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的月亮,本該瀲灩成精的時刻,卻陡然間在馬蹄聲中散落一地。刀光劍影,角鼓爭鳴,血流成河。弗拉德軍騎兵在火炮的掩護下,提著刀在奧斯曼人身邊呼嘯而過,刀繪製出死亡的曲線,血肉橫飛。有一滴戰友的血順著刀刃落在其他同伴的臉上,在眼中氤氳成一片慘紅,士兵們越戰越勇。後方,洛拉克亞親自率領一隊軍士擊鼓,鼓聲響徹天地,激勵著前方士兵。
此前的回退讓戰神就覺得是揮拳打在了空氣上,頗為不爽。這一次步兵陣卻呐喊著向前,戰神下定決心定要讓他們好看!步兵陣卻好像那穿著銅牆鐵壁的巨獸,奧斯曼的戰刀全部被前排的人用厚重的盾牌擋下,隨即第二排士兵就捅出長矛,戰神胯下的跟隨其多年的戰馬,也被長矛洞穿。戰神跳下來向後打了幾個滾,這才穩住身形。
剛及穩住身形,那火炮聲裹挾著的炮彈落下,戰神勉強把脖子一歪,一塊彈片就橫飛過去。身邊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慘叫著倒下,前方敵人的步兵陣,踩著奧斯曼人留下的屍體步步向前。這時,副官拚死上前,拿著戰刀,擋在戰神身前,劈開層層箭雨,“閣下,是時候撤退了,我們被包圍了!”戰神無奈仰天長歎,隨即跟隨副官斬著劍雨,命全軍突圍。
奧斯曼人在側翼薄弱包圍圈,殺出一條血路,護衛著戰神,逃回了城裏。弗拉德拿著奧凱恩所贈寶劍,率領騎兵,砍殺逃亡的敵軍,直至城下,方離開。
這一仗,使得右路軍損失慘重,而弗拉德軍傷亡不足二十人,火炮和靈活的騎兵、如活動壁壘般的步兵讓奧斯曼人無可奈何。但弗拉德並沒有乘勝攻城,這讓洛拉克亞暗自點頭,兩人都明白,這就是攻防的轉換,雖然奧斯曼人損失慘重,但憑借高大厚重的城牆,弗拉德軍要付出巨大代價方能奪城,還要防止敵軍支援。而弗拉德心中更是知道,與奧凱恩之約,已經拉開序幕,洛克汗有能力堅守三天,三天後自己的師傅奧凱恩就會與自己兵戎相見,他知道自己必須在三天裏攻下城池,以城池為掩體來對抗自己的師傅。
弗拉德命人清掃了戰場和軍營,隻留下一批士兵放哨,就命令以現疲態的軍官們和士兵們休息。已在多次戰鬥中,見識到弗拉德卓越軍事才能的將士們自然是倒頭就睡。與這邊的倒頭大覺不同,“戰神”諾克汗率領殘部,回到了城裏。清點人數,右路軍從原來的坐擁四十萬,到現在的不足十萬,諾克汗不禁背脊發涼,心想若是不及時撤離,那就會全軍覆沒。此時的他,並沒有考慮前線的戰事,而是想著此戰的失敗,會讓蘇丹對自己不信任,因為是自己判斷失誤,出現的致命後果,而國內的局勢看,他會失去和競爭對手拔都競爭軍隊一哥的機會。
前線失敗的消息,傳至蘇丹皇宮,舉國震動,蘇丹自然也勃然大怒。蘇丹對“戰神”頗為不滿,於是派遣使者快馬加鞭,接力將自己的命令傳至諾克汗手中。奧凱恩的傳書也來到蘇丹麵前,奧凱恩說由於戰神的急行軍,打亂了原本的計劃,現在他們又被阻隔在通往濟姆尼恰的一條河流之前,不時有敵軍襲擾,不能及時支援諾克汗,奧凱恩表達了自己足夠的歉意。蘇丹也看過奧凱恩的計劃,所以他並沒有對奧凱恩有什麼意見,他甚至認為奧凱恩不該對發生的一切負責,於是他寫了親筆信安撫奧凱恩,並讓奧凱恩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實時彙報就可以。
諾克汗接到命令死守濟姆尼恰,待奧凱恩和賈德處理完敵軍襲擾,前來支援。最後一句,讓諾克汗的臉色都發白了,蘇丹的親筆:如濟姆尼恰守不住,即使你能活著,我都會賜死於你!你仗著原本的軍功,沒所作為,不禁讓我失望,也讓帝國失望。
接下來一個白天兩個黑夜裏,麵對不時在城下叫罵的弗拉德軍,諾克汗都無視了,他知道自己的政治和軍事地位岌岌可危,他隻能憑借奧凱恩的援手重振江湖。盡管有時叫罵的敵軍,甚至把自己祖宗十八代幾乎都問候了一個遍,他也隻能咬牙切齒的看著,命士兵放箭作為回答,但敵人是箭來就跑,箭完了繼續過來叫罵和詛咒。敵人直接在城前建立了前哨站,輪班倒的叫罵和詛咒,讓諾克汗是有怒不敢發。這些時光裏,防住了好幾次弗拉德軍的掘地道進城戰術,不過奧凱恩卻遲遲沒有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