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靖南候府住了幾日,言行舉止都頗有世家長子的風度,瞧得沈無爭妻滿心歡喜,當年怎麼就晚了一步,要是做她女婿多好,偏被皇後娘娘搶了先,與孔家小姐早早訂了親。
沈無爭好奇地考校慕容景的學問,不問不知道,一問連他也喜歡上慕容景,這孩子的武功師傅是秦衝,教他學問的師傅是北方的舉人老爺。
燕國公府也有一座藏書閣,裏麵的書籍齊全,多是照著陳家大院的藏書添置的,外頭買不到的,就寫了信,讓陳相貴抄了送去,看的書多了,慕容景就長了見識,在春天的時候,他去雁城、劍城一帶遊曆,品嚐軍中生活;到冬天時,便幫著陳湘如打理家業,繡莊、布莊上的生意等。
從他五歲起,陳湘如就手把手地教他下棋,給他講一些大道理,甚至還讀書給他聽。
沈無爭道:“景世子,我把我的庶女許你為妾如何?”
慕容景正色道:“未娶妻,不得議妾。”
沈無爭妻瞧著,瞧瞧,這孩子還真是懂事。
沈無爭忙道:“你爹就是個粗人,怎麼就教出你這樣個文武兼備的兒子,對了,你不是還是幾個弟弟麼,你弟弟慕容昱如何?”
他又憶起,宮裏則有人言,景泰帝能器重慕容鳴,有一大半的原因是“陳氏賢惠、識大體,有妻如斯,其夫可重。”意思就是說陳湘如賢惠,連慕容鳴這個人都可以重用。
慕容景道:“我幾個弟弟極好,性格各異,母親對我們兄弟幾個管教頗嚴,讀書、武功都是學過的,父親說我們家原就是行武出身,不敢忘本,這武功更不能耽擱,一旦邊城戰事起,少不得要出征沙場,保衛疆土。”
沈無爭看著麵前這個少年,又憶陳湘如來,想到年輕時在梅林之中,偶遇陳湘如與趙文敬煮茶賞梅,那天他親眼目睹了陳湘如的茶藝。
“你母親的茶藝定然更好了吧?”
慕容景怔住。
他倒是喝慣了陳湘如沏的茶,也不知怎了,總覺得那茶有母親的味道。
沈無爭見他不知,笑道:“年輕那會兒,我見過你母親的茶藝,那是一絕,你母親的棋藝、琴藝都是極好的。”
慕容景笑了一下,“母親說,我們兄弟幾個會賞析便成,棋藝可精,琴藝可曉卻不必太精通,但武功一定要夠好,征戰沙場,武功差了,那就是丟命的事,棋藝與兵法戰略有相通之處,所以也必須要精……”
難怪呢,有陳湘如那樣的女子為母,教出來的兒子不但大氣,更是文武兼備,瞧得沈無爭喜歡不已。
慕容鳴每年三月至十月皆在鎮守邊城,每月邊城一旦下了大雪,他就趕幾日的路回到範陽與妻兒團聚。
這,就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慕容景兄弟幾個全是下半年出生的,有幾個還是慕容鳴看著出生的。
燕國公府慕容景兄弟幾個是單獨排序的,這也是鎮北候慕容煥的意思,他說慕容鳴是單開一府,不必照著他們府裏的規矩排序,慕容昊早夭,又有慕容顯、慕容昱等,慕容景比三公子年長四歲,三公子又比四公子年長三歲,這幾年陳湘如一直沒有身孕。
今年六月,慕容老夫人過大壽,慕容鳴從邊城連夜歸來賀壽,不過留了幾晚,陳湘如竟又有了身孕,慕容老夫人知道後,直說是個祥瑞之兆,下令陳湘如在府裏養胎。
重陽回鄉祭祖,原是說好的,可陳湘如年近不惑再度有孕,不敢馬虎,隻得派了慕容景回江南代為祭祖。
沈無爭頗是讚同的頷首點頭。
慕容景抱拳道:“明春,皇後、麗妃要替眾位皇子選妃,我二舅家長女今年正合,聽說沈世伯府裏有幾個宮裏出來的教引嬤嬤,想請一個去教導我表妹,還請世伯母割愛。”
沈無爭朗聲道“好說!好說!”他嘿嘿一笑,當年要不是慕容鳴幫忙說項、轉圜,哪有沈家的今日,看了眼妻子,道:“挑個精幹的教引嬤嬤送去。”
以燕國公府與孔皇後之間的交情,隻要陳湘如開口,孔皇後也會送的。
慕容景又與沈無爭的幾個兒子處了幾日,幾個兒子一聽說是慕容鳴的長子,那雙眼睛又敬重、又羨慕,無論是騎馬武功,還是讀書學問,樣樣不差,就更得他們喜愛了。
慕容鳴從小就是長兄,又是孩子王,帶著範陽城一般大小的少年騎馬學武,連老金、劉管家等人家裏的小子也跟著他跑,他說幹什麼,他們都聽,就連範陽知府家的兒子也跟著他混,一大群的孩子在一起,倒也玩得風生水起。
甚至有的還跟著慕容鳴跑到邊城去磨練,各家想著陳湘如賢名在外,陳湘如不管,各家夫人、男人也都不過問,隻要知道自家的兒子跟慕容鳴倒也放心,因為各家對慕容鳴的才學也是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