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吊點固定位置的確定
單吊點位置的確定,應以杆塔整立初始狀態時的杆身彎矩為依據。選擇綁紮點位置的步驟如下。
(1)先根據杆塔的荷重來假定吊點的位置,吊點應滿足三個條件:
(2)計算外荷重對綁紮點的彎矩M。
(3)計算0C。段的最大彎矩M0。
當滿足此條件時,杆身的彎矩為最小;當這二者絕對值相差很大時,杆身的彎矩就會增加。因此一則應盡量滿足以上條件,二則合理選擇Ct點的位置,以盡量減少杆身的彎矩。
二、兩點固定位置的確定
1.選擇綁點位置步驟
(1)先確定C。點的位置,並計算C。的彎矩M。
(2)當M。小於杆身的允許彎矩後,再假定另一綁點C。的位置,同時,分別計算C。點及0C、C:C,段的彎矩,並求出極大值;
(3)將這個極大值與M。。進行比較,如果相差太大,則應適當地調整Ct與Ct點之間的距離,從而使整個杆身的彎矩變化比較均勻,減小彎矩最大值的數值。
2.選擇原則
(1)兩固定鋼繩的合力線與杆身的交點一定要超出杆身重心的位置,並在杆塔整立過程中都要超出;
(2)下端一個固定鋼繩與杆身的交角要等於或大於90。,以保證杆身彎矩在初始狀態下為最大;
(3)兩綁點的彎矩及OC:,C。C:段的最大彎矩絕對值要接近相等,以減少杆塔構件本身的應力。
3.幾種典型杆塔的參數值
三、多點固定點的確定
對於整立高塔或高度超過27米的砼杆,為了保證杆塔在整立過程中具有足夠的強度,以盡量減少外力對杆塔產生的彎矩,就需要采用三點及三點以上(即多點式)的固定吊點係統。
在杆塔整立過程中,各起吊點實際上是一個彈性移動支座,支座本身一方麵因其起吊鋼繩的彈性伸長而產生位移,另一方麵又因固定鋼繩經滑車的自動調節而產生移動。
混凝土杆(即砼杆)在多點起吊中的結構特征,類似於支承各固定點上的連續梁。但是,各固定點反力的大小主要是由固定點的位置、數量及相互之間的聯結方式以及抱杆的參數等因素確定的。
杆塔整立過程中各固定點的鋼繩受力,都可以分解成三個分力:
(1)垂直於主杆軸線及雙杆平麵的分力F。
(2)垂直於主杆軸線,且平行於雙杆平麵的分力F。
(3)平行於主杆軸線的分力F。
當固定鋼繩聯結方式一定時,各固定點的反力主要與它的固定位置有關;當固定點位置一定時,改變固定鋼繩的聯結方式,則固定點的反力分配也將發生很大變化。因此在作多點固定位置選擇時,不僅要合理選擇固定點的合理位置,更重要的是要選擇合理的固定鋼繩的聯結方式,使各固定點的反力分配比較合理,從而使杆身在起吊過程中的彎矩降到最小。
第五節各設備受力與杆塔起立角y的關係
眾所周知,杆塔在整立過程中,杆塔本身的內力與各主要起吊設備,諸如匐定鋼繩,牽引鋼繩,製動鋼繩,抱杆等的受力,隨著杆塔起立角y的變化,各自都按照一定的規律在不斷地改變著數值。各自:臣何時發生最大值,則取決於下列四項初始參數:
(1)杆身支點與固定鋼繩綁紮點的距離Ⅳ;
(2)杆身支點與抱杆落腳點之間的距離q
(3)抱杆的有效高度h;
(4)抱杆的初始角y0。
以上四項參數的不同組合,都會給設備受力,杆塔本身的內力產生不同的變化,還會使這些力出現最大值的位置發生變化。
第七節?施工技術措施
施工技術措施是施工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杆塔的整立施工計算,施工工藝水平,選取工器具設備和原材料的質量檢驗等四方麵。
一、杆塔的整立施工設計
1.掌握杆塔整立中的受力規律
(1)合理選擇杆塔整立中的各項參數,是杆塔整立設計的核心。
(2,搞好杆塔的強度驗算,是杆塔整立設計的不可忽視的問題。整立中的杆塔承受著彎矩,剪力和軸向力的綜合作用,其大小和方向,都隨著整立狀態在不斷地變化。在驗算時,必須按最不利的荷載組合,作為計算條件,對於砼杆還應驗算它的抗裂強度。
(3)起吊設備受力的變化規律,並找出最大值,是施工設計和施工操作中的關鍵。
(4)弄清內外拉線的作用及受力狀況,是杆塔穩定起立的保證。
2.對各起吊設備及結構材料的強度應留有足夠的強度儲備
對各起吊設備和結構材料,為了留有足夠的強度儲備,可按綜合計算荷載或綜合安全係數兩種辦法來考慮。綜合計算負荷法是以算出靜載荷後,連乘以動荷係數K,和小均衡係數K。作為該設備所承受的綜合荷載;綜合安全係數法是將各受力器具或結構材料的安全係數K連乘以K。K。作為該設備的強度儲備。
二、健全整立杆塔工作的崗位責任製
整立施工杆塔是一項複雜細致的工作,操作麵廣,施工規模大,人員分工細,需要逐個明確職責,以使大家各守其職,備負其責,各就各位,服從統一指揮,是取得立杆成功的根本。
1.施工隊長職責
(1)組織安全規程,驗收規範和安全技術措施的學習和交流;
(2)組織工序質量的自檢工作,填寫施工記錄並上報;
(3)合理組織施工隊伍和配備力量,做到分工明確,協調動作;
(4)正確布置施工現場,全麵檢查立杆的準備工作和工器具,不合格不許立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