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 一條沒有迂回的路(2 / 3)

《今日美國》也稱Windows3.0是有史以來最受人歡迎的產品,隨後的《個人計算機報道》甚至將Windows3.0列為1990年最佳軟件的榜首,《字節》雜誌也高度評價說:

“Windows3.0是第一個受到熱烈歡迎的IBMPC圖形用戶界麵。”

就連那些不曾將視窗係統看在眼裏的人們也開始變著聲調說話了,國際數據公司的麥克董事甚至表現出一種無奈:

“是的,我從來都對視窗無動於衷,但當我看到它的出色表現之後,我也就成了視窗的支持者。”

自從Windows3.0上市後,很長一段時間它都以每月售出10萬套高居所有軟件之首。到1992年,兩年間Windows3.0銷售了近700萬套。隨後微軟又推出了Windows3.1版本。

正是這些比爾情有獨鍾的視窗操作係統,讓他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打敗了老巨人IBM。從與IBM多年的合作經營夥伴,到成為這位巨人的勁敵,或許道出了商場的生存規則:合久必分。也有人開玩笑說:

“藍色巨人IBM喂養大了一隻狼崽子。”

在比爾輕易打敗巨無霸IBM後,蓮花、蘋果等都立刻做出反應,他們在靜靜等待著巨人的命令,準備隨時回擊微軟。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微軟與他們的這種較量便開始了。

在美琳達擔任營銷部門經理的時候,比爾就時常召集中高層人員商議營銷戰略,其中一項戰略任務就是擊敗“蓮花1-2-3”。

“蓮花1-2-3”是蓮花公司剛成立時推出的一種新軟件。這種軟件可以幫助那些不能使用電子表格的客戶使用相關軟件,這個軟件一度使蓮花成了全美最大的軟件公司。

“為了能戰勝蓮花的1-2-3,我們要推出一種世界最好的電子表格軟件,所以大家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提出自己的見解。”在1984的一天,比爾在紅獅賓館的會議室裏向所有開發部門的人員交待了下一時期的奮鬥目標。

微軟開始了名為“超凡”軟件的開發,開發速度很快,第二年,該軟件便宣布開發完成。微軟特意舉辦了一次新產品發布會,結果又一次引起了業界的轟動。

1985年5月,“超凡”在亞特蘭大康迪斯電腦大展上再次引起了用戶的強烈反響。

比爾於是決定,在10月份的時候,讓“超凡”進入全美各大電腦市場。

在10月1日之前,“超凡”軟件預期運送到各大電腦超市。在這一天的早晨,美國的幾大城市如洛杉磯、芝加哥、紐約等幾乎同時聽到了一個莊嚴的男中音宣布:

“微軟公司的‘超凡’軟件從今天起正式上市。”

這時,突然出現了另一個聲音:

“是真的嗎?”

“真的!它是最出色的個人電腦使用的電子表格軟件。”

“它還有出色的圖形界麵,一流的數據文字處理速度,簡單易學的使用方法。”

“每個人都可以買得到嗎?”

“當然了。”

……

這段廣告幾乎每天都要在各大城市的電台播放幾次。

很快,“超凡”得到了人們的歡迎,包括美國航空、波音、可口可樂等一些大公司也都用上了這種軟件,這給了蓮花一記重拳。

微軟終於在1987年領先蓮花,成為全球最大的軟件公司。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比爾有一股一往無前、大無畏的精神,他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

“最好的選擇就是選擇一條沒有退路的路。”

早在1981年的時候,比爾就非常敏感地意識到,加州矽穀施樂公司的PARC研究中心的一項新技術——圖形用戶界麵,是未來計算機軟件發展的方向。

從1982年開始,微軟集中了20多位優秀的程序設計人員開始“界麵管理者”的設計。幾乎與比爾注意到這項新技術的同時,蘋果公司的喬布斯也注意到了PARC的這項新技術,他為此不惜重金招集了一批優秀的人才,研製以圖形界麵為操作界麵的個人計算機。顯然,這是一個蘊藏著巨大市場潛力的產品,但是這在當時卻是一項十分困難的研發項目。

在這其間,比爾遭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尷尬。那時為了全力壓倒蘋果等一些公司的競爭氣勢,比爾召開過多次宣傳會,他對新聞媒介稱,微軟可以在1984年的年底推出這種新產品,但是由於技術上的原因,比爾沒能如願,他隻好再一次承諾:

“在1985年的第一季微軟將推出並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