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修道院的密室(2 / 2)

裏拉修道院是巴爾幹半島最大的修道院,位於巴爾幹半島最高山峰裏拉山的裏奧斯卡山穀中。這座新拜占庭建築始建於公元10世紀中期,是由隱士聖胡安·德裏拉建造的,當時這裏還曾是巴爾幹國家第二個修士團的大本營。修道院原先建在保加利亞第一位聖徒裏奧斯基居住過的山洞附近,13世紀—14世紀遷至現址。公元14世紀初期,裏拉修道院毀於地震。後來修道院得到重建,並修築了堅固的城堡。在1834~1860年間最後重建。在它的裏麵至今仍保存著中世紀修道院的遺跡和聖胡安·德裏拉的紀念物。

幾個世紀以來,作為保加利亞文藝複興式建築的傑作和保加利亞人民的“民族精神的堡壘”,裏拉修道院一直都是該國最重要的修道院,在這裏甚至還曾興起過一個著名的文學流派。當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它又成了民族的象征。土耳其人入侵時,修道院曾三次被焚,但保加利亞各地的居民向這裏運送了大量的石塊、木材、灰漿等建築材料,開始修道院的恢複工作。不久,裏拉修道院又重現昔日的風姿,成為保加利亞文藝複興式建築的傑作。通過這座修道院,保加利亞人民頑強地抵禦了外族的奴化政策,將自己民族旗幟保存下來。

裏拉修道院整個建築都在一條溪流之SH拔1200米,占地8800平方米,很像中世紀的城堡,布局嚴謹。半圓形的4層樓又分為東西南北四部分,共有300多個房間,過去曾經同時供上萬名朝聖者在此住宿,其中突出的是北側的廚房,煙囪高22米。

四人在300多個房間,踱步參觀,不時駐足欣賞那些文物和藝術品。凱文也拿著自己的Droid拍個不停。當逛到北側的廚房時,凱文的Droid卻拍到了煙囪那兒居然有青麵獠牙的妖怪,於是凱文仔細的檢查著這個巨大的煙囪。忽然,嘎吱一聲,煙囪裏的牆壁凹陷了,露出一條向下的通道,“我不知道碰到了哪?我奇怪照片上為什麼會有這,於是我就看了看。”凱文邊攤手邊揚著Droid。四人看了看周圍的人,見沒有人發現這一幕,弗拉德帶頭其他人魚貫進入了這個通道。

當四人進入後,外麵的牆壁複原了,四圍一片漆黑。弗拉德打了一個響指,隨即點亮了整個通道,四周的壁畫上都是10世紀,修士團的生活和戰鬥場景。四人走著走著就來到一扇石門前,室門前是朽爛的座椅和書籍,石門上刻著一段文字,斯特凡隨即上前去看。斯特凡翻譯道,“我們決定永遠封閉這扇大門,不讓好奇的世人接觸最純粹的古老邪惡。後來人,請止步!這扇門後麵是巨大的令人震驚的真相和無邊的邪惡。請放棄你心中的好奇,離開吧。你忠實的修士團成員莫新德。”“既然來了就得看個明白。”寰說道。

“你們後退!”弗拉德說著,手放在石門上,見三人後退後,弗拉德一用力,石門轟然倒下。與蘇丹地宮不同,修士團的石門後迎接眾人的是寂靜,而不是無數的兵器和陷阱。進入石門後的房間,通過斯特凡的翻譯,眾人了解到很多關於這個石室的曆史。

公元957年,保加利亞第一帝國時期,修士團的莫新德無意間得知了一個傳說,傳說保加利亞的敵人拜占庭帝國的人在積極尋找地獄之門,用來顛覆保加利亞帝國。莫新德和修士團進行了秘密的調查。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搶在了拜占庭前麵,找到了拜占庭想要找的東西。在黑海附近的一處洞穴,莫新德及其修士團發現了兩本漆黑的書,書身用不知名的金屬包裹,洞穴的牆上滿是警告的圖畫和不知名的文字,不過修士團沒來得及打開書,拜占庭的騎士們也趕來了,與修士團進行了戰鬥,寡不敵眾的修士團最終戰死。但莫新德卻帶著其中一本書,從洞穴後麵的地道逃跑。

與拜占庭人不同,修士團對該書的研究有了成效,通過對比希臘文和古波斯語、希伯來文,修士團知道了書的秘密,兩本書記載著同樣的事,可以說內容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