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佟問道:“明兒我就要離開福州回範陽,馬太太、馬老爺可要捎帶些什麼東西?”
陳湘娟想了又想,原是沒有的,陳湘如的日子過得富足,怕是什麼也不差,可就算沒有,現下也得成有,忙道:“老爺,你陪佟爺坐坐,我這去取東西。”
她折入前院東屋,打開這些年一直帶著的箱子,裏麵有一幅畫,這畫是早年請趙文敬繪的,畫上是陳將達夫婦和兒女,畫裏也有陳湘娟,那時候連陳湘如都以為陳湘娟是她的嫡親妹妹。
家裏日子過得艱難,她著實拿不出什麼像樣的禮物,可這回陳湘如給了她家這麼大的家業,她必須得回禮的,早前值錢的東西都沒了,隻有這幅畫,這十餘年來她一直帶著,她曾不止一次地希望自己是趙氏所出。
陳湘娟將畫裹好,又從箱子裏尋出兩方自己親手繡的帕子,細細地裝到一個盒子裏,這才移到了堂屋。
“就勞佟爺把這個交給夫人,這是我的一片心意。”
小佟接過,道:“我還有事,就先告辭了,我會把東西轉給我家夫人的。”
陳湘娟又道了聲“等等”,垂首問道:“佟爺,陳二爺、陳三爺還有夫人都好麼?他們有幾個孩子。”
小佟便將陳湘如有幾個兒子,陳相富兄弟又有幾房妻妾,育有幾個兒女的事細細地說了。
陳湘娟眼裏閃著淚花,當聽說陳相富的手傷好了,隻是天氣變化就疼得難受,道不清是愧疚還是懊悔,隻要陳相富的痛苦還在,就無法原諒她的吧,她也不能再出現在他們麵前了。
小佟道:“陳二爺現下是範陽織造府郎中,掌管著範陽織造府,又新建了陳記成衣房。我家夫人又開了專織綢緞的長樂織布房、染布房,生意倒還不錯,這也是範陽那邊在南邊大量收購生絲的原因,不過這幾年北方養蠶的百姓也多了,那邊也能收到一些生絲。”
小佟這次離開後,在第二年收購生絲的季節,馬宅的管家娘子送生絲去福州城時,又見到了小佟。
這一次馬慶也學了抽生絲的技術,把蠶繭收購回家,又再製成生絲,能賺一倍的價兒,卻是安穩的賺錢手藝。
馬清蓮學會了織布,隻是依舊織不出上好的綢緞,聽秦娘子說要學會織綢緞沒有至少五年的努力是不成的,她隻是教會了馬清蓮織尋常的布料,又教了馬清蓮紡紗等。
又兩年,馬家的日子越發好過了。
這日,翠仙又上了門,對陳湘娟道:“我和王老三和離了,這回我要嫁小廟村的朱老九。”
陳湘娟淡淡地瞧了一眼,“一大把年紀,你也不怕人笑話。”
“有什麼好笑話的?有人願娶我,說明老娘魅力不減當年。”
陳湘娟譏笑了一聲,沒有阻止,她知道自己阻止也沒用。
就翠仙那性子,與誰也過不長久。
這日,鎮上的張大戶使了媒婆來馬宅提親,說的是馬清蓮。
馬清蓮一聽,整個人就愣住了,她不是沒想過,隻是她心裏有一個人,是李大娘家的李寶安,幾年前就喜歡上他了,他上進、刻苦,現在已經是小廟村的秀才了,她更喜歡李寶安那溫文爾雅的樣子。
陳湘娟很是高興,張大戶有良田千畝,在鎮子上還有鋪麵,膝下隻得兩個兒子,提的是張大戶的二兒子。
然,當她問馬清蓮時,馬清蓮道:“娘,我有喜歡的人了。”
“你這個沒臉沒皮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個姑娘家就說有喜歡的人了……”
馬清蓮道:“任你說破天,我也不嫁張大戶家的二少爺,我隻喜歡他。”
素日裏,馬清蓮行事端方,可這事兒,便與陳湘娟、馬慶倆給鬧騰上了。
馬慶原是給張大戶家的兩個兒子當個先生的,覺得那兩個少爺都還不錯,可馬清蓮死活也不同意。
到最後,馬清蓮索性跑到小廟村李大娘家住下了,賴在李大娘家不走了,鬧得整個大廟村、小廟村的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