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 為了一生的改變(1 / 3)

NO18 為了一生的改變

比爾與美琳達的關係是建立在相互尊重與情感相融基礎之上的。一如從前,像現在微軟的許多員工那樣,他們會彼此分享抱負與成就、勝利與失敗,這一點從未改變過。

從結婚到現在,許多年過去了,他們都成了對方最重要的夥伴、最貼心的朋友。他們都在為對方做著一種不懈的、無私的改變,包括他們的性格、喜好,甚至偶像。

比爾與美琳達都是積極樂觀的人。一些心理書籍告訴人們,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沒有人願意和一個對生活沒有激情的人在一起。

但這個道理在比爾夫婦那裏似乎並不成立。在遇上了十分麻煩的事情時,美琳達也會心情煩亂,但她不想讓比爾和孩子們與自己分擔這些苦澀,不過每次,都不會逃過比爾的眼睛。比爾會告訴她:

“你要樂觀,你需要對我說:‘我們是最優秀的,肯定可以把這件事解決,如果成功了,那麼我請你喝咖啡’。”

於是坐落在西雅圖南郊的那個充滿溫馨氣息的KOKO咖啡館便成了美琳達消解憂鬱最好的去處。

對於一些彼此的分歧與過失,他們都會盡最大可能容忍,相信,這對任何夫婦都是非常重要的。回首他們走過的婚姻生活,美琳達與比爾並不是第一對在商業與生活中彼此依賴的夥伴。不需要曆史學家的幫助,他們也都知道,在美國曆屆總統中,亞當斯總統的太太阿比蓋比經常給丈夫提政治上的建議,而被人們稱為“總統太太”;而塔夫脫總統之所以會得到前任總統羅斯福的信賴,最終還得歸功於他的太太海倫在私底下的運作;杜魯門總統的太太貝絲曾為丈夫修改演講稿與書信……

所有這些,都是女性在男性成功道路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很難說她們誰是對的,誰是錯的。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做太太的協助丈夫在事業上取得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美琳達或許不否認比爾的名聲會遜於這些總統們,至少她不會認為比爾在4年或是8年中會脫離人們的視線與關注的焦點,所以他的行為在商業界的影響足以讓她為之犧牲一些個人生活。諸如,她可以晚兩個小時睡覺,為比爾準備第二天到其他地方開會的行裝;比爾想孩子的時候,她會把他們從學校裏接回來……

作為妻子,美琳達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由於工作繁忙,丈夫常常沒有辦法享受生活、建立溫馨的人際關係。所以不論比爾走到哪裏,她都會盡力給他營造一種溫馨的氣氛,她認為她在那時是比爾周遊世界的親善大使!

關於事業上的一些問題,比爾並不會像許多人一樣,生怕與他們的妻子討論後,妻子將這些東西全盤托給她們的朋友或是美容師。比爾會給美琳達講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那些事情都不會從她的耳朵進去,從她的嘴巴出來,沒有哪一位朋友可以輕易從她的嘴裏得到這些。對於一些比爾不想講的細節,美琳達並不刨根問底。

雖然,在比爾工作的時候,美琳達對於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同樣會產生關注與興趣。她認識一位會計師朋友喬·苛迪芬,他娶了一位漂亮的太太,她對於會計的了解,就如同一個搬運工對原子理論那樣一竅不通。但是這位朋友卻對她說:

“甚至是在我公司裏所發生的最技巧性的問題,我都可以向她說個痛快,而她似乎都能直接領悟。回到她的身邊,知道她將會靈巧且有耐心地聽我講話,這是多麼奇妙的事情。”

在家庭生活中,美琳達同樣會扮演這種角色,她會盡量與比爾交流。個人的知識、能力、經曆造成了他們對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他們認為交流是協調的開始。美琳達會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再聽聽對方的看法,她經常會說這樣一句話:

“你看這事怎麼樣,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不論比爾的回答能不能使她滿意,至少,他們是民主的。隻有體驗並了解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才會讓整個家庭更溫馨。

美琳達有一個連自己都感到奇怪的愛好,這就是辯論。在她的記憶當中,她經常會與一些誌同道合的夥伴們在一塊兒磋商辯論的技巧。有時她會逼著自己的妹妹與她辯論一些民主、世界文化等議題。顯然,卡西傑並不是她的對手,那可憐的樣子著實讓姐姐沒有了取勝的念頭。年青時的美琳達會專注於電視中的一些辯論會,雖然她那時還不十分懂“哲學與邏輯”,但是她會憑直覺支持其中一方。

有幸,美琳達在婚姻生活中遇到了比爾,他是一個極其爭強好辯的人,他們可謂是“冤家對頭”。為此,他們會就一些公司或是家庭、甚至無關緊要的事情發生“爭執”,並且在觀點上互不相讓,其中不乏許多樂趣,例如,比爾在著急的時候,會突然站起來,揮舞著他修長的胳膊呼喚上帝。見鬼,他的這一招很靈,他因此就會滔滔不絕地講上好一陣子,美琳達會沒有插嘴的機會。如果在這個時候,美琳達說:

“算你贏了。”

比爾也不會就此罷休,直到美琳達承認:

“我確實輸了,心服口服。”

比爾才會得意地衝著她微笑起來,但是這位“固執”的妻子並不會輕易承認自己是輸家,所以有機會的時候,她總忘不了要挽回些麵子。

正是這一次次的辯論使美琳達在一些觀念或是觀點上表現得更積極和主動,讓整個家庭增添了活力。

有一次,他們就西雅圖施行新的道路法規產生了分歧。美琳達很激動地對比爾說:

“是的,我不希望你整天瘋顛顛地開著車到處亂跑,這回政府會嚴懲飛車族,所以,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糟糕,如果你認為惟有罰款才能解決問題的話,我是不讚成這種做法的。即使他們給我錢叫我把車子開得快點,我也未必喜歡。”

“我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我是說,你要從此引起注意,至少你不要把車子開到警察身上。”

“我現在並不覺得、也許將來也不會覺得這是一種有效的交通管理改革。例如,他們要求所有的車子必須在市區最主要的行車道上大幅減速,這樣隻能造成交通擁擠。噢,你懂嗎?我寧願跑著去上班,或者開會,也不願像個癡呆傻傻地坐在車裏等著、等著……”

比爾的話語中流露出一種氣憤。的確,他最討厭交通阻塞。一次他們從公司趕往西雅圖市政廳的時候,原本隻有20分鍾的車程,由於交通狀況很差,結果足足用了一個半小時。比爾急得直按喇叭,硬是招來警察,被開了100美元的罰單,事後,他告訴妻子:

“這樣感覺還好些。”

比爾與美琳達都能相互諒解彼此的缺點與不足,從來沒有指責過對方。

當美琳達覺得比爾有錯誤時,她會習慣地對他說:

“事實上,我並不是那麼想,可能,可能是我的錯誤,我常會發生錯誤的。如果我有錯誤的話,我會改正過來的,在此,讓我們好好研究一下。”

一次,美琳達讓內裝潢商店做了一幅窗簾。當她收到這窗簾的收費單時,上麵所標的數字竟使她有種難以呼吸的感覺。幾天後,比爾看到新的窗簾後表示非常喜歡,他問美琳達:

“我想,它的價錢一定很貴吧。”

美琳達告訴他後,隻聽他喊道:

“啊!怎麼這麼貴,那家店一定賺了很多吧!”

比爾這話說得很對,但他忽略了美琳達的感受,因為沒有一個人願意聽到批評,他的態度讓美琳達覺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當時,美琳達成了自己惟一的辯護人,她說買好東西並不代表自己吃虧,反而占到了便宜,雖然高貴的藝術品比特價商品貴多了。比爾仿佛意識到他的話語有些太直白了,轉而對美琳達說:

“這窗簾確實很美,可惜我並不懂它們的質地,或許如果是我,也會買這麼漂亮的窗簾。”

此時,美琳達也認為它並不值得自己花費那麼多,或許自己被裝潢店敲了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