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黑錫丹。以鎮之。或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以緩之。金匱奔湯。亦有意義。烏梅丸亦可借用。
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名都氣丸。(十四)
婦人科
婦人之病。與男子同。唯經帶胎前產後。另有方法。
一妊婦患傷寒雜病。俱以四物湯為主。無汗。加麻黃細辛。有汗。加桂甘草。寒熱往來。
加柴胡黃芩。鼻幹不眠。加升麻葛根大黃芒硝幹薑附子。俱可隨症加入。古人六合四物湯。
論之詳矣。
一婦人有胎。恐服藥有礙。灶中黃土研末。以水和塗於心下及臍下。幹則易之。
一受胎二三月。必嘔惡心。以月水不通。陽明之氣。壅盛上。至四五月自愈。如病甚。
用一胎前下血。名曰胎漏。氣虛不攝血也。多服補中益氣湯。如因惱怒傷肝者。宜加味逍遙散。加生地。
一胎動不安。血不養胎也。宜四物湯。去川芎加白術杜仲。若有火者。再加黃芩。如腹時痛多寒者。加川椒。此一味。今人罕用。金匱用以養胎。
一墮胎症屢患者。必應期而墮總屬氣血大虛。餘昔惑於丹溪之說。以黃芩白術為安胎聖藥。內子患此。四年中連服五次皆墮。後有老醫。用四物湯。加真鹿膠補骨脂菟絲子杜仲川續斷而安。餘始悟命門為人立命之本。女以係胞。必用溫藥熱藥始效。趙氏醫貫。用六味八味。加艾葉阿膠。大有灼見。如不受溫藥峻劑者。以杜仲八兩。糯米湯泡炒勿焦取粉。真桑上寄生人參五味子各四兩為末。以黃一斤。白術大棗各六兩。煮膏為丸。米湯送下四錢。
一日兩服。神效。一子腫。宜五皮散。加白術子嗽。宜二陳湯。加阿膠麥冬桑白皮五味子幹薑細辛。子懸宜四物湯。去川芎。加黃芩白術甘草。子瀉宜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加黃芩砂仁。
一臨產交骨不開。宜四物。去芍地。加發炭三錢。龜板五錢。水煎服。如血水大下而不產者。是血幹而胎滯。氣虛推送無力。宜當歸補血湯。加人參肉桂各一錢。甚者。去桂。加附子三錢。此法時醫不講。
一產後血暈。用醋炭熏鼻。老酒和童便飲之。不可放倒。如氣血脫而暈者。必唇口手足厥冷。以當歸補血湯。加參附幹薑。以回其陽。甚者。必用通脈四逆湯。如認作血暈治之。
則一胎衣不下。用歸身五錢。川芎三錢。水煎服。或血入衣中。脹而不下。宜清酒送下失笑散。
一產後發熱。有外感者。照常法治之。如無外感。用當歸補血湯。
一血塊痛。宜四物。倍當歸。去地黃。加牛膝桃仁肉桂青皮醋炒大黃下之。
一產後泄瀉。不可利水。隻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一產後大便不通。宜八珍湯。加桃仁杏仁。
一子宮下墜。乃勞力所傷也。宜補中益氣湯。加附子。玉門不閉。治同。
一產後。瘀血不行腹痛者。宜當歸四錢。川芎二錢。炮薑炙草各一錢。桃仁七枚。名生化湯一產後感風成痙。口噤。角弓反張。無汗者名剛痙。宜荊芥穗一兩。以童便煎灌之。或桂枝湯。加葛根三錢。有汗。為柔痙。宜桂枝。加栝蔞根三錢。二痙屬虛者。以十全大補湯。
加一產後喘促。口鼻起黑氣。為瘀血入肺。不治。或用人參一兩。蘇木三錢。水煎頓服。
若厥冷自汗。必用通脈四逆湯。進二三劑。厥回脈複。可治。
婦人雜病
一經水不調屬虛者。乃衝任之血不足。宜服歸脾湯二十劑。再以海螵蛸四兩。茜草一兩。
以一經水不調屬實者。自有實症實脈可驗。宜四物湯。加醋炒大黃香附桃仁丹皮青皮紅花之類。
一經水不調因鬱而致者。宜加味逍遙散。
一婦人肥而不妊。乃子宮脂滿。宜四物湯。去地黃。加香附半夏貝母。以益母膏為丸。
如瘦一婦人帶病。皆由中土虧損。帶脈不能收引。以致十二經脈。因而內陷也。宜六君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