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辦事,得心應手離不開心計(1 / 3)

做事辦事,得心應手離不開心計

70.偉大出自平凡

要成就大事必須先做小事英國有一位青年當裝訂書報的工人時,在聽了當時譽滿歐洲的化學家戴維的報告之後,他把所有的報告整理抄清,裝上羊皮封皮,一次次郵給戴維。戴維大為感動,就請他來麵談。

這位青年很想在戴維的實驗室找份工作,戴維卻拒絕了,說:“你年紀也不小了,什麼教育也沒受過,還是回到裝訂車間去吧!”這無異於給這位青年當頭潑了一瓢冷水。

若是一般人,被人拒絕到這般地步,還有什麼可說呢,這位青年則不然,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向戴維請求:“不能收我當實驗員,就讓我當勤雜工吧!”

就這樣,這位青年就從普通的勤雜工幹起,一步一步,終於當上了實驗室助手,並因此有了一係列的創造發明,被後人尊稱為“電學之父”,最終的成就還超過了戴維!

這位從小事幹起成就大業的青年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法拉弟!

我想通過這個故事提醒你:偉大出自平凡,要想成就大事必須先做小事,高樓大廈是靠一磚一石一步一步建造起來的!

“成就大事”並不容易,它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一是要有過人的才智。也就是說,是一塊天生“成就大事”的料!

二是要有好的機遇。有過人才智的人需要機遇,有優越家庭背景的人也需要機遇,才能真正“成就大事”!

問問自己:

你的才智如何,自認是“上等”、“中等”還是“下等”?別人對你的評價又如何呢?

你的家庭背景如何呢?有沒有可能助你一臂之力?

對“機遇”,你有信心嗎?

不管你的回答如何,如果你的條件隻是“普通”,又沒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時,那麼“先做小事”絕對沒錯。你絕不能拿“機遇”來賭,因為“機遇”是難以預測、轉瞬即逝的。

那麼“先做小事”有什麼好處呢?

“先做小事”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在低風險的情況下積累工作經驗,同時也借此了解自己的能力。做小事既然得心應手,那麼做大事就不會太難!

此外,“先做小事”還可培養自己踏實的做事態度和觀念,這對日後“做大事”以及一生都有莫大的幫助。

“要成就大事先做小事”是成就大事者常用的手段,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政治家和企業家,無一不是在平凡的崗位從小事做起成就一番事業的。隻有這樣的事業才會有持續發展狀大的基礎,那種靠投機取巧起家的暴發戶,來得快,去得也快。沒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如果你能夠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把平凡的工作做得很好,那麼,你的人生之路就會越來越廣,成就大事的願望就一定能夠實現。71.做事要學會變通

撞了南牆要回頭摩斯年輕的時候相當一名藝術家,他從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後,信心十足地來到美國準備開展他的藝術生涯。然而由於他的畫趨向於歐洲風格,太專注於浪漫主題的表現,所以在講求實際的美國並不受歡迎。

1837年,美國政府委托畫家以曆史畫裝飾國會大廳,國會成立一個委員會,準備挑選四位藝術家進行這項重要的工作,摩斯希望自己能是其中一員,然而名單揭曉時卻沒有他的名字。經過這次失敗,摩斯決心放棄藝術,開始追求另一種人生。

摩斯想起幾年前到歐洲旅行回來時,在船上和幾個朋友談到人們新發現的電磁現象,他決定以此為方向,研究“電”。在曆經無數次失敗後,摩斯終於發明了“電報”,為人類通訊做出了偉大貢獻。

摩斯撞了南牆後果斷回頭,最後終於獲得了成功。從他的經曆中我們可以悟出這樣一個道理:人生的危機與轉機,往往隻是一線之間,撞了南牆之後,隻要願意靜下心來,重新找到自己奮鬥的方向,在心境轉變的同時,人生的成功機會就可能出現在身邊。

事實上當你認清自己沒有成功的時候,實際上是對自己過去的否定,這隻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努力去發現自己還能幹什麼,而這第二步,實際是給清醒的自己找到一個新的人生軌跡的起點,這是非常重要的。

撞了南牆要回頭,不是往回走不幹了,而是回過頭去找新路,條條大路通羅馬,此路不通有它路,何必撞得頭破血流還要繼續撞。回頭還可以去借梯子,借到梯子就能爬過去,走通這條路。無論是回頭去找新路,還是回頭去找梯子,都是走出直線畫圓,都是為了走通往前去的那條路。

生活中有不少聰明人沒走上成功之路的原因,就是犯了這種撞了南牆不回頭的錯誤,就是沒有走出直線的誤區。

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事業有成的話,那麼就請你學會變通,在撞了南牆之後要細細思量,如認定確實走不通,那就要及早回頭,尋找新的出路。72.任何事情都有重點難點

在細節處煉功夫是關鍵點遍布全美的都市服務公司創始人亨利·杜赫提有一句名言:“人有兩種能力是千金難求的無價之寶:一是思考能力;二是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並妥當處理的能力。”

白手起家的查理·魯克曼經過12年的努力後,被提升為派索公司總裁一職,年薪10萬美元,另有上百萬其他收入。他把成功歸功於杜赫提談到的兩種能力。魯克曼說:“就記憶所言,我每天早晨5點起床,因為這一時刻我的思考力最好。我計劃當天要做的事,並按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好安排。”

全美最成功的保險推銷員之一弗蘭克·貝特格,每天早晨還不到5點鍾,便把當天要做的事安排好了。他之所以有這麼高的效率,主要是在前一個晚上預備他定下的每天要做的保險數額,如果沒有完成,便加到第二天,以後依此推算。

由此可見,在工作中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在細節處下功夫是很重要的。

長期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們:工作中有許許多多的事情,而一個人的精力卻是有限的。如果我們在工作中分清主次、先後,將會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做事情。

一位作家說:“生活的細節越分越密,密不可分時,就糊成一片了,按科學術語說,出現了混沌。人在混沌中,也好過粗枝大葉。忽略細節的人生是古裝戲裏的‘灑狗血’——內心什麼也沒有,卻裝著有感情的樣子,大喊大叫,拚命表演。”

要想工作不流於一般,就要學會分清主次,在細節處煉功夫。

有時候,公司主管或業條員要出差,便會安排員工去買車票,這看似很簡單的一件事,卻可以反映出不同的人對工作的不同態度及其工作的能力。有這樣兩位秘書,一位將車票買來,就那麼一大把地交上去,雜亂無章;另一位卻將車票裝進一個大信封,並且,在信封上寫明列車車次、號位及起程、到達時刻。後一位秘書就是個細心人,雖然她隻在信封上寫上幾個字,卻使人省事不少。按照命令去買車票,這隻是“一個平常人”的工作,但是一個會工作的人,一定會想到該怎麼做,要怎麼做,才會令人更滿意、更方便,這也就是注意在細節。

注意細節所做出來的工作一定能抓住人心,雖然在當時不一定引起人的注意,但久而久之,這種工作態度形成習慣後,一定會給你帶來莫大的好處。這種細心的工作態度,是由於對一件工作重視的態度而產生的。會成為大人物的人,即使要他去收發室做處理信件的工作,他的做法也會跟別人有所不同。這種分清主次注重細微環節的態度,就是使自己發展的營養劑。

生活就像無限拉長的鏈條,細節如鏈條上的鏈扣,沒有鏈扣,哪有鏈條?曆史就像日夜奔騰的江河,細節如江河邊的支流,沒有支流,哪有江河?回味生活,翻閱曆史,我們為什麼不從真實的細節做起?73.機遇不會光顧懶漢

拖延往往造成損失在美國,每年不知有多少高中生,不眠不休地寫研究論文,參加西屋科學獎的評選。原因是西屋科學獎不但代表著很高的榮譽,而且還有個妙用——可以當做申請著名大學的敲門磚。

參加比賽的學生當中,據統計,從創設西屋科學獎到現在,紐約市的學生囊括了四分之一的大獎。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四分之一中,又以史岱文森高中的學生占多數,幾乎年年都有學生擠進準決賽。

但是,有一年的12月18日,史岱文森高中卻傳出一片哭聲,許多學生蒼白著臉說:“我們的眼淚、血汗全白費了。”

他們哭不是因為比賽敗北,而是由於他們的研究論文,根本沒有機會角逐西屋科學獎。

12月14日,160份報告,由史岱文森中學分成兩箱寄出,其中一箱在西屋獎截止的15日及時寄到,另一箱裏的90份,卻拖到18日才寄達。

“我們有收據為憑,14日寄的‘隔日快遞’。”史岱文森中學的老師解釋。

“我們寫得明明白白,我們必須在15日收到。”西屋科學獎的主辦人說,“我們不管你什麼時候寄出,隻管是否準時收到。”

看到《紐約時報》上的大幅報道,我感慨地想,到底是學生拖,還是老師拖?為什麼非要拖到收件截止的前一天才寄出呢?

凡事愛拖延,是一種惡習。拖延的惡習,往往讓人失去生命中所追求的東西,並使人的時間、精力和情感在無謂的浪費中而變得一文不名。

一位著名的作家說,當一個生動而強烈的意念驟然閃現在他的腦海時,他就會生出一種不可遏製的衝動,提起筆來,要把那些意念描寫在白紙上。但如果他那時因為有些不便,無暇執筆來寫而一拖再拖,那麼,到了後來那意念就會變得模糊,最後,竟完全從他思想裏消逝無形了。

靈感往往轉瞬即逝,而且它不會光顧懶漢,所以應該及時抓住,趁熱打鐵,立即行動。

“拖”是人的通病,也是大病,因為它不但拖掉了自己的機會,也拖掉了別人的機會。

我想通過這故事提醒你:沒有別的什麼習慣比拖延更為有害,也沒有別的什麼習慣比拖延更能使人懈怠、減弱人們做事的能力與熱情。如果拖延的習慣漸生漸長,走向成功就會變得遙遙無期。74.不要和自己的弱點過不去

要做就做自己最擅長的事麥克斯生於一個數學之家,父母都是數學界的知名學者。

父母也都希望他們的孩子將來也成為數學泰鬥,於是夫婦倆從小便向麥克斯灌輸各種數學知識,但不知什麼原因,小麥克斯卻無論如何也對數學提不起興趣,卻對經商表示了極大的關注。他在夜裏偷偷地學習有關商業及商業管理方麵的知識,後來幾乎到了如饑似渴的地步。

但他卻無法違背固執的父母的意願。成年後,他不得不到父親所在的學校裏教數學。但他知道,數學絕不是他所長,他時刻在爭取機會去商場搏鬥,他相信,他的商業知識,足以使他在商界成名。

終於,他們的父母放棄了要求,卻也不提供任何幫助。

若幹年後,積累了豐富商業知識的麥克斯終於在商場上拚出了自己的一塊地盤,成為了英國首屈一指的皮毛大亨。

一位作家曾經說過:“一個人所成就的事業,必然是這個人的特長,舍長取短是天下最愚蠢的人才幹的事。”

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平凡人,但大多數平凡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不平凡的人。人人都夢想成功,才華獲得賞識,能力獲得肯定,擁有名譽、地位、財富等等。不過,遺憾的是,真正能實現目的的人,似乎總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