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鶴唳(1 / 1)

華亭鶴唳

“華亭鶴唳”表示做官被害,追悔莫及;或用以表達思念故鄉、眷戀人生的情感。

此典出自《晉書·陸機傳》:“穎大怒,使秀密收機。其夕,機夢黑幰繞車,手決不開,天明而秀兵至。機釋戎服,著白帢,與秀相見,神色自若,謂秀曰:‘自吳朝傾覆,吾兄弟宗族蒙國重恩,入侍帷幄,出剖符竹,成都命吾以重任,辭不獲已。今日受誅,豈非命也!’因與穎箋,詞甚淒惻。既而歎曰:‘華亭鶴唳,豈可複聞乎!’遂遇害於軍中,時年四十三。二子蔚、夏亦同被害。機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霧晝合,大風折木,平地尺雪,議者以為陸氏之冤。”

陸機(公元261~303年),字士衡,西晉吳郡人。祖父陸遜,曾任東吳丞相;父親陸抗,曾任東吳大司馬。陸機身材高大,聲如洪鍾,滿腹經綸,文章冠世,儒生們都非常欽佩他。父親陸抗死後,陸機率領父親的兵馬,任牙門將。他二十歲的時候,東吳被西晉滅掉,陸機回到故鄉,閉門勤學,共有十年。

晉武帝太康(公元280~289年)末年,陸機與弟弟陸雲來到洛陽,以文才名揚一時。後來,陸機依附成都王司馬穎,任平原內史。晉惠帝(司馬衷)太安(公元302~303年)初年,成都王司馬穎起兵攻打長沙王司馬乂,任陸機為後將軍、河北大都督,不料被長沙王司馬乂打敗,將士死傷無數。有一個統領萬人的小都督孟超,是成都王司馬穎的心腹。作戰時,孟超不但不去打仗,反而率兵劫奪百姓財物。陸機調查這件事時,孟超竟造謠說:“陸機要造反了!”於是又有一幫人跟著孟超起哄。

司馬穎大怒,命令冠軍牽秀秘密逮捕了陸機。恰好在那天夜裏,陸機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車前的黑帷把車子纏繞起來了,用手也撥不開。天亮時,牽秀果然派兵來抓他。陸機脫下戰時穿的衣服,戴上白色的便帽,去見牽秀,鎮定地對牽秀說:“自從吳國滅亡以來,我兄弟和宗族的人蒙受國家(指西晉政權)的大恩大德,在內出謀劃策,出外執掌兵權。成都王委我以重任,我多次辭謝不幹,但是得不到恩準。今日被殺,難道不是命中注定麼!”於是,他給司馬穎寫信,措辭異常悲切淒涼。接著,他歎息說:“我再也聽不到家鄉華亭的鶴鳴叫聲了。”陸機在軍中被害時,時年四十三歲。他的兩個兒子陸蔚、陸夏也同時被殺害。因為陸機無罪受冤而死,所以士兵們都感到很痛心,全都失聲痛哭。這一天,大白天就霧氣迷漫,天昏地暗,狂風猛吹,樹木斷折,在平地積了一尺多深的大雪。人們說,陸家父子死得太冤枉了,以致天怒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