番,保持自我良好感覺。
(4)不要將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要設法學會同他人合作,同他人分擔責任。
(5)在人際關係中,要保持意思的明確交流。少批評,多提議。不要說:“你不可以這樣幹。”而要說:“你是不是可以用另一方法幹。”
(6)勇於決斷。錯誤的決斷比不決斷、猶豫不決要好。決斷錯誤,可以修正。不決斷,遲遲猶豫不決,導致“壓力”增大,有損身體健康。
(7)全局著眼,不拘泥於細部瑣碎的小事。每一件小事、細節之處過分擔心,長此以往,將被“壓力”壓垮。
(8)不要過分拘泥於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有意義、有經驗的失敗”要比“簡單的成功”獲益更大。
(9)及早預防,早期解消產生壓力的原因。
(10)睡眠時間要充分,要補足。
(11)運用幽默、微笑、催眠法和呼吸放鬆療法保護大腦神經健康。
13.職業壓力的自我調節方法
壓力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每個身處職場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壓力是工作本身、人際關係、環境因素給我們造成的一種緊張感。雖然說人無壓力輕飄飄,適當的壓力可以使人充實和上進,但是,壓力過大或者這種緊張感過於持久則會出現焦慮煩躁,抑鬱不安等心理障礙,乃至心理疾病。
常見的職場壓力工作負荷當知識飛速更新要求你不斷掌握的時候;當上司要求你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很多任務的時候;當你每天都要加班,愛人出差,孩子又生病了的時候;當又一批年輕人進入公司,和你並肩競爭某項任命的時候,你隻有兩種選擇:衝上去和退一步,你義無反顧地認可了前者,便不斷自我加壓,即使早已不堪重負。
人際關係每個單位都存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下屬對上級授權的誤解;同事之間互不信賴;領導方式偏誤引起工作氛圍不和睦等等。身在其中,隻覺得心理疲勞。職位升遷當你業績突出,被破格連升兩級的時候,心負的壓力緊跟著成倍遞增。因為職業發展太順利,同時麵臨方方麵麵的問題太多,甚至超出了自己掌控的能力,懷疑自己是否真正勝任,心理負擔沉重。更多的時候是僧多粥少,眼前隻有一個升遷名額,偏偏再次旁落,你感到被人忽視的壓抑,對工作目標充滿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