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工車間,又名“商店”,處在這片工作區域的最遠處。其內部又被更多的玻璃牆劃分為三個小車間。車間前方是三台大型的數控銑床——盡管它們看起來龐大笨重,但無論是金屬材料還是新德國威獅材料,它們都能進行精細加工。這些銑床上還有一層保護殼,讓這些機器變成了“幹淨”的設備。這些機器後麵是“髒兮兮”的設備,也就是各種各樣的切割機和鑽孔機,它們經常把車間弄得一片狼藉。這個“髒兮兮的商店”被玻璃牆封閉在工作區後麵,緊靠其右的是一個成品間,裏麵有精密的砂紙打磨機和一個汽車大小的噴漆櫃。
有了這個車間,設計者們就可以將開發中的產品模型變成實物,以驗證其思路。“這些機器可以根據輸入的CAD文件進行表麵加工,並設置刀麵軌跡,然後根據參數設置來生產一個模型。”薩茨格如是說。設計團隊不僅要為產品的基本輪廓進行建模,還要對邊角或者按鍵等類似的細節建模。喬納森帶領的設計團隊沿用了他大學期間的工作模式,常常要完成數以百計的模型製作。隨著產品開發的進展,他們還將模型製作外包給其他的專業廠商。
喬納森的辦公室、展示桌、CAD工作室和車間全部位於入口的右側區域。而在另一側,則有一條走廊直接通向設計人員的辦公區。這是個超大型的開放式空間,設計師們的5張大桌子順著長長的磨砂玻璃牆排成一排,桌子之間由低矮的隔板隔開。這裏淩亂不堪,箱子、零部件、樣品機甚至自行車和玩具扔得到處都是。“有人在那裏玩滑板,做出各種跳躍動作;而巴特·安德烈和克裏斯托弗·斯特林格有時會在那兒踢足球。”薩茨格說。
音樂是營造工作室氣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設計室內有大概有20台白色的揚聲器,還有一對36英尺高的低音炮。“當你走進這個用混凝土和鋼筋鑄建、聲音反射效果極佳的房間裏時,你會發現聲音立刻變得渾厚響亮起來。”薩茨格回憶說,“我們播放世界各地的各式音樂,千奇百怪,你可以隨意挑選。”
喬納森是電子音樂的鐵杆粉絲,但是對他的上司喬恩·魯賓斯坦來說,電子音樂隻會讓他分心。“他們在工作室裏大肆播放電子流行樂,”他說,“但是我喜歡安靜,這樣我才能集中精力思考。然而工業設計部的那幫家夥們卻喜歡那種吵鬧的音樂。”
“設計室裏的活力和喧鬧氣氛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薩茨格說,“我討厭一直窩在自己的小角落裏……(對)我來說,周圍的環境越吵越好。”
史蒂夫·喬布斯也喜歡這種音樂,而且每當他來到設計室的時候,他總會把音量調大。但他這樣做不隻是為了享受音樂的魅力。“史蒂夫在這裏時,他希望他的談話僅限於他和交談者兩人之間。”薩茨格說,“辦公區域這麼大,如果音樂不吵一點,人們的對話很容易就被別人聽到了。所以隻要他進來,我們就會調大音量,好讓他的聲音隻傳到談話對象的耳朵裏,而其他人則聽不清他在說什麼。”
這樣的工作室氛圍對神經緊張的喬布斯產生了明顯的影響。“在工業設計室,史蒂夫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更放鬆,也更健談。”薩茨格說,“平時,史蒂夫總是很情緒化,待人接物的態度也很善變。但是隻要一走進設計工作室,他馬上就變得自在起來。”
喬布斯總是長時間地泡在工作室,但是一旦他離開,喬納森就趁機將所有工作都完成。“他不在的時候,我們會完成比平時多一半甚至一倍的工作量,”薩茨格說,“我們利用這個時機,自由地討論各自的想法,以便在他回到工作室的時候,我們能給他展示出一些新作品、新點子。”