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名狼藉
“聲名狼藉”表示惡名昭著或名譽掃地。含有貶義。
此典出自《史記·蒙恬列傳》:“惡聲狼藉,布於諸國。”
蒙恬和蒙毅兄弟倆都受到秦始皇的信任。秦始皇死後,他的兒子胡亥即位。胡亥年幼無知,聽信李斯、趙高的讒言,派人通知蒙毅,讓他自殺。蒙毅在給胡亥的答話中列舉了幾個殺害良臣的暴君:如秦穆公以三位良臣殉葬,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並說這些君主因犯了殺害良臣的錯誤而遭到天下人的聲討,以致“惡聲狼藉,布於諸國”,希望胡亥引以為戒。但是胡亥不聽他的勸諫,最終還是殺了蒙毅,接著蒙恬也被迫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