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社會,需要過硬的手段和本領(3 / 3)

這幾個藥方能不能見效,取決於你對自身弱點的認識,還要看你順應社會的決心和態度,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請你們仔細閱讀下麵的忠告吧。36.要想改變世界

首先必須改變自己原始森林裏生活著一群野貓,有一天,貓王突發奇想,準備修一條大道,到山外看看外麵的世界。

可是貓王並沒有率領野貓們挖山修路,而是決定向上帝禱告,祈求神仙把門前的大山移到別處去。

貓王第一次向上帝祈求時說:“尊敬的上帝啊,請你派神仙把我家門前的大山移到別處去吧!我們願意更謙卑地信奉尊敬您。”

又過了幾天,貓王同樣謙卑地重複自己的祈禱,如此周而複始,不間斷地祈求著。

到了最後一次,貓王有點憤然地祈求說:“上帝啊,您為什麼不垂聽我的祈求呢?幫我們移走門前的大山吧!我們願意更加忠心地侍奉您……”

就在這時,天空中發出了一陣宏亮的聲音:“貓王聽著,我一直在垂聽你的祈禱。你們隻想改變世界,可是想到過改變自己嗎?你們采取過一次修路的行動嗎?”

人生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想有一個好的結局,而社會生活又不是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的,這樣,人生就會出現矛盾,就會出現料想不到的挫折,麵對這種情況,怎樣才能讓人生順利地度過?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不斷調整自己,改變自己,順應生活,適應生活。有些人悟出了這個道理,有些人至死都沒弄明白,於是就出現了種種不同的人生命運。

社會生活是客觀發展的,任何個人都不可能改變社會生活,隻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你也無法改變別人,你惟一能夠做到的就是改變自己。因為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你想怎麼改變就可以怎麼改變。你想成為百萬富翁,你隻要改變你的現狀,想方設法為此而奮鬥,你就有可能成為百萬富翁。

改變自己,首先要在觀念進行改變。人本身就是自己觀念的產物,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其次,改變自己要付諸行動。行動才能造就人,人的命運就是行動的結果。觀念隻有付諸行動,才能最終成為現實。

改變自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告別過去,不是揮揮手就可以實現的,因為習慣成自然,要改變習慣需要有堅強的意誌和毅力,同時需要有科學的方法和走向成功的決心。其實,人生的真正意義就在於不斷改變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過程之中。

怎樣改變自己,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途徑和不同的方法,前人為我們提供了大量改變自己取得成功的例子和經驗,隻要我們用心揣摩,為己所用,就能夠幫助我們度過人生難關,獲得美滿的人生結局。37.隻想當主角不願當配角

當心被攆下社會舞台芬妮出身於一個平常的家庭,有著一份平常的工作,嫁了一個平常的丈夫。總之,她的一切都十分平常。突然有一天,她被一位導演看中,讓她飾演一部戲中的王妃。

演戲對芬妮來說太難了,她閱讀了許多有關“王妃”的書,細心揣摩“王妃”的心思,甚至模仿“王妃”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

最後,她終於能夠駕輕就熟地扮演“王妃”了,真正進入了角色。

然而,糟糕的是,現在芬妮想要回複到那個平常的自己卻非常艱難。無論戲裏戲外,她都流露出“王妃”的姿態,甚至在家裏對待丈夫和孩子也是如此。

每天早上醒來,她必須一再提醒自己“我是誰”,以防止毫無來由地對人“擺氣勢”;在與善良的丈夫和活潑的女兒相處時,她必須一再告誠自己“我是誰”,以避免莫名其妙地對他們喜怒無常。

隻能演主角,而不能演生活中的配角的尷尬讓芬妮無法找回自己。

社會也是一個舞台,在這個舞台上,既有“王妃”,也有“平民”,既需要主角,也需要“配角”。

一個人要想在社會舞台上演好自己的那台戲,隻有抱著:“主角配角都能演,台上台下都自在”的心態,才能有所作為,有所好評。

事實上,在社會的舞台上,上台下台本來就平常。如果你的條件適合當時的需要,當機緣一來,你就上台成了主角。

如果你演得好演得妙,你可以在台上呆久一點,如果唱走了音,演走了調,上司不叫你下台,觀眾也會把你轟下台;或是你演的戲已不合潮流,或是上司要讓新人上台,於是你也就下台了。

上台當然自在,可是下台呢?難免神傷,這是人之常情,可是我認為還是要上台下台都自在。

所謂自在指的是心情,能放寬心最好,不能放寬心也不能把這種心情流露出來,免得讓人以為你禁不住打擊,你應平心靜氣,做你該做的事,並且想辦法精練你的演技,隨時準備再度上台——不管是原來的舞台或別的舞台——隻要不放棄,就會有機會!

由主角變成配角也有好幾種情形,第一種是去當別的主角的配角,第二種情形是與配角對調。

這兩種以第二種最令人難以釋懷。

真正演戲的人可以拒絕當配角,甚至可以從此退出那個圈子,可是在社會的舞台上,要退出並不容易,因為你需要生活。

所以,由主角變成配角的時候不必悲歎時運不濟,也不必懷疑有人在暗中搞鬼。你要做的也是平心靜氣,好好扮演你配角的角色,向別人證明你主角配角都能演!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如果你連配角都演不好,那麼怎麼讓人相信你還能演主角呢?如果自暴自棄,到最後就算不下台,也必將淪落到跑龍套的角色,人到如此就很悲哀了。

如果能扮演好配角,一樣會獲得掌聲,如果你仍然有飾演主角的實力,自然會有再度獨挑大梁的一天!

總而言之,人生的際遇是變化多端,難以預料的,起伏難免,有時逃都逃不掉,碰到這種時候,就應有“上台下台都自在,主角配角都能演”的心態,這是麵對人生一種能屈能伸的彈性,而你的這種彈性,不但會為你的人生找到支點,也會為你尋得再放光芒的機會!

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那你就會像下麵故事中的瑪麗·凱一樣掌控了自己人生的變數。38.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要讓變數逃出掌心瑪麗·凱晚年時耐不住寂寞,決定冒一冒險。經過一番思考,她把一輩子積蓄下來的5千美元作為全部資本,決定創辦瑪麗·凱化妝品公司。

為了支持母親實現“狂熱”的理想,兩個兒子也“全力相助”,一個辭去月薪480美元的人壽保險公司代理商職務,—個辭去休斯頓月薪750美元的職務,加入到母親創辦的公司中來,寧願隻拿250美元的月薪。瑪麗·凱知道,這是背水一戰,是在進行一次人生中的大冒險,弄不好,不僅自己一輩子辛辛苦苦的積蓄將血本無歸,而且還可能葬送兩個兒子的美好前程。

在創建公司後的第一次展銷會上,她隆重推出了一係列功效奇特的護膚品,按照原來的想法,這次活動會引起轟動,一舉成功。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整個展銷會下來,她的公司隻賣出去1.5美元的護膚品。

意想不到的殘酷失敗使她控製不住失聲痛哭……

回到家後,瑪麗·凱對著鏡子反問自己:“瑪麗·凱,你究竟錯在哪裏?”

她經過認真的分析,終於悟出了一點:在展銷會上,她的公司從來沒有主動請別人來訂貨,也沒有向外發訂單,而是希望女人們自己上門來買東西……

商場就是戰場,從來不相信眼淚,哭是不會哭出成功來的。

瑪麗擦幹眼淚,從第一次失敗中站了起來,在抓生產管理的同時,加強了銷售隊伍的建設……

經過20年的苦心經營,瑪麗·凱化妝品公司由初創時的雇員9人發展到了員工5千多人;由一個家庭公司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公司,年銷售額超過3億美元。

瑪麗·凱終於成為了一名大器晚成的美國化妝品行業“皇後”。

瑪麗·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她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決心,一個人隻要有了這種決心,就可以掌握人生中的多種變數。

各種突發性狀況,或是一種不確定因素,或是某一個轉折點,我們都可以稱之為變數。瑪麗·凱第一次展銷的慘敗,就是創業路上的一次變數。

我們必須設法掌控變數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它的每一種變化,都會牽動整個形勢的走向,關係到成敗。有很多的變數都是因人而起,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立場,所以人是最不易掌控的變數。

變數的多寡,影響到風險的高低。變數愈多風險愈高,成功的幾率就會下降,所以躲在變數後頭等著我們的多半就是壓力。

聰明人掌控變數的方法有下麵幾種:

——以不變應萬變。遵守既定的規則,靜觀其變,然後謀定而後動。這是比較被動的處理方式,優點是見招拆招,不易衍生其他的問題。

這樣做必須要有忍的功夫,因為一開始難免隻有挨打的份兒,隨著事態的演變再設法掌控。

——先下手為強,製造新變數。主動積極地利用變數來製造機會,讓自己先取得主動權。

前麵的故事中,瑪麗·凱就是使用這種方式來掌控變數的。

在製造新的變數之前,很多人都會丟出試風球先行試探,借以了解別人有何反應,然後再從這些反應當中探出虛實,或是找出可能不利於自己的地方。最後再想辦法製造新的變數,讓變數一直牽引著對方,朝著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移動。

——遇變則變。采取打蛇隨棍上的方法,剛柔並濟,隨著變數的產生,再增添新變數將主導權取回。

這是一種遇強則強,進可攻退可守的應變之道。可以隨著局勢的變化,來影響整個局勢的發展,並讓自己隨時取得有利的地位。

多年來,我一直把以上秘訣作為掌控命運的指南,現在我把這幾手絕招傳授給你,希望你能夠從中得到有益的啟迪。真正的目的隻有一個,希望你能依靠此經驗提供的智慧,昂首挺胸地進入人生第四站——令人眼花繚亂的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