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杆塔起立方法(2 / 3)

3.抱杆的選擇

(1)抱杆應盡量選得高一點,以減少主要起吊設備的受力;

(2)抱杆的根開應適當選得小一點,以增加抱杆的有效高度,減小抱杆本身的受力;

(3)抱杆的落腳點及初傾角,既要盡量減少各起重設備的受力峰值,又要保證抱杆構失效角的合適程度。

六、製動鋼繩係統

砼杆從起立到登坑,杆根需要向基坑方向移動0.5^vl.5米,這個移動是靠製動係統來控製和完成的。

製動鋼繩係統是由製動器,複滑車組,鋼繩和地錨等組成。

製動鋼繩的張力約等於杆身在起立過程中所受的軸向壓力,它的數值是隨著杆身起立角y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在杆立到40。一60。時受力最大,約等於杆身總重的1.3—1.7倍。因此為了減少製動力,總製動繩都通過複滑車組後再與製動器連接。具體步驟如下。

(1)將製動係統複滑車組的鋼繩繞好,死頭在動滑車上,然後將該鋼繩的自由端在剽動的栓軸上繞3—5圈後(排列整齊無重疊扭絞)引出;

(2)將製動器的尾部用U型環與地錨套相連。製動器的夾板中間穿一根木棍,以防製動器受力後翻滾;

(3)將製動鋼繩向杆根放開,並使其從構件和索具下麵通過在離根部50—100毫米290處繞主杆兩圈以上,而後用U型環扣除。U型環的螺栓頭應緊貼砼杆並使螺帽向外、鎖扣應在稈報的正下方,以防砼杆受扭力;

(4)製動鋼繩的另一端用U型環連接在製動係統的動滑車上,轉動製動器的絞盤手捐,拉緊製動器,以防止起吊時杆向牽引方向移動;

(5)順主杆方向,在坑底挖好馬道,呈45。並在馬道上口的主杆下麵墊以道木(與主杆垂直、臥放在地麵以下略低),以使製動鋼繩在道木上麵滑過;

(6)製動鋼繩的放鬆應選在杆立到失效角前100時開始,逐步使杆根進入基坑的底盤內。在整立雙杆時,兩製動繩的鬆緊應一致,要互相配合,均勻放鬆,每根製動繩要采用單獨的地錨,以防相互影響。

七、臨時拉線及永久拉線的安裝

臨時拉線是在整立過程中防止杆塔傾倒和穩定杆塔而使用的,尤其是在當杆塔起立至800以上時更應注意臨時拉線的作用,以防止杆塔傾倒至反方向去。

1.臨時拉線的安裝步驟

(1)將臨時拉線按拉線地錨所在方向施放;

(2)拉線在砼杆上的固定位置:

單杆應選在上、下橫擔之間;

雙杆應選在緊靠導線橫擔的下邊;

鐵塔應綁紮在主、斜材接頭處。

(3)將臨時拉線通過控製器即手扳葫蘆,手搖絞車固定在地錨上。

2.永久拉線的安裝

永久拉線是在整立前就將拉線按圖紙組裝在設計位置處;其螺栓的螺帽應擰滿帽;X型交叉拉線,如無裏外方向者應根據拉盤的實際安放位置,正確地確定裏外的方向,防止互相摩擦。

當杆子整立後,就應立即將永久拉線做好,靠永久拉線調整好主杆,如臨時拉線算是租調的話,則永久拉線就可稱為是“微調”。

八、地錨的布和埋設

地錨是整立杆塔時的重要受力裝置,地錨的布局和埋設是關係到整立杆塔安全與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地錨的規格、材質、埋深、埋設方法和地錨間的連結方式等都必須滿足施工要求,地錨有深埋式地錨,打樁式地錨,地鑽地錨等,常用的有打樁式和地鑽式兩種:

1.打樁式地錨。它可由木樁、圓鋼、角鋼、鋼管製成,將樁體打入土中,依靠土壤對樁體的嵌固作用,使樁體承受一定的拉力。

2.地鑽地錨。它有較大的抗拉能力,是目前最常用的地錨。

3.地錨之間的縱橫間距應0.8米以上,在每個地錨的受力方向應埋設橫道木(尺寸為250X250左右),並且使地錨的扣環和橫道木頂麵幾乎相平,以使地錨的扣環受剪切力,而不是彎矩。

4.當地錨方向有可靠的建築物、大樹等,可以利用作為地錨,但要經過估算和鑒定,確保安全可靠。

5.地錨與地錨之間應用鋼繩互相拴住,以聯成一整體,以使各地錨受力均勻。

6.遇有流砂土或鬆土時,應增強地錨數量使其足夠安全可靠。

九、杆塔的補強

Ⅱ杆的整體組立,由於它垂直平麵方向的剛性很差,起吊時,產生向杆平麵中心相夾的分力,從而改變根開,使砼杆受到不必要的力而杆變形,另外一旦在起吊過程受到衝擊,則砼杆很可能在某一點折拗或扭曲,因此必須對n杆的腰部進行補強,使它剛性強一點。補強的辦法是用一根圓木,比Ⅱ杆根開長0.6—1.0米,水平橫跨在兩杆上,用鋼繩綁紮牢固,中間與叉梁相連。

對於整體組立的塔腿的補強,可用圓木、鋼管或角鋼等製成,其長度與塔腿根開相對泣,截麵應由受力大小來確定。

十、杆塔組立的現場布置及其主要參數的選擇

幾種砼杆型諸如單杆、雙杆;直線杆、耐張杆、轉角杆等、整立參數的選擇。

第三節 砼杆的起立

砼杆的起立視砼杆的規格,即杆高、直徑、重量和現場起立條件來確定。起立的方法一般可分為單抱杆,固定人字抱杆和倒落式人字抱杆。一般西300一400/21米及以下的單杆和西l90/18米及以下的拔梢杆均用固定人字抱杆起吊,多數采用倒落式人寧抱杆起立。

一、一定式人字抱杆起立方法

所謂固定式人字抱杆就是用兩根相等長度的具有規定細長比的木杆或鋼抱杆,頂端甩軟製帽子(俗稱抱杆帽)連在一起,鐵帽子的中間焊上一吊環,用來掛葫蘆、起吊杆子用,下腳可以岔開一定角度,從而構成人字抱杆。在人字抱杆帽上與人字抱杆麵相垂直的前後兩麵各引拉線一根,用來穩固人字抱杆,也可調正抱杆麵對地的夾角。

在人字抱杆帽上掛上需要的走幾葫蘆,葫蘆一端的鋼絲繩進抱杆一腳的單片葫蘆內,然後到卷揚機或“盤龍”,另一端鋼絲繩上的鉤子鉤牢砼杆一定方位上的千斤鋼繩,這樣就具備了起吊砼杆的基本條件。

固定式人字抱杆起吊砼杆簡單方便,但應注意以下幾方麵:

1.抱杆的前後拉線(稱橫繩)和抱杆的中心位置應在三點成一直線上,這樣才會穩固,拉線應固定在地錨上;

2.抱杆腳下應填道木,道木的麵應和抱杆相垂直,以防止打滑;

二、倒藩式人宇抱杆的起立方法

倒落式人字抱杆用來起立高杆、雙杆和鐵塔,由於起吊的杆塔比較重和大,又是一個整體,而不能因為起立而使整體杆塔變形或損壞構件,所以具有起吊場麵大,起吊設備多,參加作業人員多的特點。

整體立杆,必須根據杆型、杆重、現場地形及現有工器具進行施工設計,以確定組立方法,平麵布置,吊點位置,工器具規格及勞動組織,並驗算杆塔本身強度。

現場布置應按施工設計要求進行,各種杆型的整體組立布置最好要畫出圖形,以便形象化。整體組立時,應有統一的指揮信號,參加操作的人員,應熟悉這些信號,一般用紅白旗表示:

(1)用手將白旗打出,表示操作開始或繼續進行;

(2)用手將紅旗打出,表示操作停止;

(3)用兩手將紅白旗位於頭上方交叉打出,表示操作完畢,該項工作可以結束;

(4)用手將紅自旗同時打出,並在同一方向上下交叉擺動,表示把操作中的起吊構件逐漸鬆下;

(5)用手將紅白旗劃圈,表示招回遠方工作人員。

起重工具在使用前,必須檢查或作必要的試驗,規格、數量應滿足施工設計的技術要求,未經驗算,不得以小代大。

起重滑車必須轉動靈活,零件齊全,吊鉤吊環,不得有變形或裂紋。滑輪邊緣不要有破損或溝痕,輪軸不應有彎曲、傷痕或嚴重磨損等毛病。

鋼絲繩應進行斷絲、斷股、除鏽、磨損及外傷等項的檢查,不合安全要求者,不得使用,一時無法斷定者,可作鑒定性試驗。

采用倒落式人字抱杆立杆,一般需要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是在砼杆排杆焊接,組裝完畢以後進行的,它包括錨樁布置,製動係統布置,臨時拉線布置,人宇抱杆布置,起吊鋼繩布置和牽引繩索布置等六方麵:

(1)錨樁布置

錨樁的位置、距離、結構方式及埋設深度,均應符合平麵布置圖要求,並遵守下列規定。

(2)製動係統布置

(3)臨時拉線

(4)人字抱杆布置

(5)起吊鋼繩布置

(6)牽引繩索布置

(7)叉梁托木

(8)牽引裝置及人字抱杆起立

2.整體起吊階段

(1)起吊前,應對現場布置作全麵仔細的檢查:

①固定鋼繩的長短是否一致;

②吊點位置是否正確,綁紮是否牢靠;

③滑輪掛鉤及活門是否封好,鋼繩在滑輪內是否正常;

④抱杆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抱杆帽及脫帽是否正常;

⑤牽引動力部分有無故障;

⑥製動係統是否靈活,杆根綁紮是否正確可靠;

⑦拉線方位及連接有無問題,調節裝置是否靈活;

⑧妨礙起吊的障礙物是否清除了;

⑨補強木有無效用;瓷瓶串是否固定;

⑩人員是否齊全,到達崗位沒有。

經檢查無誤後,非操作人員離開操作區,即可發信號起吊,當杆頭離地麵一米左右時瘟暫時停止牽引,進行下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