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簡單的智慧書47(1 / 3)

第十輯 逆境心法: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麵臨災難的螞蟻

1985年,法國科學家發現螞蟻能救火。後來,英國一位動物學家的實驗證實了這一發現。

英國動物學家把一盤點燃的蚊香放進一個蟻巢。剛開始,巢中的螞蟻驚恐萬狀,而僅僅約20秒鍾後,許多螞蟻便見險而上,紛紛向火衝去,並噴射出蟻酸。可它們能噴射的蟻酸量畢竟有限,因此,一些“烈士”葬身火海。但它們前赴後繼,不到一分鍾,終於將火撲滅。存活者立即將“烈士”的“遺體”移送到附近的一塊“墓地”,蓋上一層薄土,以示“入土為安”。

一個月後,這位動物學家又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到原來的那個蟻巢進行觀察。盡管這次“火災”更大,但這群螞蟻卻已有了經驗,調兵遣將迅速,協同作戰有條不紊。不到一分鍾,燭火即被撲滅,而螞蟻無一遇險,動物學家認為螞蟻創造了滅火的奇跡。

螞蟻麵臨滅頂之災的非凡表現,尤其令人震驚。

在野火燒起來的時候,為了逃生,眾多螞蟻聚攏起來,抱成一團,滾雪球一樣飛速滾動,逃離火海。那劈裏啪啦的燒焦聲,是最外層的螞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開辟求生之路時的呐喊,是奮不顧身、無怨無悔的呐喊。

有一年洪水肆虐的時候,聚在堤壩上的人們突見一個籃球般大的黑團隨著洶湧的波濤漂了過來。大家正準備下水營救,“那是蟻球。”一位老者說,“螞蟻這東西很有靈性。1969年發大水,我也見過一個籃球那麼大的蟻球。洪水到來時,螞蟻迅速抱成一團,隨波漂流。蟻球外層的螞蟻,有些會被波浪打落水中。但隻要蟻球能靠岸,或能碰到一個大的漂流物,蟻群就得救了。”

說話間,蟻球上的戰士,一層一層地打開,迅速而井然有序地衝往堤岸。岸邊的水中留下了一團不小的蟻球。那是蟻球外層的螞蟻,但它們的屍體仍緊緊地抱在一起。那麼平靜,那麼悲壯……

在大難臨頭的緊急關頭,螞蟻們緊緊地抱在一起逃生。其中有一些螞蟻犧牲了,而大部分的螞蟻卻得救了。作為動物的螞蟻尚能懂得犧牲自我從而保全集體,而作為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人類,更應發揮團結的集體主義精神。

成捆的筷子不易被折斷。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團結起來力量大,集體的力量才是無窮的。

閃爍的希望

在一次航行中,由於海風襲來卷起很大的浪潮把船打沉了,船上人員死傷無數。有一個人卻僥幸獲得一個救生艇而幸存,他的救生艇在風浪上顛簸起伏,如同樹葉一般被吹來吹去。他迷失了方向,救援人員也沒有找到他。

天幕漸黑,饑餓、寒冷和恐懼一起襲上他的心頭。災難使他除了這個救生艇之外,一無所有,甚至自己的眼鏡也丟了。他的心灰暗到了極點,無助地望著天邊。

忽然,他看到一片片闌珊的燈光,他高興得幾乎叫了出來。他奮力地劃著小船,向那片燈光前進,然而,那片燈光似乎很遠,天亮了,他也沒有到達那裏。

但是他並沒有死心,仍然艱難地劃著小船。他想那裏既然能看到燈光,就一定是一座城市或者港口,生的希望在他心中燃燒著。

白天時,燈光看不清了,隻有在夜晚,那片燈光才在遠處閃爍,像是向他招手。

就這樣,三天過去了,饑餓、幹渴和疲憊更加嚴重地折磨他。有幾次他都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但一想到遠處的那片燈光,他又陡然增添了許多力量。

第四天,他依然向著那片讓他有生還希望的燈光劃著小船。最後,他實在是支撐不住了,就昏倒在艇上,雖然如此,但他腦海中卻始終閃爍著那片燈光,依然認為自己能夠活著到達那片有燈光的城市或港口。

到了晚上,終於有一艘經過的船把他救了上來。當他醒來時,大家才知道,他已經不吃不喝在海上漂泊了四天四夜。

當有人問他是怎麼堅持下來時,他指著遠方的那片燈光說:“是那片燈光給我帶來了希望。”

大家順著他指的地方望去,那裏哪是什麼燈光,隻不過是天邊閃爍的星星!

在我們生命的旅途中,一定會遇到各種挫折和困難。隻要不放棄希望,心中有堅定的信念,並為之努力地去奮鬥,就一定會渡過難關的。

於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必將輝煌!

生命的航行

18世紀末,隻身探險航海之風席卷歐洲。幾年中,有一百多名德國青年先後加入橫渡大西洋的冒險行列,但這些青年均未生還。當時人們都認為,獨自橫渡大西洋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這種情況下,精神病學專家林德曼卻宣布,他將隻身橫渡大西洋。導致他作出這樣決定的原因是,在醫學實踐中,他發現許多精神病人都是在某種外界壓力下,自己喪失信心而導致精神崩潰。

為此,林德曼想親自實驗一下,觀察強化自信心對人的肌體和心理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林德曼獨舟出航了,十幾天後,在茫茫的海洋上,巨浪打斷了桅杆,船艙進水。由於長時間的疲勞,睡眠不足,林德曼筋疲力盡,渾身像撕裂一樣的疼痛,肌體也逐漸失去了知覺,並出現生不如死的念頭。

但林德曼沒有被擊垮,他憑著頑強的意誌與大風大浪搏鬥。每每有膽怯的念頭,他就對自己大聲喊道:“懦夫,你想死在大海裏嗎?不!你一定要成功,你一定能成功!”

在航行的日日夜夜,他將“我一定能成功”這句話同自身融為一體。正當人們認為林德曼難以生還的時候,他卻奇跡般地到達了大西洋的彼岸。人們都歎服了,在他返回港口的時候,不計其數的人都相繼趕來歡迎他的返航。

許多人之所以航行失敗,不是由於船體被打翻,也不是生理機能到了極限,而是精神上的絕望。人們通過自我鼓勵和強化自信心,完全可以戰勝肉體上不能戰勝的困難。

斷臂自救的勇士

拉斯頓是美國《時代周刊》選出的2003年一季度最出色的人物。他自己的和關於他的事跡的網站在短短3天就被點擊近百萬次。從生存的勇氣到斷臂自救的方式,他給人類的啟示是多方麵的。

2003年4月26日,一向愛好登山探險的美國阿斯彭市27歲的青年亞倫·拉斯頓一個人來到猶他州藍約翰峽穀登山。藍約翰峽穀位於猶他州東南部,風景絕美,但人跡罕至。

拉斯頓在攀過一道3英尺寬的狹縫時,一塊巨大的石頭擋住了去路。拉斯頓試圖將這塊巨石推開,巨石搖晃了一下,猛地向下一滑,將拉斯頓的右手和前臂壓在了旁邊的石壁上。

忍著鑽心的劇痛,拉斯頓使勁用左手推巨石,希望能將手臂抽出來,然而石頭仿佛生了根一般紋絲不動。在做了無數次努力之後,精疲力竭的拉斯頓終於知道,單憑自己一人絕不可能推動巨石,隻能保存精力等待救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