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認識自己:你本身就是一座金礦
從改變自己開始
1930年初秋的一天,東方剛剛破曉,一個隻有1.45米的矮個子青年從位於日本東京目黑區神田橋不遠處的公園的長凳上爬了起來,他用公園裏的免費自來水洗了洗臉,然後從容地從這個“家”徒步去上班。在此之前,他因為拖欠了房東七個月的房租,已經被迫在公園的長凳上睡了兩個多月了。
他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推銷員,雖然每天都在勤奮地工作,但收入仍少得可憐,為了省錢,他甚至不吃午餐、不搭電車。一天,年輕人來到一家名叫“村雲別院”的佛教寺廟:“請問有人在嗎?”“哪一位啊?”“我是明治保險公司的推銷員。”“請進來吧!”
聽到“請”這個字,年輕人喜出望外,因為在此之前,對方一聽到敲門的是推銷保險的,十個人中有九個會讓來人吃閉門羹,有時即使有人會讓推銷員進門,態度也相當冷淡,更不要說“請”了。
年輕人被帶進廟內,與寺廟住持吉田相對而坐。寒暄之後,他見住持無拒人之意,心中暗暗叫好,接下來便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向這位老和尚介紹起投保的好處來。
老和尚一言不發,很有耐心地聽他把話講完。然後平靜地說:“聽完你的介紹之後,絲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願。”年輕人愣住了,剛才還信心十足的他仿佛膨脹的氣球突然被人紮了一針,一下子泄了氣。
老和尚注視著他,良久,接著又說:“人與人之間,像這樣相對而坐的時候,一定要具備一種強烈吸引對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將來就沒什麼前途可言了。”年輕人啞口無言。老和尚又說了一句:“小夥子,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從寺廟裏出來,年輕人一路思索著老和尚的話,若有所悟。
接下來,他組織了專門針對自己的“批評會”,每月舉行一次,每次請五個同事或投了保的客戶吃飯,為此,他甚至不惜把衣物送去典當,目的隻為讓他們指出自己的缺點。
“你的個性太急躁了,常常沉不住氣……”“你有些自以為是,往往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這樣很容易招致大家的反感……”
“你麵對的是形形色色的人,你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你的常識不夠豐富,所以必須加強進修,以便能很快與客戶尋找到共同的話題,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年輕人把這些可貴的逆耳忠言一一記錄下來,隨時反省、勉勵自己,努力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潛能。
每一次“批評會”後,他都有被剝了一層皮的感覺。通過一次次的批評會,他把自己身上的缺點一點點剝落了下來。隨著缺點的消除,他感覺到自己在逐漸進步、完善、成長、成熟。
與此同時,他總結出了自己含義不同的39種笑容,並一一列出各種笑容要表達的心情與意義,然後再對著鏡子反複練習,直到鏡中出現所需要的笑容為止。他甚至每個周日晚上都要跑到日本當時最著名的高僧伊藤道海那兒去學習坐禪。
一次次“批評”、一次次坐禪,使這個年輕人開始像一條成長的蠶,隨著時光的流逝悄悄地蛻變著。到了1939年,他的銷售業績榮膺全日本之最,並從1948年起,連續15年保持全日本銷量第一的好成績。
1968年,他成為了美國百萬圓桌會議的終身會員。
這個人就是被日本國民譽為“練出值百萬美金笑容的小個子”、美國著名作家奧格·曼狄諾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的推銷大師原一平。
“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可以經由改變自己而改變生命。”原一平用自己的行動印證了這句話,那就是:有些時候,迫切應該改變的,或許不是環境,而是我們自己。
嶄新的自己
米蒂是一位精力充沛、熱愛冒險的女性,但一開始她並不是這樣,她經過了一個自我認定的轉變。
米蒂自小時候起就是個膽小鬼,她不敢做任何運動,凡是可能受傷的活動她一概不參加。
在參加過幾次情商的研討會後,她有了一些新的運動經驗,如潛水、赤足過火和高空跳傘,從而知道自己事實上可以做到一些事,隻要有一些壓力即可。
即使如此,這些體驗還不足以使她形成有力的信念,改變她先前的自我認定,頂多她自認為自己是個“有勇氣高空跳傘的膽小鬼”。依她的說法,當時轉變還沒發生,事實上轉變已經開始了。
她說其他的人都很羨慕她的表現,並告訴她:“我真希望也能有你那樣的膽量,敢嚐試這麼多的冒險活動。”
一開始,她對大家誇獎的話的確很高興,聽多了之後她便不得不質疑起來,是不是以前錯估了自己。
“最後,”米蒂說道,“我開始把痛苦跟膽小鬼的想法連在一塊兒,因為我知道膽小鬼的概念使我設限,我決心不再把自己想成膽小鬼。”
事情並不隻是說說而已,事實上,她的內心有很激烈的爭論,一方是她那些朋友對她的看法,一方是她對自己的認定,兩方並不相符。
後來,又有一次高空跳傘訓練,她把這當成是改變自我認定的機會,要從“我可能”變成“我能夠”,而讓想冒險的企圖擴大為敢於冒險的信念。
當飛機攀升到12500英尺的高空時,米蒂望著那些沒有跳傘經驗的隊友,他們中的多數人都極力壓抑著內心的恐懼,故意裝作興致很高的樣子。米蒂告訴自己:“他們現在的樣子正是過去的我,而此刻我已不屬於他們那一群,今天我可要好好地玩一把。”
她運用了他們的恐懼,來強化她希望變成的新角色。隨之,她很驚訝地發現自己剛剛已經曆了重大的轉變,她不再是個膽小鬼,而成為一個敢冒險、有能力、正要去享受人生的人。
她是第一位跳出飛機的隊員。下降時,她一路興奮地高聲狂呼,似乎這輩子從來沒有今天這樣的活力和興奮。
米蒂之所以能夠跨出自我設限的一步,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她一下子采取了新的自我認定,從而在心底想好好表現,以作為其他跳傘者的好榜樣。
米蒂的轉變很完全,因為新的體驗使她能一步步淡化陳舊的自我認定,從而做出決定,要去拓展更大的可能。新的自我認定使她成為一位真正敢於冒險的領導者。
上帝給誰的都不會太多
1972年,新加坡旅遊局給總統李光耀打了一份報告,大意是說,我們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國有長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幾米高的海浪。我們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什麼名勝古跡都沒有,要發展旅遊事業,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