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二十六章 玲謹相遇(1 / 3)

“別再執迷不悟了。這就是你們的下一世。”古華看著風清和終黎憂捋須而笑。眼中大智大慧的光芒叫人無地自容。隻是那並肩而立的一雙璧人更是風華無匹,執著地相依。

古華道人見二人不曾有一絲兒醒悟,微微一歎道:“你二人竟悟也!癡兒!癡兒!你們竟去吧。”語畢一個拂袖將二人送入下一個輪回。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亦多情。

姑蘇。

但凡是除了們在外行走的,還是內院的太太公子小姐們都是知曉桃花公子的,而知曉桃花公子的莫不知曉靈犀公子。世間曾有一句戲言“桃花春色千銖換,靈犀寸墨萬金難”說的便是他們二人。

顧玲瓏聽見坊間的這些個戲語時搖頭輕笑。她整了整自己雪白的外袍,打馬而過,正巧去這姑蘇最有名兒的黎家字號的屏風閣去瞧瞧,看看裏邊兒的屏風是否就比她那小店子裏的好。

誰知剛到店裏就看到暫去跟著理事的掌櫃竟是一個青澀的少年。那少年唇紅齒白,眉清目秀,見著顧玲瓏時竟紅了臉,顧玲瓏也不多說什麼,隻問他道:“我要看看你們這兒最好的屏風。”

少年看著顧玲瓏,聲音有些兒發顫,倒也還算鎮定:“公子請跟我來。”他微微頷首,將顧玲瓏領入裏屋,指著一架石屏道:“這便是了。”

顧玲瓏負手而立,看向那石屏。隻見石屏光澤潤華,紋理分明,竟是天然而成的山水畫卷,並非人力穿鑿而成。她淡淡歎道:“東西是好東西。隻是常人卻無福消受啊。”不怪她想得多,這玩意兒家裏若沒幾個人白被人或者盜了或者搶了去。前者尚好,不曾有人命官司,若是後者隻怕就 要有血光之災了。

少年頗有些訕訕道:“店裏還有繡屏,公子可要再看看?”

顧玲瓏神色頗有些淺淡,她邊往外走邊道:“不必。小可尚有事未了,告辭。”

少年想了想,問他:“不知公子如何稱呼?”

顧玲瓏拱了拱手,並不答言。這廂老掌櫃將將才回來,原來這少年適才隻是替老掌櫃看了會子。老掌櫃道:“勞煩二公子。”原來這少年是黎家的二公子,名喚黎謹。今年方才十九歲。他有一兄,六年前才十五歲便成了親,所娶的乃是一名慕姓女子。原本他也是早該成親了,或者收個房裏人,皆因他是姨娘養的,親事便這般擱置下來。

他也不是沒有服侍的丫鬟,可是一見她們他就心煩,但凡她們做事碰到他一點半點都極讓他厭煩的,是以他也從未叫過她們侍寢,他也不知道世人皆津津樂道的事的內裏。

誰知將才見了顧玲瓏,他的心內就有股子熱流升起,叫他窘迫萬分。他定了定心神問道:“將才那人,掌櫃的可認識?“

掌櫃的笑道:“二少爺如何不知?那人是顧有名的一個夫子,姓顧,喚作顧林。常有大戶人家請他去教書,他都不去的,隻是在城南開著一個畫坊。“

黎謹略微沉吟了會子,方才笑道:“如今不提也罷,若是有緣,我卻是要去會一會他的。”眼下他心中卻頗是懊惱,難道他竟有斷袖之癖不成?他定要再會會那顧林的。

回到黎府後,他回去又看了會子書,記了會子帳才罷了。第二日他便應了其父黎柏的吩咐去店鋪裏看看,順道去了城南。

城南隻有一個畫坊,裏邊兒有一兩副靈犀公子之作,乃鎮店之寶。餘下的便是些畫工極佳的文人的畫作,最有名 的便要數桃花公子的美人圖,以及春宮。顧玲瓏見黎謹前來,漫不經心地放下手中的書卷,抬頭問道:“公子欲買何人之畫?”

黎謹微微笑道:“今日卻不是來買畫兒的,昨日公子來看圍屏,想必公子這兒必定有好的了,我便來長長見識。”

顧玲瓏見黎謹溫文有禮,言談頗為得體,又是那麼個玉樹臨風的模樣兒,氣度又極好,便不願輕待了他。當下她便起身,喚道:“弄琴。”一個十三四歲的丫鬟聞聲出來,也不消多問,便知該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