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3)

那官人共員外使棒,楊溫道:“我不敢打著,打著了不好看。”使兩三合了,員外道:“拽破,你那棒有節病。”那楊溫道:“複員外,如何有節病。”員外道:“你待打不打,是節病;你兩節鬼使,如何打得人?”楊溫道:“複員外,員外架,你棒遲,我棒快,特地棒倒;待員外隔時,棒才落。”古人所謂:

爛柯仙客妙神通,一局曾經幾度春。

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員外道:“我正要你打著我。我喜歡你打來,不妨兩個再使。”楊溫道:“打著了不好看。”

兩人正使,則聽得門口有人敲門。茶博士唱個喏,馬都頭問道:“員外在那裏?”茶博士道:“在裏麵使棒。”馬都頭道:“你行!我道你休使棒,他卻酷愛。”都頭走入來,共員外廝叫了。楊官人向前來唱個喏,馬都頭似還不還一喏。馬都頭道:“員外可知道庵老,原來你這般刷子。”員外道:“不是。他要上嶽,共山東夜叉李貴使棒。我見他說,共他使看。”馬都頭道:“這漢要共李貴使棒!-,你卻如何贏得他?不被他打得疾患,也得你不識李貴。我兀自請他,問他騰倒棒法。”

楊官人口裏不道,肚內思量:“叵耐這漢忒欺負我。”馬都頭道:“我乃使棒部署,你敢共我使一合棒?你贏得我時,我卻變你共山東夜叉李貴使棒;如贏不得我,你便離了我這裏去休!”楊官人道:“我敢共都頭使棒。”員外同棒,都頭拿一條棒起,做了一個旗鼓。楊官人也做一個旗鼓,道:“都頭,一合使,是兩合使?”都頭道:“隻一合。”間棒起,兩個不三合,不兩合,隻一合地使。所謂:

兩條硬棒相迎敵,寧免中間無損傷;

手起不須三兩合,須知誰弱與誰強。

馬都頭棒打楊官人,就幸則一步,攔腰便打。那馬都頭使棒,則半步一隔,楊官人便走。都頭趕上使一棒,劈頭打下來,楊官人把腳側一步,棒過和身也過,落夾背一棒,把都頭打一下伏地,看見脊背上腫起來,楊官人道:“都頭使得好,我不是刷子!”都頭起來,著了衣裳,道:“好,你真個會。”正是:

好手手中呈好手,紅心心裏中紅心。

馬都頭道:“我去說與眾社裏人,交來請你!”馬都頭自去。

員外道:“哥哥,你真個會!適才是你饒我。馬都頭恁地一條棒,兀自奈何你不得,我如何奈何得你?隻在我茶坊裏歇,我把物事來將息你,把兩貫錢去還了人卻來。”楊官人便出茶坊,來店中還了房錢並飯錢,卻來茶坊裏。茶博士道:“官人,你卻何恁的本事。我這員外,件件不好,隻好兩件:廝撲、使棒。”

到明日,吃飯了,正與員外吃茶,隻見二十人入茶坊來,共員外廝叫道:“我們聽得,有一個要共山東夜叉李貴使棒,交他出則個!”員外道:“在這裏坐地便是。”那官人唱了喏,道:“客人楊三官便是。”數中一個道:“便是他要共山東夜叉李貴使棒。”那官人道:“都頭,昨夜莫怪。”都頭道:“是我欺負他了,被打了一棒,卻是他會。”眾社官把出三百貫錢來,道:“楊三哥,你把來將息。”楊官人謝了,眾人都去。

三月三十七日,節級部署來見員外,員外叫道:“哥哥,我去上嶽。”次日,楊官人打扮朝嶽。到嶽廟前一鳳,果謂是:

青鬆影裏,依稀見寶殿巍峨;老檜陰中,仿佛侵三門森聳。百花掩映,一條道路無塵;翠竹周圍,兩下水流金線。離樓左視,望千裏如在目前;師曠右邊,聽優做直同耳畔。草參亭上,爐內焚百和名香;祝獻台前,案上放靈種。朝聞木馬頻嘶,暮聽泥神唱喏。

楊三官人到這嶽廟燒香,參拜了獻台上社司間署。

眾社官都在獻台上,社司道:“李貴今年沒對。”李貴道:“唱三個喏與東嶽聖帝,謝菩薩保護。”覷著本社官唱一個喏,道:“李貴今年無對,明年不上山。不是李貴怕了不上山,及至上山又沒對頭,白拿這利物,惶恐!惶恐!”又一個唱喏與上山下山的社官。唱喏了,那日李貴遂回頭勒那兩軍使棒:“誰敢與爺爺做對?”眾人不敢則聲。那使棒的三上五落。李貴道:“你們不敢與我使棒,這利物屬我。”李貴道:“我如今去拿了利物。”

那獻台上,人從裏,喝一聲道:“且住!且住!這利物不屬你!”李貴吃了一驚,抬起頭一看,卻是一個承局出來道:“我是兩京楊承局,來這裏燒香,特地來看使棒。你卻共社官斯說要白拿這利物。你若贏得我,這利物屬你;你輸與我,我便拿這利物去。我要和你放對,使一合棒,你敢也不敢?”李貴道:“使棒各自聞名,西京那有楊承局會使棒?”部署道:“你要使棒,沒人央考你,休絮!休絮!”社司讀灶畢,部署在中間間棒。

這承局便是楊三官人,共部署馬都頭曾使棒,則瞞了李貴。李貴道:“教他出來!”楊三官把一條棒,李貴把一條俸,兩個放對使一合。楊三是行家,使棒的叫做騰倒,見了冷破,再使一合。那楊承局一棒劈頭便打下來,喚做大捷。李貴使一打隔,楊官人棒待落,卻不打頭,入一步則半步一棒,望小退上打著,李貴叫一聲,辟然倒地。正是:

好雞無兩對,快馬隻一鞭。

李貴輸了,楊溫就那獻台上說了四句詩,道是:

天下未嚐無故手,強中猶自有強人。

霸王尚有烏江難,李貴今朝折了名。

隻因楊溫讀了四句詩後,撩撥得獻台上有二十來個子弟,卻是皇親國戚,有錢財主,都是李貴師弟,看見師父輸了,焦-,一發都上來要打那承局。原來“寡不敵眾,弱難勝強”,那楊溫當時怎的計較?

有指爪劈開地麵,為騰雲飛上青霄。

若無入地升天術,目下災殃怎地消。

眾子弟正奔來要打那楊溫,卻見數中楊員外道:“不可打他,這四山五嶽人看見,不好看!隻道我這裏欺他,後番難賽這付。若要打他,下山去到楊玉茶坊裏了,卻打他未遲。”眾人道:“員外也說得是。”

這楊承局歸到楊玉茶坊,把利物入茶坊後地房裏去了。眾子弟道:“員外,你交他出來,我們打他,與我師父報仇!”楊員外入後房裏,叫楊三官人:“他們眾人要打你。且說你幾歲了?”楊溫道:“今年二十四歲了。”楊員外道:“我卻三十歲,較長六歲,我做你哥哥。你肯拜我為哥哥麼?我救你這一頓拳踢。”楊溫自思量道:“我要去官司下狀取妻,便結識得一個財主,也不枉了。”便告員外道:“我先出去,你隨我來。”員外道:“適來在獻台上使棒的楊玉叔叔兄弟,且望諸位閽略則個!”眾人道:“你何不早說?既是令弟,請他出來與我們廝見則個。”員外叫:“楊三哥,你與眾官員子弟相見。”楊官人出來,唱三個喏。眾人還禮,道是:“適間莫怪。少間,師父李貴自來相謝。”

不多時,李貴入茶坊來,唱了一個喏,道是:“李貴幾年沒對,自是一個使棒的魁手,今日卻被官人贏了。官人想不是一樣人,必是將門之子。真個恁的好手段!李貴情願下拜。”楊官人道:“不消恁的。”卻把些剩物送與李貴,李貴謝了自去。楊玉員外道:“我弟隻在我這裏住。”

當日,楊員外和楊溫在金銀鋪坐地,也是早飯罷,則見一個大漢,騎一匹馬,來金銀鋪前下馬,唱喏道:“複員外,太公不快,交來請員外回來則個!”那漢說了,上馬便去。楊溫認得:當夜被劫,是這廝把著火把。欲待轉身出櫃,來捉那廝,三步近,兩步遠,那廝馬快,走了。楊員外道:“兄弟,你看著鋪,我回去見我爹則個,五七日便來。”楊三官人道:“複仁兄,溫要隨仁兄去走一遭,叫公公則個。”員外道:“你去不得,我爹爹心煩利害人,則好休去。”楊溫道:“鋪中許多財物,不敢在此。”楊玉道:“我把你不妨,便有甚的要緊?”楊溫道:“複仁兄,容溫同去。”員外道:“你苦苦要去時,隨你去也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