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紫萼參(2 / 2)

然而她提防著、小心著、甚至謀劃著,卻終於還是比不上北疆一戰中百裏肇的大放異彩。一夜之間,整個大周都將目光凝聚在了百裏肇的身上。幾乎所有的人都相信,他們的太子,有足夠的能力一舉掃平北狄,從此熄了北疆之亂,乃至一統天下。

如日中天的百裏肇,讓其他皇子黯然失色。寧親王百裏肅身為皇長子,又有李淑妃竭力為謀,也在這樣的情勢下徹底死心。這卻讓她大感失策。

她原本想的是,諸皇子中,百裏聿最幼,若能讓年長的幾人先就爭得你死我活,兩敗俱傷,到了最後,她隻需輕輕伸手,便能將那隻早已熟透的桃子給摘了下來。如此既省事又省心,又何樂而不為。隻是她卻萬萬沒有料到,她等到的,竟會是這個結果。

就在她以為此事已全無希望,甚至為百裏聿一直與百裏肇交好,而自己也未從中作梗而感到欣慰的時候,她卻突然發現了延德帝的變化。

對百裏肇,延德帝無疑是疼愛的,畢竟百裏肇乃是他的結發妻子董後留下的根苗。從百裏肇極幼之時,延德帝便不止一次的表示,此子足堪承祧,甚至在他年紀尚幼之時,便立了他做太子。照說,百裏肇立下此等大功,他該欣慰有此佳兒,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她與延德帝做了一世的夫妻,對他,又怎會不了解。細忖之下,便也明白過來。有些時候,功勞太重,光芒太盛,其實也是會灼痛人的。至少,延德帝從前,就從未有過這等光彩。

功高震主,又怎能不為所嫉。若然延德帝此時,已然年老力衰也就罷了,然而其時的延德帝又正當年富力強,如此一來,父子之間的關係便變得有些莫測起來。

察覺了此點的她,自然不會放過。

於是她一麵暗下安排,一麵卻又私下送了信給兄長蕭燦,問他與當年的那位大夫可還有所聯係。當其時,百裏肇正與蕭家議親,有意聘定蕭氏長女蕭呈嫻為正妃,對她的要求,蕭燦雖也暗覺詫異,卻也不疑有他,當即便依她要求,將那人的聯係方式與了她……

默思往事,她忽然隻覺得可笑。自己窮盡了那許多心思,結果,卻又給百裏肇送去了一個幫他治愈雙腿的妻子。天意這兩個字,果真是莫測呀!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她已停下了腳步,靜靜的站在一株臘梅花下。臘梅開的正好,清淺的暗香盈溢開來,被暖暖的冬陽一蒸,竟有一種熏人之感。她身後跟著的一應宮人,雖對她忽然停下腳步,多有不解,但見她麵色變幻難定,卻也不敢上前相擾,便悄無聲息的立在她的身後。長長的歎息了一聲,蕭後忽又恍惚的想起如今正自纏綿病榻的延德帝:我費了那許多的心思,最終落得一場空;而你呢,你默許了我的行事,甚至有意無意的幫了我一把,卻絕不會想到,才隻是四年而已,你的身體卻已虧負如此。

一念及此,蕭後也真不知是該笑還是該歎,恰在此時,一陣散亂而急促的步伐驟然的傳入她的耳中,卻讓她不由的皺了眉頭,心中大感不快。延德帝病重之後,她明明已三令五申,命舉動小心,不得驚擾,卻不料仍有人在寢宮左近地方這般匆忙奔跑。才要發作之時,卻聽得身後的心腹女官秀娟上前一步,輕聲稟道:“娘娘,是秋雯來了!”

忽聞此語,蕭後不覺一愣。秋雯在她身邊也頗有些年頭了,素來行事甚是穩重,怎麼今兒……蹙眉應聲看了過去時,她看到秋雯正急匆匆的奔了過來,因蕭後並未發話,身後的那些宮女自也不敢攔住,便讓她疾步的走上前來:“娘娘……娘娘,安親王,他……回來了……”

秋雯那猶帶喘息的聲音乍一傳入耳中,卻讓蕭後猛然一驚:“聿兒……”她失聲叫著,麵上滿是驚喜之色。百裏聿離京之時,並未稟知於她,這些日子,也不知讓她擔了多少心。

一麵是丈夫,一麵兒子,兩麵煎迫之下,讓她這陣子對鏡之時,都覺自己老了十餘歲。

“他……他人呢?”才剛的不悅早已一掃而空,蕭後疾聲的問道,卻是聲音都顫了。

秋雯這會兒喘息已稍稍平定,聞聲之後,趕忙答道:“才剛是安親王府來人,道是王爺已平安回來了!這會子正沐浴更衣,略等片刻,便即進宮來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