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修道院的密室(1 / 2)

圖書館一戰後,歐洲汙染者並沒有繼續出現的跡象。美軍新成立了S大隊,首批由洛哈特上尉和他的士兵們組成,前往非洲和南美阻止那裏的汙染者們,與歐洲的汙染者不同,他們不會變異和變強。尤裏搜查了圖書館的裏裏外外,在卡特琳娜的幫助下,尤裏查出圖書館少了一本書,那就是《惡魔之門》,這本書通體漆黑,封麵采用了一種未知金屬,是幾年前一位阿拉伯商人捐獻修繕圖書館的時候,捐贈給圖書館的。斯特凡也看過,不過沒人看得懂上麵的文字。

蓋比歐把一切告訴了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爾認為除歐洲外各地的汙染者沒變異,這變相證明了操控者也許就在歐洲,他撤回了在各處獵殺的蓋比歐、費斯、歐內斯特。集中力量,以水廠為線索追查汙染者源頭,他並不認為感染者和汙染者有根本的聯係。

安德森在北約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對美專家諾曼大吼,“早點,你們怎麼不用這秘密武器?為什麼要投擲燃燒空氣彈?”安德森顯然對美的前後態度不一致,而感到大為光火。諾曼也感覺到了其他國家代表的咄咄逼人的眼光,“這項計劃幾天前,才定下來,實驗也剛剛得到通過。因此。。。。。。”“因此你就讓我的人去送命?”安德森拍著桌子大叫,“我們用不著生化人,也能通過常規武器去解決!”一時間諾曼啞口無言。

弗拉基米爾親自來到基希訥烏,向四人說明了情況。“惡魔之門?我曾經看過,但是看不懂,上麵的文字類似於希伯來文,卻又不同於希伯來文。”斯特凡說。弗拉德要求弗拉基米爾繼續查下去,而四人將再度踏上旅程。這次他們問寰去哪兒,寰回答道:“不如就去索菲亞吧。”眾人同意,決定前往保加利亞索菲亞。

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sofia)是保加利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保加利亞中西部,地處四麵環山的索非亞盆地南部。全國第一大城城市跨伊斯克爾河及其支流,麵積167平方公裏,人口近120萬。古稱“塞迪卡”。

公元前一世紀後,曾先後為羅馬帝國和拜占庭的要塞城市,有較發達的手工業和商業。公元前八至前七世紀為色雷斯人塞爾迪部落居住地。後成為羅馬帝國要塞城市和拜占廷帝國政治中心之一。公元809年是斯拉夫保加利亞國家的一部分,是巴爾幹半島斯拉夫人的集居區。公元1382年,奧斯曼人攻占索非亞,1396年全部占領保加利亞。此後的500年中,索非亞被奧斯曼帝國統治。1879年索非亞被定為首都。1908年保加利亞脫離奧斯曼帝國宣布獨立,索非亞成為獨立的保加利亞首都。

索非亞古時名塞迪卡、斯雷德茨等,14世紀開始因聖索非亞教堂而最後定名為索非亞。索非亞是一個風景迷人的旅遊勝地,是聞名世界的花園城市。它的街道、廣場、住宅區掩映在一片蔥綠之中,市區有多處林蔭大道、草坪和花園。建築物大都為白色或淺黃色,與繽紛的花木相映,顯得格外恬靜潔雅。街道上有許多花店、花攤,市民們普遍喜歡種花和贈花,最受歡迎的是經久不謝的石竹花、鬱金香和紅玫瑰。從索非亞廣場沿寬廣的、用陶瓷磚鋪成的俄羅斯林蔭大道前行到鷹橋,在這不到一公裏的路上,就有4座美麗的花園。索非亞與外界交通方便,溝通亞德裏亞海、中歐和多瑙河、裏海、愛琴海的重要交通線穿過山口或峽穀經過這裏,是歐洲交通中心之一。

在被奧斯曼帝國占領期間,城市受到很大破壞,古建築物中隻有兩座基督教早期建築──公元2世紀建造的聖喬治教堂和4世紀初建造的聖索非亞教堂留存下來。在航班上前往索菲亞的眾人決定去看兩座教堂。建於公元2世紀的聖喬治教堂是保加利亞眾多教堂中曆史最悠久的一處,同時也是早期東歐基督教建築的典範。這座教堂外觀簡樸,既沒有什麼宏偉的氣勢,也沒有華麗的裝飾,紅色的磚牆上遍布著斑駁的痕跡。聖喬治教堂是東歐少見的古羅馬帝國時代的基督教建築,因而具有很高的曆史紀念意義。這時弗拉德聽到一個路人要去裏拉修道院,他決定跟隨前往。

裏拉修道院是保加利亞最為古老的宗教建築之一,它建於10世紀前後,因其嚴謹的建築風格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裏擁有11座建於不同時期的教堂,其他附屬建築更是不可勝數,高大的外牆又將這裏與世隔絕開來。四人漫步在修道院裏,隨處可見許多珍貴的文物,同時他們還欣賞到精美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