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述
砼杆的焊接,一般采用氧、乙炔氣焊。
如果焊口間隙不均勻,可用銼鑿修正。
焊接前應選用適當的焊嘴和焊條,所有焊條應有出廠合格證書,.並且表麵應幹淨,無油泥和鏽蝕現象。然後複查一下杆段是否排直,眼孔位置是否正確,鋼箍焊口間隙尺寸是否正確,確認符合要求後方可開焊。
施焊前,將乙炔發生器置於距焊口10米以外迎風的地方,按要求向筒內注入清水。再向保險壺內注入清水,向進氣嘴吹氣,檢查水量,聽到“左左”聲時為合格。將電石塊裝入電石筐內,一次裝入量以l0千克為宜,加蓋後將電石筐沉入筒底,待停半分鍾後再將保險壺的連接橡皮管接到乙炔發生器的放氣嘴上便能排除筒內空氣,確保安全。另外再檢查一下防爆裝置是否完好。
乙炔發生器準備好後,再準備氧氣瓶。要求氧氣瓶與乙炔發生器和焊l:l之聞的相互距離均應不小於l0米.使用時,卸下保險罩,緩開旁側氣門,放出高壓氧氣,借以吹去氣門上的灰塵,隨即關閉。然後將氣壓調節器裝在氧氣瓶的氣嘴上,擰緊外套螺母,將黑色(或綠色)皮管連接在氧氣表出i:l嘴上.放鬆氣表上的頂絲,慢慢開啟氧氣瓶的氣門,察看高壓表讀數,然後將氣表頂絲向右旋,放出氧氣,吹掉皮管內的灰塵。在焊把手柄上,以黑色(或綠色)皮管連接氧氣瓶,調節頂絲,使低壓表指針在適當位置上——一般保持在5公斤/厘米2,隨即擰開焊把上的氧氣和乙炔開關,檢查乙炔嘴有無吸引力,若正常,即將兩個開關關閉,然後再將紅皮管連接乙炔發生器的保險壺出口。焊嘴及焊條規格的選擇。
第二節 焊接工藝
砼杆口焊合乎要求後,先按對稱方位點焊3—4點,以固定鋼箍的位置。點焊長度一般為20毫米左右。點焊所用的焊條應與正式焊接用焊條相同。
一、點火及調焰的操作步驟
1.拿住焊把,先開乙炔開關,點火,再打開氧氣門,初調火焰。
2.緩緩加大氧氣,使火焰呈現輪廓分明的二層,一直調節到“中性焰”——外焰呈暗的青黃色,內焰為十分明亮的白色而略帶青色,其末端不應有帶白色的羽焰,方可開始焊接。
焊接宜采用右焊法。焊把從左向右移動,火焰對著已焊好的焊縫,焊條在火焰後麵移動,焊嘴與焊口的夾角為60度。立焊與仰焊也可以采用習慣的左焊法,焊把從右向左移動火焰對著未焊好的焊口,焊條在焊把前麵移動。
二、焊接操作要求
1.穩定的握住焊把,氣孔或燒壞金屬。
2.焊接時焊條末端應不脫離熔池,氧、氮等氣體滲入焊縫。
3.氧氣壓力不宜過大,一般保持5千克/厘米2。
4.焊接火焰的內焰秉端,應離開熔池2—4毫米,不得使內焰接觸池,以免產生氣孔。
5.中斷焊接與收口時,要使火焰緩慢離開熔化金屬,以促進氣體能從焊縫中充分排淨,避免產生裂紋,縮氣及氣泡等缺陷。
鋼圈為6毫米厚度者可采用單層焊接,8毫米厚度者應用雙層焊接。鋼圈應分兩層焊接和分區焊接,在接頭處後焊的須與先焊的交叉2—5厘米,同時第二層的接頭必須與第一層的接頭相叉開。另外在焊第二層時,應先清除第一層上的渣滓。
焊完後,應用小錘輕敲焊縫,一方麵清除表麵氧化物及殘渣,同時還能消除焊縫的殘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