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二十九章 上神回歸(3 / 3)

那是:化身法。

何謂化身法?下文自有分說。且聽我細細道來。

那太子因著有顏商巡視姑蘇,考校這裏的風俗人情,他便諸事不管,隻等著顏商將事兒辦好再細細地向他稟告,自己則屢次叫黎夫人出來,或在某個胡同院子裏或在山間寺廟裏私會,這日子過得好不快活。

然則古人有句話說的好,否極就會泰來,樂極就要生悲。這天太子帶著兩個侍從衝姑蘇城外的一家山寺裏下來,路上便遇到幾個蒙麵劫匪。他們也不說話,上來就開打。在太子身上連刺了好幾刀,兩個仆從亦身死。

四皇子在拿到悍匪交上來的太子人頭時,眉開眼笑,直誇黎憂辦事得力。卻準備寫奏疏,說太子淫黎憂之母,黎憂憤而買通悍匪將太子殺害。

誰知他還在路上便已被官兵拿下。原來太子並未遇害,反而撐著回宮狀告他欲殺害他,其心可誅。皇帝顧念親情,隻叫人將他幽囚於他的府邸中,由禁兵把守,除開外邊送飯菜的下人,不許任何人進出。

這時四皇子才知自己中了計。若他想得不錯,太子和黎憂早就做好了圈套等著他呢。

與此同時,黎憂和慕含清算是放了心。丫鬟將茶灑道黎憂的手上,黎憂回來將手放在燈籠外拷了好一會兒才幹。也就是這會子太子身邊兒的顏商飛鴿傳書來說大事已成。

黎憂和慕含清兩個便立刻動身,去尋黎謹和顧玲瓏。

古華道人再次造訪黎府時,黎夫人正吩咐下人們置衣裳,見他來了,很是驚慌,她問道:“可是我們府裏真有什麼事兒?”

古華道人道:“我也不瞞你。確實如此。你的兒子兒媳早在七年前他們的新婚之夜就亡故了的,而今府裏的,並不是人。”

黎夫人聽到這裏便開始動怒,她雙目中不再是驚惶,而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捍衛:“我的兒子兒媳皆是好的,如何說他們不是人?便是道長記恨之前我兒的不敬,也不該這般詆毀他。”

古華道人見黎夫人這般,隻道她愛子心切,並不與她計較。他道:“夫人莫要動怒,且聽我慢慢道來。上古流傳了一種極為繁複的法術,名喚化身法,乃一位上古之神所創。此神的名姓至今已不可考。但這法術,卻是極厲害的。隻要演習得熟,便可將用紙造出活物來,這活物不管走到哪兒,都是要聽其主人的話兒的。現在貴府的黎大公子和大少奶奶都是別人照著他們生前的模樣做的。黎夫人可想想,他們的容貌經了七年,可有一絲兒變化?”

黎夫人聽了古華道人的話,想起黎憂和慕容清的麵容,心內一跳,不由得大驚,這七年來在黎府竟是兩個紙人?那她的兒子呢?早就亡故了?她一念及此,便哭將起來。不僅是害怕,還有喪子的傷心。

古華道人浮塵一掃,又道:“當務之急是捉住他們,不讓他們禍害尊府。”

於是黎夫人便遣人帶他去尋黎憂和慕含清兩人。自己隻是在一旁傷心。上天竟對她如此殘忍,早年嫁了個花心的丈夫,處處拈花惹草,生了個兒子卻又早在七年前就已死去,她究竟是造了什麼樣的孽,要得這樣的懲罰?而且她之前處處算計,得來的家業又是為了哪個?又有什麼意思?

過了會子,帶古華道人去尋黎憂和慕含清兩個的丫鬟回來說黎憂和慕含清不在府裏,她竟然覺著高興。

畢竟他們在她身邊兒也有七年了,就是個阿貓阿狗,聽見要被打殺了也不舍得啊。

列位看官看到這兒定會有疑問,黎憂和慕含清怎麼就死了呢?

其實這不難想,七年前慕含清因為看過從竹裏館抬出去的屍體,便有些個誤會,夢裏夢到黎憂將自己的丫鬟奸殺了,念及自己一向敬重愛護的嫡母亦算計自己,了無生念,就這般死了過去。黎憂見愛妻身亡,雖則隻見過幾次,到底傷心,本就身體孱弱,又有舊疾,也一命嗚呼了。

但是當二人魂魄離體之時,才知道,慕含清隻是風清的一魂兩魄,黎憂則隻是終黎憂的一魄而已。而風清和終黎憂的其他魂魄並未分散,而是投在了顧玲瓏和黎謹的身上。是以他們也就各自與自己個兒的魂魄相融。這魂魄俱已得了完整,相貌便向他們本來的模樣變化。

顧玲瓏這一世本就是出身於書香世家的一個小姐,不過幾年親人盡皆亡故,她又被一個老兒收養,從老兒的一本破書上習得了上古傳下的術法。為了遮掩容貌,她便用紙做了張黎謹的臉,將他變化的容貌遮住。而黎謹放心不下黎夫人,黎夫人若沒了黎憂,後半生也就等於無所依靠了,這黎府後院的鶯鶯燕燕也多,隻怕黎二老爺不善待了她,是以顧玲瓏又用紙照著慕含清和黎憂的模樣做了兩個人出來,又分別給了他們兩個一口氣,叫他們成了活物,在黎府盡孝。

如今“黎憂”和“慕含清”雖則已經離開,但黎夫人已是黎家二房的主人,憑著太子和她的關係,再沒人可欺她。況且二房還有一個妾侍所生的庶子,黎夫人若將他養在膝下,不愁後半生無靠的。

是以,他們也算是完成了顧玲瓏和黎謹的囑托。這會子不跑還等什麼?

他們跑到慈濟寺的後山上時,正巧顧玲瓏和黎憂已然將一切事物都辦妥,也都想起了被遺忘許久的往事,顧玲瓏問道:“你們不是在黎府裏麼,如何又在這裏?”說著,便掐指一算,而後了然道,既然回來了便好。說著她和黎謹收了各自的那口氣,麵前的兩人也都隻是紙片,風吹過時,都已化成灰燼隨風飄散。他們死了,卻又活著。因為他們本就是顧玲瓏和黎謹的一部分。

連理枝生,本就是一體。

而古華道人據竹裏館尋到黎憂慕含清時,看到的卻是兩個神仙一般高華的人物,其尊貴兮若何?俯瞰眾生。其高華兮若何?;蓮難比潔。他是個有眼力的,自然能看出二人的不一般,忙拜倒在地。

顧玲瓏和黎謹並不怪罪於他,知曉那些原本也是他的職責所在。而此時,在醉仙樓說書,也就是收養了顧玲瓏的小老兒亦騰雲駕霧來到這後山,向著黎謹拜倒。

口裏說到:“月君見過上神。”

列為看官看到這裏又要疑惑了,這小老兒是誰?為何自稱月君?而這上神又是哪一個?

這就要看我之前的說書人說的話了。

不錯,這月君,正是上古時上神蒼還在時的小孩兒月君,如今已是垂垂老叟,專司人間的情愛之事,三界都尊稱他為月老。而這上神麼,自然就是說的黎謹,也就是上神蒼。而顧玲瓏是誰,想必就不用說了。蒼既然複生,望自然不會不在。

此時的蒼寶相莊嚴,他立於山間平地,氣質溫潤,再不複以前不記得往事時的暴虐。他慈愛地看著月老說:“月君請起。若無月君,我和望也難以記起往事。”

月老笑道:“這也是由於望當年將她把神力分別化在幽冥草、碧泉石、黃泉土裏了。若非如此,我便是有心,也無力可使。”

望含笑道:“當年玉帝老兒和王母見了我們的模樣欲斬盡殺絕,也多虧你回護,將我們投入輪回,這才有今天。”

月老想起往事,不由欷歔道:“當年我們,這天庭如今的元老們,當初若無上神的教導庇佑,也到不了今天。”

蒼淡然道:“往事已矣,不提也罷。”

月老卻無法忘記當年的事,他微微一歎道:“然許多事總讓人記得清楚,好似就是在昨日一般。”

望笑道:“如今,我們便去天庭走一遭罷。料想玉帝必然已知曉你助我們之時。你將我們的魂魄分開投入同一個時空,又使了術法叫古華小道的推演之術失靈,可不是好瞞住的。”

月老道:“當年之事我阻不得,這劫難也有些算是因我而起,如今我能做的,也隻有這些罷了。”

蒼和望也不再說話,隻是招來一片雲,將古華道人帶上,和月老一道,往天庭去。

可謂是:世間萬事總有緣由,結什麼果子還要看種了什麼因。有帳便要算,欠債仍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