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瞬息萬變,有些人因種種原因而難以適應。這種不適應包括很多方麵,如對社會不公平現象的不滿;因無力改變現狀而苦悶;為自己懷才不遇而憤憤不平;因個人技能與現代化的差距而焦急無奈等,這些都會讓人產生“心病”。
缺少精神上的滿足
現代人過於注重物質上的享受,卻忽略了精神上的滿足,很多人雖然獲得很大財富卻並不能感受到快樂,這種內心的失落和空洞總會讓人感到生活的無聊和乏味。
心理疾病對人的健康危害是極大的,這就需要我們積極地進行預防,使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讓心靈世界裏充滿陽光。
創建和諧的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的實質是人與人的一種心理關係。人們通過正常的交往、溝通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對心身健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反之,不協調的人際關係則容易造成心理失衡。
培養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是人們正確麵對社會和實現自我健康發展的基礎,對心身疾病的預防具有重要作用。保持積極的自我態度,才能更好地接納自己。對生活保持持久的熱情,才能與社會保持一種動態的協調和平衡。
加強身體的鍛煉
健康的體魄是保持身體和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礎,隻有當人們擁有強健的體魄,才會使身體的各項機能正常運轉,維持身體循環的平衡,並帶給人良好的情緒體驗。同時健康的體魄還能增加抗壓能力,阻止疾病的侵害。
保持良好的情緒
情緒是心身聯係的橋梁。保持良好的情緒反應是建立在良好的心理防禦機製基礎之上的,它能夠使人自覺地以某種理由或方法去抵消、回避或否認內心所產生的緊張、不安和痛苦,恢複自身心理上的平衡和穩定。
正確認識疾病
樂觀主義精神和堅強意誌是人們與疾病作鬥爭的最寶貴的心理狀態。隻有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現狀,對疾病警惕但不恐懼,采取積極的治療,才會有利於身體的康複。
人人都渴望健康長壽,但長壽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隻有心理豁達、樂觀的人才能保持身心協調,延年益壽。
熱愛生活
很多已經八、九十歲的老人依然對生活充滿著激情,他們總是能夠保持著愉快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使他們的身心處於一個良好的狀態,能夠延緩衰老,促進健康。
知足常樂
如果一個人過於追求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很容易讓自己內心失去平衡,變得急躁、貪婪、冷漠,引發身心疾病。而如果能夠保持和善嫻靜、知足常樂的性格,則會使軀體內部環境保持平衡有序的狀態,使人心滿意足,減少憂愁。
笑口常開
笑是一種簡單而又愉快的運動,可使胸、膈、腹以及心、肺、肝等都得到有益的活動,神經、骨骼和肌肉得到放鬆,且可驅除憂愁煩惱,減輕精神壓力,抒發健康的感情,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使人長壽。
愛好廣泛
廣泛的興趣可以提高人的人生體悟和生命樂趣,例如琴棋書畫能夠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情愉快;當然,很多有趣的活動還能夠鍛煉人的大腦,從而延緩大腦的衰老。
心胸豁達
長壽者大都擁有開闊的心胸,他們性格豪爽、樂於助人,對於煩惱的事會積極地處理掉,這樣便能長期保持愉快的心情,促進內分泌以及免疫係統正常功能的良好發揮,從而減少疾病、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