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要多喝水,以滋潤幹澀的聲帶。水並不能與聲帶接觸,但是它會促進唾液的形成而潤滑發音係統。最好是加點檸檬汁,它會促進腺體產生更稀的黏液,並促進唾液分泌。
5.戒煙。
煙是一種能導致聲帶表層增厚的刺激劑,聲帶增厚將使聲帶的振動頻率下降。吸煙還會導致一側或者兩側聲帶上長息肉。
6.保持空氣濕潤。
吸入濕潤的空氣能滋潤聲帶。鼻子能溫暖並濕潤空氣,用鼻子呼吸比用口呼吸更自然。
7.別高聲喊叫。
高聲呼喊或唱歌,可能最終會因濫用嗓子而患上喉炎。
另外,也可采用具有利咽潤嗓作用的食物來保護嗓音,如頻頻含咽蘿卜汁、雪梨汁等,嘶啞的嗓子可逐漸恢複。
呼嚕背後隱藏的危險
打呼嚕也稱打鼾,是氣流衝擊上氣道振動而發出的聲音。許多人誤認為打鼾是熟睡的表現,其實鼾聲中潛伏著危險因素,許多疾病都可以引起打呼嚕。
1.鼻疾病。
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引起的上氣道狹窄。
2.氣道狹窄。
常由於懸雍垂(軟齶後部中央向下垂的肌肉小突起)過長或扁桃體肥大,使上氣道變狹窄,出現了呼吸暫停現象而引發鼾聲。如果任其發展,可引起憋氣、窒息甚至死亡。
另外,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係統疾病,腦梗塞、顱外傷、腦幹腫瘤等中樞神經係統疾病,以及遺傳因素、肥胖、先天發育異常等多種因素,都可引起打呼嚕。而且,打鼾還會可加重某些疾病,而疾病又加深了打鼾,形成惡性循環。
鼾聲時斷時續,有起有伏,並發生呼吸暫停,醫學上稱之為呼吸暫停綜合征。它嚴重地妨礙了氣體交換,使肌體夜間長時間處於缺氧狀態。日積月累,會引起一係列生理病理改變,如高血壓、心髒病、腦血栓、癲癇、陽痿等。
打呼嚕者盡量不要仰臥睡眠,以防止舌根後墜堵塞氣道;忌酗酒,少服用安眠藥,以免抑製呼吸而加重打鼾;防止肥胖,以免頸部脂肪沉積使上氣道變窄。
氣血彙集之所:肺
氣管,氣體出入的通道
氣管位於頸前正中、食管的前方,是一個由軟骨、肌肉、黏膜和結締組織構成的管腔。上端起自環狀軟骨下緣,相當於第6頸椎平麵,向下進入胸腔,其下端相當於第5胸椎上緣,在此分成左右兩主支氣管,分叉處稱氣管隆凸,其邊緣光滑銳利。
氣管軟骨以呈現向後方開放的馬蹄形不完整的軟骨環為支架,共計16~20個,以氣管環韌帶將其互相連接。氣管環的缺口約占氣管橫斷麵周長的1/3,由縱行的彈性結締組織纖維和橫行、斜行平滑肌加以封閉,稱為氣管膜部,形成氣管後壁,與食管前壁緊接。
呼吸時,氣管可以擴大或縮小。氣管在其下端分叉處比較固定,其餘部分較易活動,可隨頭部伸仰、頸部轉動、吞咽、呼吸等動作而變換位置。
支氣管分左右主支氣管。右支氣管較短而粗,左支氣管較細而長。右側支氣管約在第5胸椎下緣進入肺門,分為三支進入各相應的肺葉,即上葉、中葉和下葉支氣管;左側支氣管約在第6胸椎處進入肺門,分為上、下葉支氣管。
支氣管管壁構造基本上和氣管一樣。支氣管在肺門內逐漸縮小,呈樹狀,按其分布情況分為主支氣管、肺葉支氣管、肺段支氣管及細支氣管四級,它們都是空氣的通道。
氣管、支氣管覆以假複層柱狀纖毛上皮,纖毛運動呈波浪式,像微風吹拂下搖擺著的麥子,每秒鍾約擺動12次。它們從下氣道把黏液向上推掃,到達咽喉部後,再被吞咽下去。
香煙的煙霧或嚴重汙染的空氣經過纖毛時,風吹麥子來回擺動的動作就會停止,出現暫時的癱瘓狀態。如果這種刺激持續的時間很長,纖毛就會萎縮而死亡。如果吸煙達30年以上,就會丟失大部分纖毛,此時氣道裏分泌黏液的膜比正常的增厚了2倍。此時,咳嗽就會代替安靜而又有效的纖毛運動,這是剩下的唯一的清掃方法了,因而服用止咳藥要謹慎。
肺,氣體的交換站
在最原始的生命中,例如一些單細胞生物,它們是通過整個身體的外部來呼吸的,即使是蚯蚓,也要靠整個身體表麵來參加呼吸運動。
隨著動物自身的進化和發育,造就了理想的呼吸器官——肺。肺在進化過程中,也有一個由窄變寬、由小變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
肺左右各一,位於胸腔內,膈的上方、縱隔兩側。肺質軟而輕,呈海綿狀,富有彈性,每側肺呈半圓錐形,左肺較狹長,右肺較粗短。嬰兒時期,肺是粉紅色的,由於長期吸煙和汙濁的空氣,肺的顏色成了帶黑色斑點的鼠灰色。
肺分為一尖、一底、兩麵和三緣。肺尖呈鈍圓形,高出鎖骨內側1/3上方2~3厘米;肺底微凹,與膈相鄰,又稱膈麵;肺外側麵圓凸,鄰接肋和肋間肌,故稱肋麵。
肺內側麵鄰貼縱隔,亦稱縱隔麵,其中部凹陷處稱肺門,是主支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經等結構出入之處。這些出入肺門的結構被結締組織包繞,總稱為肺根。
肺前緣和下緣較薄銳,左肺前緣下部有心切跡;肺後緣圓鈍,兩肺均有裂隙。左肺有一條斜裂,將左肺分成上、下兩葉。右肺有斜裂和水平裂,將右肺分成上、中、下三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