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之父
據說油畫是揚·凡·艾克發明的,西方人把他和他的哥哥赫伯特·凡·艾克一起稱為油畫之父。
在他們之前,畫家們在畫畫時並不像今天的畫家那樣有現成的顏料,隻要你在街上花錢就可以買回來用。那時的畫家們要采集許多植物或礦物,把它們搗成粉末,再加入些液體,一般是雞蛋清,這種方法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丹配拉”(tempera)。凡·艾克兄弟不滿意這種顏料配製法,因為這種顏料幹起來太快,你想畫有微妙的色調過渡的效果就很難了,所以,兄弟倆發明了用油畫調配顏料的方法。他們配製出的顏料比原有的顏料更具有光澤,更容易保存,現在油畫顏料的調配方法就是凡·艾克兄弟發明的。
凡·艾克兄弟曾被請去為根特一個教堂畫祭壇畫,這幅祭壇畫與眾不同,它由一個像屏風一樣可以折開的三折畫組成。在創作過程中,哥哥赫伯特不幸早逝,弟弟揚最終完成了這幅作品。這幅畫畫得太好,以至於各地的博物館都要借去,於是這幅畫便被分到不同的城市裏展覽和保存,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幅作品的各個部分才“破鏡重圓”,重新聚攏在根特的那家教堂裏。
弟弟揚·凡·艾克最出名的油畫是《喬凡尼·阿爾諾芬尼和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