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賓斯坦回憶道,他最初遇到的最大困難來自於蘋果的每位員工,甚至包括喬納森的工業設計團隊,他們都忙於其他產品。對於這種不能立即產生商業價值的探索性項目,蘋果通常會尋找外部顧問。
有人推薦了托尼·法德爾(Tony Fadell),他是一位設計師兼工程師,精通掌上電子設備的硬件和數字音頻處理。法德爾曾供職於General Magic,這是一家從蘋果分拆出來的獨立公司,還為飛利浦公司研發過個人數字助理。在20世紀90年代末,他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Fuse Networks。
法德爾的公司有12名員工,當時他們正在嚐試製作一款MP3立體聲播放器,即用一個傳統的組件搭配一個硬盤驅動器和光盤閱讀器,而不是錄音機或調頻收音機。法德爾向瑞士手表斯沃琪和奔邁公司兜售過他的想法,但是反響不大。而他和Real Networks 的談話引起了魯賓斯坦的注意。
在科羅拉多州阿斯彭的滑雪斜坡上,魯賓斯坦給法德爾打了電話,請他到此地,並討論一個項目。魯賓斯坦告訴他,這個項目很神秘,不能告訴他是什麼。仰仗蘋果的名氣,法德爾同意了。
直到法德爾簽署了一份保密協議,魯賓斯坦這才告訴他關於iTunes的想法,他們想製作一個與之搭配使用的MP3播放器。法德爾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熱情——蘋果在2000年還沒有達到炙手可熱的程度——但是他當時身無分文,別無選擇。他的創業資金已經所剩無幾,由於互聯網泡沫的破滅,他無法籌集到更多的錢。無奈之下,法德爾隻好接受了這份工作,以此來支付他Fuse團隊的工資。
魯賓斯坦給了法德爾一份為期8周的合約,讓他分析如何製作一個MP3播放器。他必須精心選擇電池、屏幕、芯片和其他組件,以及思考由什麼樣的團隊來完成。完成這些之後,將向喬布斯提交一份可行性研究報告。
斯坦·恩格(Stan Ng)是蘋果公司的硬件營銷主管,公司委派他與法德爾接洽。他們二人很快構想出了新產品的設計主題。“‘裝進口袋’成了產品的宣傳語。因為那麼大的尺寸和形狀,絕對正合人們的心意。”恩格說。
[]
法德爾確定了可能會用到的組件,大多數組件都來自迅猛發展中的手機產業。法德爾按照組件尺寸,把兩塊泡沫芯
[]
用膠水粘起來,做成模型。設計成品就此浮出水麵:一個簡單的四方形,大概是一個香煙盒的大小。他將其拿在手裏,覺得太輕了,於是從車庫裏找來以前釣魚時的魚餌加重物,用錘子把這些加重物砸平,然後將它們塞進模型的泡沫芯中間,以增加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