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 / 2)

時已初更時分,但雪光夜明,因此不覺。至霸陵橋上,廷尉引軍喝曰:“此何人也?”廣曰:“吾乃前將軍李廣。”廷尉曰:“今將軍尚不敢夜行,何況前將軍乎?”喝軍士挽廣下馬,吊於橋上。凍至天明,韓安國見廣吊於橋上,喝令放之。

後半年,匈奴入寇,殺遼西太守,邊報甚急。帝遣韓安國為將破之。安國到邊廷,連輸數陣,上表乞李廣救援,帝宣廣為北平太守兼將軍,上邊破虜。廣至,乞霸陵廷尉為先鋒,尉隻得去北平。韓安國言:“匈奴勢大不可敵。”廣差霸陵廷尉引千騎出陣,大敗而歸。廣曰:“昔時在霸陵如此英雄,今日臨邊如此敗也!”廷尉無言。廣命斬之。廣引軍出,匈奴一見,望風而走,大呼曰:“飛將軍來也!”自此世號“飛將軍”。

匈奴遁去,廣回長安。韓安國奏功,帝欲加官。霸陵尉家人詣闕,告廣起挾仇報,無罪斬尉。帝怒,將功折罪,再為閑人。

後武帝登基,匈奴左賢王擁津兵二十萬,入寇中原。群臣奏請博望侯張騫為帥。騫保舉廣同行。武帝準奏,加廣為前將軍,與騫同赴邊上。整肅隊伍,與騫分兵作兩路破匈奴,騫從東道入,廣從西道。

廣留軍陸續進發,先與長子李敢引五十騎長驅大進,正與匈奴左賢王軍馬相迎,胡兵十萬,旗-蔽日而來,漢軍大恐。廣與子李敢曰:“汝可持刃以遏其後,如軍士退者立斬。吾當以身先之。”左賢王乘大纛年,於軍中調遣。廣引千餘騎先衝入陣中。匈奴掩麵大呼曰:“飛將軍又來也!”李敢隨軍士攻擊,胡兵四散奔走。廣死左賢王,縱馬追殺敗散,被箭所傷死於沙場者勿知其數。

廣回,正迎左賢王大纛車,就乘而回,路遇張騫,騫將為是胡兵,將本部軍圍定。廣下年備說其事,騫大喜。邊上平複,張騫、李廣回長安麵君。入奏上:“廣在塞上乘左賢王車,意圖不仁。”送下廷尉問罪。騫力奏:“廣大小功次十餘件,殺死左賢王,皆廣之功也。不幸誤坐王車,乞聖情寬恕!”帝命將功折罪,廢為庶人。

後匈奴又犯三關,至急,人奏請大將退之。武帝乃命衛青為帥,保外甥霍去病為先鋒。大臣奏曰:“李廣累戰匈奴,匈奴大懼,號曰‘飛將軍’。如此人去,必有人獲捷報。”帝宣廣為前將軍,隨衛青上邊。廣此時已老,帶子李敢、李椒同至塞上。衛青分兵三路:青自取中原,霍去病東路,廣取西路。約至接天嶺取齊。廣與二子引兵馬萬餘,迤邐殺奔北邊來。一日,天降大霧,漫山蔽野,意不知東西。廣恐失誤限期,從軍馬行。至日午,方始霧收。廣軍有曾北征者,見路生澀,勒住人馬,回報李廣。廣猶未信,隻顧縱軍前時。整行一日,至山,廣方信差了路途,急從回軍,路上迎見漢軍報來:“衛青、霍去病兩路軍馬,大破匈奴,已到接天嶺屯駐。”廣仰天歎曰:“吾自幼從軍,多功沙漠,今己年老,終身不遇,奈何命薄耶!”

晚到嶺下見衛青時,功勞已自報朝廷去了,廣鬱鬱不樂。朝廷使命至,宣衛青班師。廣與子敢曰:“寧死番地,我無麵目見朝廷矣!”霍去病至,曰:“朝廷要斬汝首,以正慢功之罪。”霍去病隨衛青還國。廣思:“空歸人世,一生不遇,幾遭黜逐,萬代笑恥!”帳中拔劍自刎而死。如此一個將軍,化作南柯一夢!後來,李敢、李禹刺霍去病。朝延命霍去病子霍光為勘官,見李氏子子孫孫不絕,必世世報仇,遂解釋其事。李氏子李陵,皆李廣之後也。

王勃作《騰王閣詩序》一聯:“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馮唐如此足智多謀之士,年老不得重用,李廣如此雄才豪氣之將,終身不得封侯:皆時也,運也,命也!

胡曾先生有四句詩:

原頭日落雪邊雲,猶放韓盧避兔群。

況是西方無事日,霸陵誰識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